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义碗碗腔:以声传情,以唱制胜
2019-08-02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戏宣吕梁市下辖13县(市、区)之一的孝义市位于吕梁山脉中段东麓,晋中盆地西南隅。孝义碗碗腔由流行于孝义民间的一种皮影说唱艺术逐渐衍变而成,因有一种状“碗碗”的银铃伴奏,故名;又因其过去是以皮影形式在夜间演出,以纱窗借光显影,所以群众又称它为“月调”“影调”“纱窗腔”。孝义碗碗腔生于陕西,长于孝义。据艺人传说,清代光绪初年,陕西省同州(今大荔县)一带连年荒旱,饥民东渡黄河逃至晋南、晋中,皮影艺人亦随之前来售艺谋生,后受到中路梆子、皮腔、汾孝秧歌等地方戏曲和民间艺术的滋补,在演唱、伴奏、风格诸方面渐与陕西碗碗腔异趣,成为具有汾孝地方特色的碗碗腔。
1950年,在人民政府的扶持下,艺人那鹏飞、高仲玉、冯庭荣等大胆创新,首次用皮影形式表现现代生活,演出了《白毛女》《赤叶河》《血泪仇》等现代剧目,开辟了碗碗腔艺术发展的新途径。
碗碗腔唱腔结构属于板腔体,唱句一般为七字句、十字句,偶尔也有五字句、八字句和十二字句的出现,唱起来腔随字走,四声严明。碗碗腔素有“以声传情,以唱制胜”的传统,弦乐的主奏乐器是胡胡、月琴、二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