垣曲曲剧,河东戏剧舞台的一朵奇葩
2024-04-0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端阳在河东戏剧舞台艺术园地中,垣曲曲剧确属一朵艳丽的奇葩。因为就河东地区来说,即使大到晋南乃至三晋大地的各区各县,也就垣曲一家有曲剧。垣曲曲剧源于豫省,根基在豫,是在垣曲这一方戏剧热土培植成长起来的曲剧艺术。多半个世纪以来,垣曲曲剧秉赋河南曲剧的基因,不断借鉴融汇各方戏剧艺术的精华和营养,逐步成长发展为垣曲及周边广大区域人民群众同赏共乐的带有垣曲地域色彩的戏剧艺术奇葩。
垣曲人有了自己的剧团
垣曲地处晋豫之交,是一个两地文化互相交集渗透的多元化戏曲之乡。垣曲人热爱戏曲,历史之久远,从出土的宋、金墓葬中的砖雕实物和县志、牒谱等史志记载的资料中即可得到印证。1961年版的《辞海》中有说:“流行于山西垣曲一带农村中,约有五六百年以上历史”的锣鼓杂戏,“保存了不少宋元戏曲的遗迹”。锣鼓杂戏是垣曲地区民间曲艺的统称,其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解峪南山的打镲,谭家西石的霸王鞭,古城胡村的高跷,刘张古堆的旱船、秧歌,等等,不一而足。它们地方色彩浓厚,风格特点各异,代代相传,历久不衰。上世纪中前期,垣曲地带外来多种戏曲剧种在此交集。比如有河东而来的蒲州梆子、眉户等“西戏”,有河南过来东塬一带人爱听的怀梆、越调等“东戏”,还有北山人接纳进来的上党梆子、八音会等。各种剧种交相碰撞,更大大活跃了垣曲人的文化生活,满足了人们对戏曲爱好的需求。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老百姓安居乐业,文化事业也日趋繁荣。1951年年底,河南洛阳地区由程俊星带领的民间青年曲剧班子来垣曲演出,把流行于豫西河洛一带的曲剧这一新兴曲艺形式带到了垣曲。这一新兴的曲剧艺术曲调优美,弦律活泼,演唱起来亦庄亦谐,亲切自然。它来自民间小调和曲艺说唱,极富人民性和音乐性,老少皆宜,雅俗共赏,深得老百姓喜爱。一到垣曲,垣曲人就入迷了。翌年春,为满足垣曲老百姓的意愿,由垣曲县政府牵头,该班子组合了河南灵宝的一班曲剧艺人,随后又邀请翟东海等几个有影响力的名角加入,组成了一班行当齐全的曲剧团。这就是垣曲曲剧团初始的班底。该剧团成立后,经于县政府礼堂汇报演出,又到全县各地巡演,反响良好,受到全县人民的欢迎。于是垣曲县政府经过上级政府备案批准,正式接纳该团为垣曲县曲剧团。从此,曲剧这一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剧种,就在舜乡垣曲扎根生长,发展壮大,成为河东剧坛一朵熠熠生辉的奇葩。
垣曲曲剧的成长和发展
垣曲曲剧团成立之后,除在本县各地巡回演出,也开始有计划地外出巡演。那时各方面条件都还很差,每去一地,多以骡马大车接送,全团演职人员往往舟车劳顿,生活清苦,工作劳累。剧团本身多方面条件也很欠缺,比如没有专职的导演和编剧,也没有专职的音乐设计,很多人都是身兼数职,颇为辛苦。但戏演得却不含糊。1953年春,剧团首次参加晋南专署文艺汇演,其传统剧目《青山英烈》即大获成功,在整个晋南戏曲界引起轰动,受到专署文化局的表彰。随后其演出范围越来越广,沿陇海路西出陕甘,沿同蒲路北至省城、大同,南向则遍走河洛地带,所到之处,广受欢迎,享誉晋陕豫。
垣曲曲剧团创建伊始,即着手考虑招收本县本土学员,以使剧团朝本土化方向发展。1954年,在全县范围内首次招收了60名9岁至15岁学员,由专人负责学员的学习和生活,年终考核后择优留取30名继续学习。一年半之后,这些小学员开始随团练习演出,从扮演衙役跑龙套小角色开始,到三年后正式拜师,成为团内的二线专业演员。他们之中的很多人后来成了团内的台柱子。比如吕瑛、杜卫生、李清香、王增棉等人都是继翟东海、琚德祥等老一辈台上名宿之后的第二代名角。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垣曲的山山水水,但垣曲曲剧却显露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现象。为及早着手解决这个问题,使曲剧艺术这朵奇葩在垣曲继续得以茁壮成长并繁荣发展,垣曲县委宣传部、县文化局报请县委、县政府批准了开办垣曲戏曲学校的报告,决定招录一批8岁至14岁儿童入校学习,为垣曲曲剧储备一批后备力量。经过层层筛选和考试,800多个报名者中最终有40个优秀学员被招录。这40个学员经过三年的学习和培养,后又经过艺术学校曲剧班的专业训练和进一步提高,最后全部进入垣曲曲剧团,从而奠定了剧团坚实的后备人才基础。这些人其后都成了剧团新生代中坚力量,支撑起剧团乘风破浪,走向辉煌。
