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孝义碗碗腔 >

同新中国共成长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喜迎建团70周年

2019-09-21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晋戏宣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波澜壮阔的70年,孝义市碗碗腔剧团也走过了风风雨雨的70年。14日,在孝义市东风剧院,孝义市碗碗腔剧团邀请老艺术家、老前辈“回家团聚”,和中青年演员同台献艺,为祖国谱唱赞歌,为碗碗腔奏响华章,全面展示了孝义碗碗腔70年来的发展成果,为戏迷带来戏曲饕餮盛宴。

七十载蹒跚前行、风雨沧桑,七十载豪情满怀、意气风发,七十载春华秋实、梨园芬芳。七十年的坚守、传承、挚爱、奉献,让孝义碗碗腔享誉三晋、唱响全国。

戏曲演唱会在器乐合奏《晋风孝韵》中拉开序幕,随后老中青几代演员为戏迷朋友们带来皮腔小戏《讨饭》、碗碗腔小戏《情系山里娃》、样板戏《红灯记》、碗碗腔《风流父子》以及《风流婆媳》、《沙家浜》、《白洋河》等经典唱段,从梨园新秀声腔婉转,到主力骨干激越嘹亮,再到老艺术家们风采依旧,一段段慷慨激昂的旋律令满场的戏迷朋友听得直呼过瘾。

戏迷梁俊平说:“我感觉挺好的,老中青三代各有特色,本身我就是铁杆戏迷,爱咱们孝义的碗碗腔,韵味儿好听,感觉今天下午也没有白来。

强大的演出阵容,丰富的演出剧目,高水平的艺术呈现,不仅让广大戏迷朋友过了一把戏瘾,也让年轻演员有了一次难得的和老艺人近距离学习的机会。

“老艺术家们不管是在艺术上还是做人上、生活上,对我们中青年演员起到了非常好的带头作用,中青年演员一定要向老艺术家们学习,把碗碗腔尽最大努力发扬起来。碗碗腔剧团演员李景云表示。

碗碗腔剧团老艺术家马年栓说:“叫回来以后我们挺高兴的,所以也把我们的余热也发挥到其中,让大家也听一听我们老同志唱的唱段,这次把外面的都叫回来,还有剧团的年轻的,三家结合起来,进一步把我们的剧种发扬光大,把这个国宝保护好,这是咱们孝义的国宝。

孝义戏曲七十年同新中国共成长,70年前,从孝义县文艺宣传队起步,到新风剧团、艺新剧团,再到新艺剧团、跃进剧团,至孝义碗碗腔剧团,几经更名,延续着七十年的光辉历程,在一代又一代孝义碗碗腔人的坚守、努力下,几进中南海、捧回梅花奖,列入首批国家非遗,参演百戏盛典。

从最初的传统戏《白洋河》到今天闻名遐迩的“风流三部曲”,多年来,孝义碗碗腔人演绎了许多经典剧目 ,孝义碗碗腔也已成为全国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一面旗帜,一批批年轻演员正接过老一辈艺术家的接力棒,在中国戏曲百花园里,精心酿造着伟大新时代的精品力作,不管戏曲的未来如昨日般辉煌也好,如今天般喜忧参半也罢,他们都将坚守阵地、坚持热爱、坚定走在传承创新的路上。

孝义市碗碗腔剧团团长郭纹铭:“创作和排练一些优秀的剧目,在树人树戏上做一些大文章,整理挖掘碗碗腔优秀的历史资料,我们也坚信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孝义碗碗腔艺术肯定能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