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孝义皮腔 >

孝义皮腔

2015-11-21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嘉

孝义皮腔,原为皮影腔,是流行于孝义民间的一种说唱艺术。因演出时以白纸糊窗亮影,当地人习称“纸窗腔”;又因演唱多以小唢呐为主伴奏,又称“吹腔”。据1958年孝义新城东北侧发现一座元大德二年(1298)的古墓,墓中两幅壁画完好无损,可看出皮影皮腔当时已很盛行。说明孝义皮腔这种艺术形成于金元,迄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

清光绪年间碗碗腔由陕西流入孝义后,皮腔影戏始衰。至建国前夕,全县仅有半个演唱皮腔的皮影戏班。以后在边远山区偶有活动。

1958年,孝义县木偶剧团将皮腔艺术搬上了木偶舞台,用皮腔演出碗碗腔传统戏《中山狼》,初步取得可贵的改革经验。

1965年,孝义碗碗腔剧团创作皮腔现代小戏《争箩筐》,参加了全省戏曲会演,使早已绝响的皮腔艺术再现戏曲舞台,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戏曲剧种。

相传.孝义皮腔传统剧目有50余个。现存《朱仙阵》、《黄河阵》、《哪吒闹海》、《孟姜女》等大小剧目30多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