从1952年建团至今,垣曲曲剧团已走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这期间,有坦途,有坎坷,有繁荣,也有一度的萎缩,但总的趋势是向前发展。由起初货郎担子一样的戏班子,到今天设备齐全的现代化文艺团体,由二三十人的“杂巴脚”到阵容恢宏的正规剧团,它的发展见证了垣曲地方文化的历史进程,也见证了新中国戏剧文化的历史进程。
垣曲曲剧一路走向辉煌
垣曲曲剧这株戏剧艺术之花,一路走来,洒下了一路令人骄傲和欣慰的荣誉和光彩。
1956年,晋南专署在临汾组织文艺汇报演出,垣曲曲剧团拿出的《夜审周子琴》得到圈内专家和广大观众的广泛认可,荣登榜首。演员琚德祥、翟东海、孙香云分获表演二等奖和三等奖,剧目获表演集体奖,剧团奖获了一幅金丝绒大口幕。在数十个剧团中脱颖而出,获此奖励,当属不易。第二年,专署举办学生会演,杜卫生、孙香云的折子戏《三不愿意》又获表演三等奖。到了1959年,晋南专署举办了全区青年演员汇报演出,吕瑛和王秋兰的《赶脚》剧目获集体奖,二人分获表演甲等奖和乙等奖。省报以“看垣曲曲剧团19岁青年演员吕瑛扮演七十岁的老汉”为题发文报道。临汾航校空军副司令员常乾坤(垣曲籍革命元老)之后特邀剧团为苏联专家演出,受到褒奖。上世纪六十年代,剧目《风雪配》参加专署会演,又获二等奖。进入七十年代,革命现代剧目《李双双》《掩护》均参加了运城地区的汇报演出和交流演出,虽活动未设奖项,但二剧所得评价甚高。其后现代戏《激浪红梅》又参加了全省会演,吕瑛、王秋兰又拿回优秀演出奖。还有,在运城地区专场举办的《红灯记》汇报演出中,垣曲曲剧团吕瑛饰演的李玉和的剧照悬挂在剧院显要位置,一众演员都获得了表演奖和优秀青年演员奖。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文艺界冲破“左倾”思潮的禁锢,进入一个百花齐放的新的繁荣时期。垣曲曲剧乘着时代的春风,编创出一个又一个反映时代脉搏的新编现代戏剧目,并挖掘出不少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古装优秀传统剧目。比如《风雨桃花岭》《卷席筒》《情系法网》等。其中以《情系法网》的成绩为最。
1995年春,垣曲县纪委委员、剧团时任支部书记王仰圣几个人创作了一部戏叫《情系法网》,由县文化局申大局进行了加工修改,排练试演后觉得很满意,也引起了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认为是一部很有现实教育意义、弘扬正气的好剧目。后又经省、市纪委领导和有关专家几次审定加工,《情系法网》先在运城各县巡演,演出达40多场次,《运城日报》予以跟踪报道,反响强烈。该年秋,剧团按省纪委设定的路线,开始了自临汾侯马北上大同、东走太行、西到吕梁的全省大巡演。在省城太原长风剧场,《情系法网》五场连演,场场爆满,人满为患。人们沉浸在亲情人情和党纪国法的矛盾漩涡之中,在享受精彩表演和优美音乐弦律的同时,接受了一场严肃的政治法律的教育。《山西日报》以“《情系法网》演出场场爆满”为题作了专题报道,《人民日报》《中国纪检监察报》等新闻媒体也都陆续予以宣传介绍。巡演历时三个多月,达300多场次,遍走了全省各地,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而同时,垣曲曲剧也一时间撂红了三晋大地,誉满全山西。
进入新世纪后,垣曲曲剧继续沿着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大方向,不断编创出一部部老百姓喜欢的好作品,献给人民群众。2003年,一部反映计划生育题材的《花菇岭的弯弯事》(原名《花好月圆》)出炉,受到市县领导的关注。经过几度修改排练,具备了很强的现实性和观赏性,先在河东大剧院举行首演仪式,然后赴全市巡回演出。演出40多天,前后50多场次,场场座无虚席。垣曲曲剧又火了一把。2017年,随着农村脱贫致富,扶贫攻坚运动的开展,以《核桃湾》为代表的新一批反映农村生活的剧目出炉了,《核桃湾》再一次唱红了河东大地,唱响了汾河湾。
许多年来,随着文化市场多元化现象的冲击,古老的戏剧舞台艺术面临诸多现实困难,怎样把中华优秀文化遗产传承并发扬?垣曲曲剧团适应市场需求,克服困难,走出困境,在改革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如今,垣曲曲剧仍一直活跃在舜乡大地和晋豫山川,并将一直活跃发展。
