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太原秧歌 弘扬文化遗产
2019-12-11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李博太原,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在这里发生了许多让人津津乐道的历史故事。太原孕育出了具有太原特色的地方文艺形式,如:太原莲花落、太原碗碗腔、太原秧歌。
太原莲花落是曲艺,而太原碗碗腔和太原秧歌则是戏曲。这两种戏曲的分工也非常有趣,那就是碗碗腔不出城,秧歌不进关。
秧歌这种艺术形式,在北方并不陌生,毕竟山西、河北、河南、陕西都有自己的秧歌剧种。但是,提到太原秧歌,恐怕太原本地人都要表示陌生了。太原秧歌本属于晋中秧歌的一个支流,和非常著名的祁太秧歌本是一母同胞。就是这样的一对双胞胎,现在的生存状态却截然不同。祁太秧歌现在依旧是祁县太谷地区重要的文化娱乐活动形式,甚至时不时地还会办上一场音乐会;而太原秧歌,在1986年剧团解散后,几乎销声匿迹了……
今年90岁高龄的徐拖福先生,就是太原秧歌仅存的一位老艺人。这位武生出身的老先生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能让太原秧歌继续传唱下去。
1943年,时年14岁的徐拖福开始了太原秧歌的学习之路。晋源区的南张村是太原秧歌最大的戏窝子,村里的天顺社几乎囊括了所有的村民。大家在一起,能演出的顶角色,不能演出的做道具,每个人都为剧社增添着自己的力量。彼时年逾70的老艺人们传授的并不用心,徐拖福和同村的小伙伴们只能在老艺人跟前软磨硬泡地学习,经常就是从头天晚上吃过晚饭,一直学到第二天鸡叫都不愿意离开。就这样徐拖福学会了他人生中第一本戏《姜郎休妻》。《姜郎休妻》是明代传奇《跃鲤记》中的一段,较为著名的还有《芦林拾柴》和《安安送米》。随后经过3年的努力,徐拖福不但掌握了太原秧歌八大本(《翠屏山》《狮子楼》《清风亭》《杀狗》《狐狸缘》《庆顶珠》《日月图》《过江》)的全部内容,还掌握了诸多小曲小调。至此,18岁的徐拖福开始了他的太原秧歌演出生涯。村里的班社是一个半职业的团体,农忙时劳作,农闲时演出,也卖台口,但是一切不以收入为主要目的。舞台上的磨炼是最锻炼人的,经过几年的演出实践后,徐拖福渐渐地积攒了不错的口碑,清源、徐沟、交城等地都知道了这么一位太原秧歌武生。而徐拖福也并不限于武生行当的研习,更是把许多秧歌剧本完整的记在了心里,成为了一个全方位的秧歌艺人。
到改革开放后,南张村秧歌剧社于1979年和1980年连续两年参加了省市乃至全国的小戏汇演。分别献上了《四女观花》(1979年)、《捣米》(1980年)等剧目。由此,太原秧歌受到了当时南郊区文化局局长任德昌和南郊区文化馆馆长米保子等人的重视。于是,在汇演结束后,将太原秧歌作曲家张保金先生开设的文艺班,改为南郊区秧歌剧团,太原秧歌历史上第一个公办剧团由此成立。徐拖福和他的伙伴们先后入团,撑起了太原秧歌的一片天。而徐拖福并没有因为忙于演出而忽视了太原秧歌的传承问题。在面临后继无人的情况下,鉴于自己生旦净丑都了解,他主动请辞,不再上台,转为幕后教学。因为有文化馆的支持,所以,开始的教学活动并不是很艰苦,在南郊区文化馆里的排练厅教学。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教学场地最后落在了大井峪村中。此时,徐拖福当年的小伙伴杜二清为了发展太原秧歌也在东柳林成立了改进社。在两位太原秧歌前辈的努力下,所带出来的学生在省城演出一炮打响。1983年冬,省公安礼堂一共订了三场演出,但是没想到,由崔云冬和杜芳香二位主演的《翠屏山》竟然追演了整整一周,并且场场爆满。
这一景象并没有坚持多久,在市场经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秧歌剧团坚持了7年后,彻底解散了。太原秧歌还能不能唱下去?这个问题成了徐拖福的一块心病。而这块心病一直拖延了30多年。在2017年,徐拖福当年的高足崔云冬以一己之力,牵头恢复了秧歌剧团,并且组织了汇报演出,同时又举行了拜师仪式,这才让徐拖福放下心来:太原秧歌还能传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