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沃皮影戏碗碗腔传承人路径概述
2021-10-24 发表|来源:山西青年报|作者:阎征宇 李楠 毕嬛五月,笔者有幸来到山西省临汾市侯马市曲沃县寻求本地碗碗腔皮影戏的踪迹,会见了非遗传承人文志学先生,以及先生的弟子王磊、裴超鹏。对于侯马皮影戏碗碗腔的发展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这也得益于文志学先生这么多年来资料整理得十分完整。从文先生所整理的资料中,笔者整理出有关侯马皮影戏碗碗腔从建团初期至今的资料,收获颇丰。
一、关于皮影戏碗碗腔起源问题
资料中阐述,曲沃皮影戏起源于何年代,至今没有可靠的历史考证。但从吴茗先生的一篇《宋、元时期皮影和木偶戏》中,有大量的史料考证,在宋仁宗时期影戏和木偶戏非常之兴盛。世人有能读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饰作影人,有人为了使说书更形象化,则做了影人,于是影就产生了。北宋时,汴京元宵佳节,每个巷口多设影戏棚子。皮影戏也可能是从那时由南方传入的,因为一般来说,艺术的传播都是由点到面发展极其迅速。
曲沃皮影在过去也是非常兴盛,私人戏班很多,演出剧目数量多、范围广。如汉代的《大西汉》《白洋河》,其次有才子、佳人、民间故事。据老艺人讲,以前这里皮影剧目有一百多本。清朝末年和民国初年,侯马皮影十分兴盛,几近村村有皮影、人人看皮影的程度。也涌现出了很多有名的戏班及名角,如张少村五六的戏班名冠晋南,班内名角冯安荣把碗碗腔、蒲剧和眉户揉为一体,唱腔委婉动听,被誉为“万人迷”;祁村的宋东河,艺名“胎里红”,带领的“顺天元”影剧班轰动河东;西高村的安六唱耍俱精,有人以“四尺生绡作舞台,一笑还从掌中来”称赞他的演出技艺;保子、自茂、大富等几个影剧班经常聚集在南上官杨茂盛家,组织外出演出。每逢古会佳喜日,不论山庄窝铺还是高原平川,七长八短,两块木板、绳子一挽,搭台便可开始表演,于是“一口叙说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所以说,侯马皮影戏没有七百多年的历史是不足以发展成这样的。
二、皮影戏表现形式
侯马皮影 “影人”,初以素纸雕簇,后用精选的母牛皮为主,制作过程大体分选料、泡制、刮皮、绘图、雕刻、染色、熨火和装订等八道工序,所用工具为木板、针笔、刮刀、刀具等。其艺术风格广受战国时代帛画和汉代画像石、画像砖的影响,色泽艳丽,经久不变,纯正大方。它最大的特点在于人物脸部是镂空的,更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喜怒哀乐之情。制作人物有生、旦、净、末、丑,角色齐全,千姿百态;制作景物有楼堂殿阁、书斋园林、亭台水榭、天宫龙庭、仙山佛寺等,布局精巧,色泽绚丽;制作道具有刀枪剑戟、轿马车辇等,造型逼真,生动别致。
皮影戏的演出由三个部分组成:唱腔、表演、乐队。唱腔主要为“碗碗腔”,碗碗腔是流行于山西侯马曲沃县一带的汉族传统戏剧,属于皮影戏腔调,采用了七声徵调式音阶,并且其中的fa、si为游移音。只是笔者在田野调查时没有测音设备,无法得到具体的音分数,故而无法确定它的音律。作为生长在黄河流域的民间地方小戏,它具有梆子戏的典型特点,符合北方戏曲的审美范畴。因其主要特色乐器为小铜碗而得名,又因其领奏乐器月琴旧称 “阮咸”,故也被称为“阮儿腔”。起初,仅在乡村的土台、门庭、街口临时搭台演出,因其形式活泼,曲调动听,班社小,要价低,很受欢迎。戏台白天演“泥圪垯”(木偶),晚上唱“灯影”(皮影),人称“青天白日泥作怪,深更夜半皮成精”。碗碗腔在皮影小戏时期,一人兼数件乐器,文、武场不分,主要伴奏乐器有月琴、板胡、铜碗、节子及二股弦等。真人登台后,相继增加了二胡、笛子、三弦、琵琶等。基本板式有慢板、流水、二八、简板等。碗碗腔中的板鼓,在演唱过程中,只按一下板头,结一下板尾,其余由铜碗和节子掌握节奏。其唱腔属板式变化体,分上下句行腔,七字句、十字句居多。徵调式,无固定调高,以艺人嗓音条件定调。艺人演唱旦角时,采用真假嗓结合演唱法,亦成碗碗腔特色之一,其旋律跳跃性虽大,却跌宕和谐,无生硬之感。
三、皮影戏流派及艺人