垣曲曲剧人才辈出,代代相传
垣曲曲剧团建团至今,风雨兼程,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优秀演艺人才,深受广大观众喜爱。他们声名远扬,保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以翟东海为代表的最早一批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艺人,是剧团头一拨顶门立户的台柱子。他们大都来自河南原籍,从小受艺学戏,各自皆能独当一面。翟东海1930年生,河南孟津大崔沟人。1953年入团,先后任剧团副团长、团长和戏校副校长、校长,一级演员。他出身贫寒,天资聪颖,从小就喜欢看戏,边看边捉摸学唱。十几岁时,他被一家戏班看中收为徒弟,在孟津一带唱出了名气,后随团到西北多地演出,一边演,一边拜师求经,学得各路戏曲的专功特技,一时名声大噪。他做戏认真,一丝不苟,唱念做打,皆成工夫,其唱腔音域,浑厚有磁性,抑扬顿挫,高低缓急,既受听又耐听。垣曲老一辈人看曲剧,都爱听翟东海的唱工,至今,他的《夜审周子琴》《闯王劝将》《生死牌》《沙家浜》等剧中的唱段都还在人们的耳际回响。孙香云是和他搭戏最多的旦角演员。她是平顶山市人,少年时代兵荒马乱,没上过学,唱戏全凭脑子记。她扮相俊秀,身段优美,唱工扎实,吐字清晰,正如观众们所说,她的戏词就像在嘴边放着,一出口就字正腔圆,节律稳准,让人如痴如醉。她最擅长青衣,《秦香莲》《风雪配》《陈三两爬堂》《三子争父》……都是她的拿手好戏,也最受观众青睐。此外,和他(她)俩前后一起的琚德祥、王国安、马秀珍等那批老演员,也都各有千秋,深得观众欢迎。
垣曲曲剧团在垣曲本土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当属垣曲曲剧的第一代传人。他们这一代演员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剧团中坚力量,承前启后,是剧团的中流砥柱。这中间,吕瑛、杜卫生、李清香、谭政民、王秀芳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吕瑛是垣曲县皋落乡人,他学戏天赋极好,有一副好身材,天生好嗓门,性情和善,谦虚好学,演啥像啥,学啥会啥,是个难得的好戏苗子。他师从翟东海,不仅得其真传,更有别出心裁的创新和发展。他活跃在垣曲剧坛四五十年,参演的《赶脚》《激浪红梅》《红灯记》《寇准背靴》《李天保吊孝》等脍炙人口的剧目唱红了垣曲,唱红了运城,也唱红了三晋大地。他是广受群众欢迎的名家名角。和他一起出道的杜卫生也是皋落人,是团里无出其右的丑角演员。他出身戏剧世家,父亲杜中权年轻时就是皋落地带唱家戏的名角,解放后在县文化馆工作。垣曲曲剧团成立之初,他即参与了剧团的组织建设,并担任首任支部书记。受家庭影响,杜卫生从小就对唱戏感兴趣。他也确实有唱戏的艺术细胞,与生俱来,浑身是戏,扮演的角色无论走到哪里,都是一路轻松愉快,一路欢声笑语。他在《借妻》《阎家滩》《三子争父》等诸多剧目中扮演的王小二、王二、石憨、小苍娃等一系列舞台艺术形象,风趣幽默,憨态可掬,活灵活现,至今令人捧腹。可惜在他事业如日中天的年岁,却因肝癌不幸早逝,令剧团和全县老百姓痛感遗憾。
如前所述,上世纪八十年代,为缓解垣曲曲剧后继乏人困境和满足贮备后继人才的需求,县政府联合县剧团创建了垣曲戏曲学校,培养了40名曲剧后起之秀。这批人才其后即成为剧团近数十年来的生力军和骨干力量。他们之中的佼佼者,有后来先后成为团长的白雪芹、张红伟、张转社等人。作为旗手,她(他)们带领剧团一批人乘风破浪,一路向前。
白雪芹,祖籍河南平顶山,父母皆在垣曲上班,她从小就在垣曲长大。1980年,垣曲戏校招生,她有幸报名并被录取,从而踏进了戏曲艺术的大门。她学戏成长得很快,毕业后分配到剧团不久,就成为团里新一代离不开的台柱子。她主工青衣,《三哭殿》《泪洒相思地》《陈三两爬堂》《秦香莲》等是她的成名剧目。她不仅戏唱得好,而且作风正派,品行端正,为人行事踏实认真,很得团内上下的赏识和信任,后来成了剧团最年轻的首位女团长。
其后,和她同期同学的学友,又是同台演出的师姐弟、师兄妹的张红伟和张转社,先后接过了她的团长的担子,他们共同掌持着垣曲曲剧团走过激情燃烧的岁月,又穿越风雨,走向新的光辉的明天。
垣曲曲剧,这朵在河东乃至三晋大地独树一帜的戏剧舞台上的奇葩,定将继续迎风沐雨,在百花齐放的春天的文艺园地里永放光辉,永唱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