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天经地义 高台教化人人颂扬——临猗眉户剧团《打碗记》观后
2018-04-02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王麟2018年“古中国·大运城”民俗文化旅游年期间,运城热闹翻天,各大公园和主要街道处处热闹红火,让人流连忘返,观灯赏景不仅免费还有旅游大巴接送,蒲景苑和盐湖会堂戏剧展演也是免费。我这个多年不看戏的耄耋老者,因住处距蒲景苑较近,晚上多在那里观赏,白天免费乘车往返盐湖会堂也较方便。天天看戏,深受教益,特别是临猗眉户剧团演出的《打碗记》,让我热泪难抑,思绪翻滚。
这出戏人物不多,剧情也并不复杂,但它对观众的教育却十分深刻。每个人都应该看看,特别是那些在孝老爱亲方面做得不够好的年轻人。
一开戏,四五十岁的大儿媳让丈夫将其双目失明的婆婆送到老二家去,婆婆不走,说什么30天还不满,而儿媳的理由是阳历二月只有28天。老二家因不满30天不予接纳,70多岁的老母便欲投水自尽,免得连累儿子。恰在此时,孙媳由远处调动工作到婆家附近,在回家途中偶遇这位不曾谋面的投水老人,便将其救起带了回来。不一会儿大儿子接来了丈母娘,两亲家交谈中并未提及投水一事,听孙媳妇讲后,长媳娘家妈方知先前女儿所说孝敬婆母一事全是假话。大儿媳未接到自己的媳妇刚回到家,老二便前来问罪,说什么不该提前送母亲到他家才出现了投水一事,双方争执不下。老大是个“妻管炎”,不敢得罪妻子,孙媳妇批评婆母和二叔父义正词严,大儿子丈母娘打女儿,观众叫好不断……
看完《打碗记》几天时间,我似乎还在戏中走不出来,因为这出戏实在太有教育意义了,它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触动了我的每条神经,我割舍不下、不吐不快。人都会老的,不老不知老人的难处,不善待老人,上行下效,恶性循环,就会形成不良的社会风气。因此,我除了自己的感受表述外,还想对各位读者,特别是为人之子女的青壮年提点希望。
一要善待老人,不要将老人当作廉价佣人。老人将子女带大实属不易,特别是在那些经济困难年代,子女越多负担越重,大人自己忍饥挨饿,也要想方设法让孩子们吃饱穿暖,还有上学读书、找工作、盖房子、娶媳妇更为麻烦,有些人甚或为此献出了生命。不少人虽然儿婚女嫁后应颐养晚年,但还是要照管孙辈甚至重孙辈,待到耗尽心血时却落得无人抚养。剧中的双目失明老人,当年两个儿子都愿意让母亲多在自己家里住几天,做家务管孩子,待年老失明后,谁也不想让她在自己家里多待一天,致使老人去寻短见,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每个人都应扪心自问好好反省一番,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定要让老人有个幸福的晚年,切不可作忤逆子女。
二要定期为老人体检,有病及时治疗,无病提前预防。如今国家政策很好、优惠多多,即使贫困户也能看起病,更能保证衣食无忧、人有所居。只要做子女的多操心,老人就能健康地更好享受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的温暖。
三要趁父母尚健时,多尽孝心,别等到人不在世时后悔。凡事要顺着老人的心意去做,不要违逆老人、干涉老人的正当权益;有条件者还可陪着老人外出旅游,看看世界之精彩、山河之壮丽,以使其开阔心胸,延年益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