多少年来,从事皮影戏事业的艺人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碗碗腔这种优秀的唱腔。一些官板唱段几乎乡民百姓都能唱几句,名角的唱法更是受人们欢迎。据1960年侯马市皮影团老艺人王福威、仈自茂记载,在当时那个年代,碗碗腔艺人有几十个,其中最有名气的是小黑、陈小、大福子。他们各有特点:小黑的月琴弹得好得出奇,他在演唱的同时可以用月琴把喜怒哀乐的情绪、生旦净丑的人物特点都表现出来,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人能继承下来;陈小、大福子唱腔突出,一方面他们精通月琴的演奏技巧,一方面他们在唱腔上刚柔相接。歌声、琴声配合得天衣无缝。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皮影戏老艺人王福威、高根娃较为出名,王福威先生从小学艺,唱腔地道。尤其老生、老旦、须生、丑旦唱腔尤其出彩。能把人物性格、情感表现的十分到位,尽善尽美。最经典的是《桃花计》中老旦的唱段:“我正在家中纺棉花,总听得门外人叫咱,我双手开开门满扇,原来是那花花转回还。”这段唱调把一个普通老太太精神不振的情绪表达得十分形象。在打击乐上,高根娃的切子(梆子)打得十分出色,切子打得准确,能给演唱者情绪上的渲染,使戏曲层次感丰富,他对于碗碗腔唱腔的强弱对比了如指掌,这是一门看似简单实则颇有学问的艺术。直到现在,高根娃的梆子也无人能及。
后起之秀是本次我们采访的老艺人——文志学先生,小字千管,生于1943年。原籍新绛县谭家庄子,后移居曲沃县西高村 (今侯马市高村乡西高村)。他早年参加“曲沃县民艺皮影剧团”,师从仈自茂、安六、保子、立柱子等老艺人,主要学习皮影操作(把签子),并掌握了碗碗腔皮影戏的多数传统剧目,代表剧目有本戏《五花马》《花柳林》等,小戏《武松打店》《兰子卖母》等,是山西晋南碗碗腔皮影戏唯一的正宗传承人。
如今,文志学先生的关门弟子也活跃在非遗传承的道路上,王磊、裴超鹏,他们用年轻一代的视角、用自己的力量去拯救非遗文化,为皮影戏碗碗腔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尝试。
四、文志学介绍
1954年,新绛选拔皮影戏班的优秀艺人,组建“新绛县皮影剧团”,团里有王福盛、仈自茂、安清和、师作栋等老艺人。1955年,曲沃县民艺皮影剧团成立,老艺人仈自茂任团长。1956年,13岁的文志学经本村老艺人王福盛介绍,加入曲沃县民艺皮影剧团学艺,师从王福盛学习操纵皮影(俗称“把签子”),先后掌握了本戏 《五花马》《桃花计》《花柳林》,小戏《火焰山》《武松打店》《穆桂英破三关》《兰子卖母》《挖蔓青》等。同时,也负责弹月琴兼顾文武场乐器,帮唱老生、老旦。当时,团里的老艺人师作栋(保子)、安清和(安六儿)等都对文志学技艺的提高提供了很多的帮助。同年,曲沃县民艺皮影剧团参加了山西省第一届木偶皮影汇演,并与浮山木偶戏一同受邀参与省城木偶皮影戏汇演。大会对安清和的唱腔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也让文老先生下定决心要继承这项事业。
1958年侯马市成立后,新绛、曲沃两地的皮影团合并改称侯马市皮影剧团。为了发展碗碗腔剧种,1960年,成立碗碗腔艺校。为实现皮影戏碗碗腔的“舞台剧”化,侯马市从原新绛皮影团和蒲剧团抽调著名艺人,共同培育出了以碗碗腔曲调演唱的碗碗腔舞台戏剧。1964年,受“四清”运动影响,新绛皮影团解散。到1973年之后,由文化馆连正华馆长批准,文志学任团长,成立了“侯马市皮影实验剧团”,恢复了皮影戏碗碗腔的演出形式,并排练了《管猪》等剧目,1974年初在侯马乡村上演,每场观众爆满。后来又排练了样板戏《杜鹃山》,移植了湖南童话剧 《鹤与龟》。1975年6月下旬,剧团因夏收放假停演。至此,文志学已为皮影剧团培养出了一批批皮影戏后继人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戏曲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曲沃县下坞村李振洪成立了皮影剧团,老艺人曾朝瑞(栓柱)把文志学邀请去帮助成立皮影剧团并参加演出;同年,文志学还受邀去稷山县太阳文化站帮助排演皮影节目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979年,文志学同原皮影剧团演员苏凤琴等人在新绛县文化馆的支持下,成立了皮影剧团,后剧团改为碗碗腔剧团。