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 耍孩儿谱新篇——新编现代耍孩儿《劝孝》观后
2017-09-0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王笑林身患腿疾病的婆婆受到儿媳妇的虐待,在孙子即将领对象回来之际被赶出门外。后在亲家的帮助之下,教育了媳妇,使媳妇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向婆婆赔情道歉,决心改正错误,全家人重归于好。这就是《劝孝》的基本故事。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倡孝道的良好风尚,用舞台艺术表现百姓生活中的故事,这出戏显然做的非常好。我相信下乡给农村百姓演出,一定非常受欢迎。我们的戏曲舞台不一定非要体现重大的历史事件或者是党和政府的政策号召,即便演出一些老百姓身边的生活故事和人物,也会受到特别的欢迎。
提几点不需要修改的问题。
爱莉的母亲假装来福的母亲在外边叫门,做为女儿的爱莉竟然听不出来是谁的声音?更何况是自己的母亲,恐怕有些太人为的假设。
爱莉的转变完全依靠母亲的一番说教就痛哭流涕的承认错误,一下子改变对婆婆的看法,使观众难以相信。
来福也太窝囊了些,特别是他和母亲在家里诉说受媳妇欺负的唱段,尽快很动听但是不动心,现在这个时代恐怕如此恶劣的媳妇不多甚至没有了。因为有养老金放在那里,没有了婆婆,媳妇就拿不到养老金,尽管媳妇可以代替婆婆去领养老金。所以媳妇赶走婆婆的理由不充分。
来福在大雪天背母亲离家,应该从舞台正面经过,不能在上场门稍作停留就离开。其实这里有“猪八戒背媳妇”的影子,应该正面表现一下。
舞台表演的字幕应该把对白也打出来,否则有些语言听不懂,不能只打唱词。
不过以上这些问题不修改也完全可以,就这样演出观众也很满意。如果要修改就不是这样结构,那就要把剧本重新编写,实在没有必要。做为我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们保留耍孩儿的艺术特色,特别是原汁原味的耍孩儿表演特色的价值要大于创作些新戏的必要性。耍孩儿之所以珍贵在于她的活化石的地位,而不在于新创作几出演出的现代剧目。当然,演出现代戏教育群众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主要任务。况且你们为创作新戏已经把耍孩儿改革的失掉许多原有的许多特色了,特别是音乐和唱腔表演,过多的吸收兄弟剧种的表演特色,就会出现失掉自我的可能,最终的结果就是和别的剧种融合,消灭这个特有的剧种。继承和发展的问题在稀有小剧种方面需要研究的课题更加重要。我省许多小剧种的消失就是这样没有了的。
耍孩儿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剧种,大约起源于元代,是由金、元时代盛行的《般涉调·耍孩儿》曲调受其他戏曲音乐和民歌的影响发展起来的。至今已有六、七百年以上的悠久历史。
“耍孩儿”,又称“嗨嗨腔”,是流行于山西北部大同、怀仁、山阴、应县一带的地方小剧种,其演唱和发声方法同其它梆子腔的地方剧种不一样,唱词属于曲牌体,声腔完全靠喉咙的后嗓音发出。这种独特的唱腔风格及音乐特色,历来为专家学者所瞩目,素有“戏曲活化石”的美誉。但是产生年代尚无史料记载。当地传说唐明皇时,有一皇子终日啼哭不止,御医用尽办法无可奈何。后有人请来一班艺人演唱小曲,皇子竟然破啼为笑,唐明皇大喜,赐曲名为“耍孩儿”。另一传说,汉代王昭君出塞和番,路经塞北,哭哑歌喉,当地群众为纪念昭君,随将这种嘶哑歌声取名为“耍喉儿”,后逐渐按照方言演变为“耍孩儿”。这一特殊的演唱发声方法,据专家考证与元曲中的“般涉调”接近,说明耍孩儿产生的源远流长。据老艺人讲,耍孩儿戏在清道光年间已经很流行,并经常上演《狮子洞》《金木鱼》等整本大戏。清末民初,足迹已扩大至山西、河北、内蒙古等交界地区。近年来,耍孩儿剧团经常上演《扇坟》《背媳妇》等传统小戏剧目招待中外宾客。大同耍孩儿剧团曾经创作演出廉政主题的《布衣知府》,可以说是小剧种演出了大题材,而反映的故事是一位小小的知府同朝廷里的巨贪所做的斗争,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现在应县耍孩儿综合艺术团又演出了一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大家要孝顺长辈的现代戏,说明这个古老的剧种已经不是只有“天下第一团”,正在山西雁北地区进一步的发展,进一步被观众接受。
希望应县耍孩儿团和大同耍孩儿团共同为这个稀有剧种奉献新的剧目,在戏曲舞台谱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