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秧歌:地圪圈里的天籁之音
2015-06-29 发表|来源:上党晚报|作者:孙树青“天下的黄河几道弯,第几道弯里出桃园……”清脆的歌声里揉进了几多乡情,几多感慨,这就是被俗称为“圪圈圈秧歌”的沁源秧歌。
被誉为“民歌之乡”的沁源,民歌伴随着人们一代一代繁衍子孙,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万历版《潞安府志》上就有了“沁地君子咏歌风雅”、“岁收民自乐”的记载,可见民歌对于沁源人的意义。沁源秧歌作为沁源民歌的一个重要代表,在未形成剧种以前,是一种自唱自乐的民间歌舞形式,大约有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活跃于沁源县的城关、郭道、韩洪、麻苍一带,没有正式的班社,只是逢年过节打“地圪圈”演出。1942年,抗日政府将一些会唱秧歌的民间艺人组织起来,成立了“沁源县难民剧团”,后改名为“沁源县绿茵剧团”,才逐渐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沁源秧歌。
传统的沁源秧歌,分为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两种。所谓花鼓秧歌,即由一个扮丑角的老头打鼓,一个或两个扮“拉花”的花旦,四个以上成双的彩女手敲旋子,随着鼓点伴歌伴舞。而散板秧歌表演时,秧歌队领头的叫“挑高”,亦称“伞头”,一手撑着像皇帝出巡时的彩伞,指挥队形的变换和行进方向;一手用环玲,也叫“虎衬子”,示意曲目的起止与更换。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观众对象,进行即兴编词,出口成歌。在“花鼓秧歌”和“散板秧歌”的基础上,还逐步发展成了能演出大型剧目的沁源秧歌小剧种。
要想了解沁源和沁源人,那你必须要听听沁源秧歌,这种传承了几百年的民歌小调,带着各个不同阶段的烙印,保留了各个历史时期积淀下来的文化,在祖祖辈辈的口耳相传中留下了最宝贵的民俗资料。此外,沁源秧歌都是用当地方言传唱,不但体现在歌词上,而且体现在音调上,是研究方言、音韵和古今语言变迁的重要资料。
可惜的是,沁源秧歌在传承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面对许多问题:一些曲调随着老艺人、老民歌手的离世,面临人死歌亡的境地。从目前的搜集整理情况来看,不少歌是有词无曲,还有的歌是有曲没词,或者词不是原味,与曲相悖。如今,人们演唱的沁源秧歌大多将方言改为了普通话,音韵按现代唱法,失去了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也就失去了沁源秧歌的“基因”。
针对这种情况,近年来沁源县委、县政府对“沁源秧歌”的保护、开发和弘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从2003年开始每年举办“沁源秧歌”大赛,并组织老艺人对秧歌爱好者进行培训。如今,在沁源秧歌免费培训班中,报名参加者不仅有中青年表演爱好者,还有许多少年儿童。同时,县文化部门还着眼于沁源秧歌的传承工作,大力实施“沁源秧歌进校园”工程,在沁中学、小学,甚至幼儿园开办了沁源秧歌兴趣班,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加入到了沁源秧歌的学习表演队伍中。这种有效的机制保证了沁源秧歌在传承上的延续性,并不断吸收着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