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线腔 >

线腔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4-07-2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佚名

图为大型线腔现代剧《憨局长还债》

7月18日,在文化部刚刚公示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名录中,山西省共有21项入选。

其中新入选项目传统戏剧类中,山西省芮城县线腔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线腔戏,又称线谱戏,最早出现于汉、唐,并且有较大发展,繁盛于宋,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我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朵鲜艳夺目的小花。据考证,线腔的发源地为晋南芮城,曾流行于晋、秦、豫接壤的三角地带。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受蒲剧、秦腔等剧种影响,线腔博采众长,风格高亢清新,婉转缠绵,极富抒情色彩,深受群众喜爱。

线腔,又称"线戏",俗称"线胡胡戏"。其角色形象酷似唐俑和"来报子",有"郭秃"遗痕,因而它历史悠久。合阳线戏偶高80至90厘米,初期偶身扁平,无手足,以袖袍代之。提线5至7根(头3,手2,腰1), 特殊需要加至13根,线长约1米(名为"低线"); 七十年代后舞台更新,艺人在高空操作,"高线"出现。艺人们经过长期实践,摸索出提、拨、勾、挑、扭、抢、闪、摇八种技法,使偶人几乎可以做出各种生活与舞蹈动作,神态逼真。早期舞台约15尺见方,木柱支撑,布幔相围,两侧上下场。六人伴奏,五人操偶,往来逡巡,莫不应节,维妙维肖,栩栩如生。

线腔音乐大约出现在明朝初期,是由“善书调”衍化而来的。在其发展过程中,受蒲剧与秦腔的影响较大。在日寇侵华期间,线腔遭受厄运,几至绝灭。解放后于1950年春,当地政府聘请艺人,调派干部,成立了群艺线腔剧团。1964年中央、省、地领导同志在视察晋南时,看了线腔剧团的演出后,提出了“保留唱腔,用人来演”的改革方案。随后成立了永乐线腔剧团,以演员代替木偶在前台表演。

线腔的音乐曲调可分为“线腔”、乱弹两大类。乱弹有慢板、二八、流水、散板等板式。不同行当有不同的演唱方法。伴奏乐器设文武场面。武场用两种鼓板,即干鼓与暴鼓。干鼓主要用于唱腔过门伴奏,暴鼓音调低旷,近于“暴”声的谐音,主要用于动作间奏。开场和尾声的演奏,在伴奏唱腔时,鼓师左手持木制筒板,摇击而按拍,音响高而亮。另有三面大小不同的锣,扎在一个木架上,由鼓师一人兼击,两个大壳板胡为主。后加进了笛子、二胡、单胡和弹拨乐器等。线腔的剧目很多,主要代表性的有《青衣计》《钟鼓计》《怒沉百宝箱》等。线腔剧团成立之后较有成就的演员有张卜草、郭墨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