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戏一曲闹秧歌
2022-06-2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戏宣太谷秧歌发源于太谷民间,是广泛传唱于晋中一带的民间戏曲,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太谷秧歌的渊源可追溯到唐代,最初只是太谷民间流行的民歌小调,伴随着农事活动互相传唱。据史料记载,太谷从商之风从宋元时期渐兴,又时逢几次民族大融合,被太谷商人带出的独具特色的民歌小调与胡笳十八拍等北方游牧民族的音乐结合,使秧歌小调更为丰富,长期发展后形成了且歌且舞的“闹秧歌”。
明代后,“闹秧歌”活动分化为以舞蹈为主的 “过街秧歌”和以说唱为主的 “地秧歌”。清代时,太谷各大商号遍及全国,外达蒙俄,成为全国金融中心。频繁的商贸往来,促进了文化的广泛交流和发展,“地秧歌”得以吸收、借鉴、融合凤阳花鼓、采茶舞等外地民间艺术的形式和养分,使自身表现内容和形式因而日渐丰富,并逐渐向戏曲化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了自编自演的秧歌剧目。光绪初年,太谷民间普遍成立了秧歌农余班—“窝儿班”,并以 “交社社”的形式在周边地区活动。
太谷秧歌大多取材于民间生活,乡土气息浓郁,表演诙谐风趣,曲调优美多变,形式以小见长,语言朴实无华,亲切感人,极具地域色彩和艺术魅力。太谷秧歌的唱腔与道白用太谷方言入韵,韵味十足,在乡间俚语中透露出纯真的自然人性之美,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秧歌艺人,也成为太谷人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
太谷秧歌最突出的一个特点是一戏一曲,有剧名可记的300多个剧目有300多个曲调,有的曲调优美,有的节奏紧凑,有的活泼轻快,有的低回委婉。尤为特殊的是,太谷秧歌的调式变化形态比较复杂,调式交替、转换、综合的方式和手法多种多样,如《看铁棍》结束在 “4”音上,这在其他剧中非常罕见。
太谷秧歌的伴奏音乐最初以武场伴奏为主,包括鼓板、马锣、铙钹、铰子、小锣、小钗、木头,后加入云锣、镗锣、镗鼓、战鼓、碰铃等,在鼓板的指挥下,以马锣和铰子为强拍,铙钹和小锣为弱拍交错使用。后来逐渐加入文场伴奏,包括中音板胡、二胡、大三弦、低胡、唢呐,再后来又引入扬琴、琵琶、笙、笛子等乐器伴奏。
太谷秧歌分生、旦、丑三个行当。生又分文生、武生、老生、须生、娃娃生等;旦又分花旦、青衣、小旦、老旦、彩旦、妖旦等;丑又分小丑和大丑。在表演上,太谷秧歌以载歌载舞为主,包括梢子功、水袖功、髯须功、手绢功等,舞台美术为砌末装置,服装、道具及脸谱基本与晋剧相同。
太谷秧歌有着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研究价值,多少年来,一直是我国音乐工作者和民族歌手创作的源泉。随着一批批剧作家和作曲家在太谷县采风,使得太谷秧歌《看秧歌》《绣花灯》《送樱桃》等一大批优秀传统剧目得以广为传唱。1970年,在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上播放了《看秧歌》曲调。2000年12月,太谷秧歌演员董燕燕、韩甲梅、刘双寿等一行应台湾戏曲专科学校邀请,参加了半个月的 “两岸小戏大展”活动,一曲 《看秧歌》唱红了台湾岛。2001年,在德国举行的 “新年音乐会”上, 由太谷民间秧歌表演艺术家集体表演的《看秧歌》再次醉倒了无数的中外艺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