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锣鼓杂戏 >

临猗锣鼓杂戏

2022-08-1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乔正安
古戏台上的锣鼓杂戏演出

历史渊源

锣鼓杂戏起源于何朝何代,戏剧研究者们争论不一。据清康熙《猗氏县志》载:猗氏(今运城市临猗)有龙岩寺(现临猗县高家垛),建于唐贞元二年(786)。寺院里原有碑碣记述“有龙岩寺即有杂戏”,故锣鼓杂戏又有“龙岩杂戏” 之称。

据考证,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马燧,奉命带兵征伐反将李怀光,驻扎在猗氏县城关与龙岩寺一带。剿灭李怀光后,为庆祝胜利作了《破阵曲》《定难曲》,命军士数百人,披甲执戟,载歌载舞,以示庆贺。此后,民间就仿照其歌之舞之,并不断地充实发展,逐渐形成锣鼓杂戏。

马燧死后,为纪念这位护国安民的大将军,人们奉旨在猗氏县城北隅敕建了马燧庙(又称庄武王庙)。每年正月十五,在龙岩寺举行传统的民间红火热闹,该寺周围村庄的杂戏班社,轮流上寺演出。猗氏县城每年九月初九马明王庙(即马燧庙)会,所有的锣鼓杂戏班社云集城内,竞相亮相,连演数日。观者蜂拥而至,络绎不绝。

剧目角色

据考证,杂戏的传统剧目有近百个。分文杂戏和武杂戏。剧本的内容,大都是历史题材故事和神怪故事,尤以“三国戏”居多。有《单刀赴会》《蛟龙驹》《长坂坡》《张飞闯辕门》《八王赴会》《三山会》等十余种,据说,大部分剧本都为元时戏曲大师著作郎关汉卿所作,距今己有700多年的历史。

从剧词来看,剧中人物上场大都是自报家门。演员的演唱为三种形式,即“云”“念”“唱”。“云”为道白;“念”为诗诵,诗诵大都为七字句;“唱”有各种腔调,有“点江唇”“ 西江月”“ 混江龙”“ 油葫芦”“ 节节高” 等。唱词有长有短。剧本中唱词较少,而大段是“云” 中有“念”, 即道白与诗诵。

锣鼓杂戏的表演人物,以男性为主。扮演者多为父子相传,兄终弟承,口授手教,代代相继。清末至民国,新庄村秀才马鸣可、姚继唐在《三请诸葛》剧中增设了徐母,同时,又在《苏护征西》中安排了土行孙夫人邓婵玉两名女性人物,从此,为锣鼓杂戏开创了女角登台的先河,更使杂戏舞台艺术增添了色彩。

锣鼓伴奏

锣鼓杂戏的音乐,没有丝弦乐器,只以锣鼓伴奏。乐队一般由九人组成。主要乐器有大擂鼓、战鼓、小鼓、铜锣、铙、大钹、小钹以及锁呐等。其特色器乐是门鼓,即特大型鼓,高约60厘米,直径100厘米。擂鼓者为鼓师,指挥整个乐队。

表演时,乐队排列在舞台右前方。当戏演出前,乐队先敲三通开场鼓。敲锣的、打鼓的、大钹小钹和铜铙,各展技能,共显风采。

锣鼓的鼓点主要有八种,根据剧情需要和人物表演的动作而伴奏:“大擂鼓”以大鼓和大钹为主,专为皇帝或大将出场用,皇帝擂三次,大将擂一次;“走场鼓”以战鼓和锣为主,为人物上、下场时用;“刹乐鼓”以战鼓和锣、铙为主,为走场鼓结束时,转唱或道白时用;“三通鼓”以战鼓和锣为主,有硬三鼓和软三鼓之分,当演员道白或武打结束时,转唱“耍句”前用;“列鬼鼓”以战鼓和锣为主,凡武将带架式出场皆用;“行营鼓”以大钹、铙、锣和战鼓为主,为行军、观景、上下马时用;“跌场鼓”以大钹和铙为主,为人物悲伤、慌张以及生气时用;“交战鼓”以大钹、战鼓和锣为主,为两军交战,将士武打时用。

唢呐曲牌有迎亲调、升殿调、割韭菜、钉缸调、银纽丝、煞尾调等。唢呐吹奏时,有小鼓、战鼓、铙、小钹伴奏,节奏欢快,悦耳动听。

锣鼓杂戏的表演动作,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表演艺术。千年来,杂戏从民间祭祀活动和各派武术的拳术中,吸取借鉴了多样的舞姿动作,表演更加精彩,并逐渐形成戏剧的程式化。两军对阵交锋时,刀对刀、剑对剑,真打实招,发出响声。此阵势又称“三把阵”“五把阵”“老套阵”和“冲锋阵” 等。众多的套数,都要一招一式去完成,同时,要与锣鼓的点子紧密配合,方显真实精彩。加之,有悠扬的唢呐曲牌伴奏,更是观者欢悦,听之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