1984年,中宣部、文化部、中国剧协、中国皮影木偶学会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廉振华收藏《秦晋皮影展》,文志学、文殿才等艺人在展馆为首都观众展演,绛州皮影戏登临国家最高艺术殿堂。1999年,文志学自筹资金办起侯马皮影剧社。他们在自己家中排练了两个多月,但由于当时皮影戏市场低迷,仅演出20余场便又宣告解散了。
之后,文志学并没有放弃这一事业,而是转战非遗文化的传承与表演艺术双管齐下的方向,一个个年轻人在文老先生的教导下迅速成长,现在活跃于全国的各个地方。
2003年,文志学的弟子郑红用自己学习到的皮影艺术在天津文化街开设皮影艺术品店,做示范表演。同年,文志学、贺仁杰、边春凯三人再次成立新绛县汾河边皮影团,多次受邀参加省内外皮影演出活动。2005年,中国教育电视台为新绛汾河边皮影团录制 《火焰山》《收红孩》《武松打虎》,童话剧《鹤与龟》《猴子与鳄鱼》《丑小鸭》。第二年,“降州皮影戏”入选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4年7月,文志学、王海发被评为“绛州皮影戏”运城市市级非遗代表传承人。2015年,侯马市举行第十届文化遗产保护日活动,作为非遗保护项目的碗碗腔皮影戏参加展演。文志学又传艺于“90后”戏曲爱好者王磊。之后,文志学一直活跃在非遗传承演出的道路上,2019年9月,文志学及其弟子王磊受邀为运城市博物馆戏曲文物展皮影专栏布展。11月,文志学与另一弟子裴超鹏为澳门皮影协会网上教授皮影戏课程。
五、青年一代王磊、裴超鹏
随着时代的变化,皮影戏这一传统文化也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如何发展出路是所有皮影戏人统一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一代的非遗传承人将答案交给了时代,赋予了皮影戏新的发展思路与新的生命。
王磊是一名“90后”,曲沃县东海村人,自幼受家庭影响酷爱戏曲表演,其中让他最痴迷的是独具艺术特色的皮影戏。2016年,他跟随皮影戏老艺人文志学先生学习皮影戏表演。凭借着天赋与对皮影戏的热爱,他很快掌握了皮影戏的技巧,并开始慢慢摸索皮影戏的发展之道。他发现,如今想重建一个皮影戏戏班是很难的,用原来在村社搭建一个舞台演皮影戏在现代社会也没有吸引力。他想到文旅融合发展,积极与旅游景区对接,将皮影戏纳入文旅的一部分。随后,他先后创办了“曲沃县民艺皮影剧社”和“春秋晋国城景区皮影戏艺术馆”,为皮影戏文化的传承搭建了一个更大的平台。在他的剧社与艺术馆里,没有专业与非专业之分,将一面幕布、几根签子、几种人物摆在大众眼前,让民间艺术真正的走进群众。另外,他还开展皮影戏课程,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大家对非遗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
裴超鹏,2009年跟随文志学开始他的皮影戏生涯,先后跟随文志学去往运城、襄汾、侯马等地进行演出。他擅长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利用网络、社会热点等方式为皮影戏增添新的活力。他借助网络平台,与师傅文志学一起录制“影戏讲堂”,意在让更多的人能了解皮影文化。此外,他还将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融入到皮影故事中,刻画出许多生动形象的动漫形象,将非遗文化植入到现代生活中。
皮影戏的传承需要有像王磊、裴超鹏一样,有创新意识的青年人加入。传统文化需要适应时代,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但文化传统与流行永远会有矛盾存在。我们需要在两者间寻找平衡,也希望未来有更多的青年愿意继承非遗文化,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