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汉歌》的曲调就出自扬高戏
2016-06-07 发表|来源:三门峡日报|作者:陈新峡古陕州是扬高戏的发源地。
相传,隋朝末年,李渊率兵南征凯旋,途经田野听此曲调,顿觉耳目一新,即令乐官将此曲调记录下来。李渊登基后,命宫女学习演唱。从此,宫廷内外共唱此曲,以示荣贵。唐太宗李世民继位后,又命人唱此曲,以示孝意。中宗时期,该剧演化出化妆演出的形式,形成了扬高戏的雏形。唐末,一个赴考未第且精通乐理的书生在出函谷关后,因手中拮据,便将扬高曲调传授于当地村民,后繁衍成戏曲。另一种说法是,过去“湖”南农民插秧时,脚踏水车,手击节拍,口唱秧歌以解疲助兴,李世民游观田园美景时,听到曲子美妙悦耳,即派军政使深入农家,搜集整理所有曲牌,让宫中乐伎演唱,后流传到秦、晋、豫一带,形成了扬高戏。还有一种更直接的说法,即扬高戏是由当地牧羊人哼唱的牧羊曲发展而来,即“羊羔戏”。1965年,文化名人、原陕县文化馆馆长李树滋经过多方考证,根据该剧种曲调起伏大,调尾旋律上扬,多用“大跳”等特点,结合“羊羔戏”之说,将其称之为扬高戏,后得到戏剧界的广泛认可。
对于起源于“湖”南农民插秧曲的说法,20世纪60年代,原陕县峪里村老艺人曾到湖南省文教局探源寻根,又到河北、陕西等流行秧歌的地区寻访,对比后得出结论:豫西的扬高戏和吴楚一带的秧歌韵律及曲调毫无相同或相似之处,倒是和北方的秧歌接近,然又绝非一体。后据民间传说,古陕州西北部过去曾有一个大湖,人称西湖。据《陕州志》载,东汉、魏晋时期,豫西阌乡县曾称湖县,后魏称湖州,唐、五代、宋、金历代陕州均辖有湖城,当地农民曾广种水稻。显然,传说中的“湖”南不是如今的湖南省,而是指西湖南岸,也就是现今的陕州区。
1961年,原陕县文化部门经走访了豫、陕、晋三省15个地方的31位扬高戏老艺人。这些老艺人都认为,该剧种起源于唐,兴盛于明末清初。据记载,明末清初时在群众中颇有影响的,首推活跃于舞台的须生张拉娃,他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演员,在《清河桥》中扮演楚庄王时,他吸收二黄声腔的唱白及做派,使人耳目一新,至今仍为人称道。清道光时期,扬高戏在陕州地区是能够与秦腔、蒲剧相抗衡的戏种。清光绪年间,豫西、晋南最红火的就是扬高戏,凡大庙会、大戏楼皆请扬高戏班,人们在街头巷尾谈论的都是扬高戏。
清末民初,黄河两岸扬高戏班众多,是同蒲剧分庭抗礼的“大戏”。可考证的专业班社就有灵宝的亢彦林班、杜彦样班(苏老六班),陕州的猪嘴班,卢氏的匡玉明班,山西芮城的张仁杰班、佩凡班、李江西班,运城的赵连城班,襄陵(今襄汾)的安月子班、马柱子班、岳家班等。陕州的一些戏班曾北上临汾、洪赵,南到河南的朱阳关、陕西的龙驹寨,西走宝鸡、咸阳,东达河南渑池等地演出,出现过张拉娃、茂林、三娃、董牛娃、五子、李成业(锁娃子)、王营儿、王豹子、李新月(山东棒)、小鹿子等颇有影响的艺人。相传,民国十一年(1922年),在山西芮城南庙古会上,扬高戏与蒲剧名班对台,演着演着,观众都情不自禁地涌向扬高戏台前观看,不但挤倒了庙园的大墙,且活生生气死了蒲剧名角,记下了扬高戏曾经辉煌的历史一页。
但其后,扬高戏就开始衰落,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班社解体,艺人零落,只有一些比较封闭的山村受黄河文化影响,在民间艺人的世代薪火相传下,使这一古老、稀有的民间戏曲剧种得以保存。
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日趋稳定,扬高戏有所恢复。在原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镇南阳村,提起扬高戏,上至耄耋老者,下至少年儿童,可说是无人不晓。每逢重大节日或各种庙会以及天旱祈雨等重要活动,仍以请到扬高戏为荣。因此,扬高戏在这两个村曾一度被奉为“神戏”。但这些民间演出团体,非专业剧团和研究机构,起伏不定,随着老一辈艺人的相继谢世,扬高戏开始走下坡路。
我曾看过李超伦主演的《花柳林》,情节犹如《陈世美》的翻版。它讲述的是北宋时辛顺林上京赶考,中状元后招为驸马。不料家乡大旱,爹娘饿死,妻子携一双儿女上京寻亲,辛顺林贪图富贵不予相认,派人去杀害母子。事情败露后,公主大义灭亲,将辛顺林处罪。后辛顺林妻儿被人救走,与舅舅到边关立功还朝受封,为辛顺林求情,最后全家团圆。剧中李超伦扮演辛顺林,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便茹扮演公主。两人唱、做、念、打纯朴大方,唱腔音调高昂,行腔优美,演唱时气激腔昂。故艺人们说,扬高戏是“唱”,眉户戏是“哼”。
扬高戏语言以豫西、晋南、秦东的方言为基础,以文白为主体,融进俗言俚语,唱词讲求词格对仗,偶配有散文体唱段,韵辙既求一韵到底,也灵活多变,戏词朗朗上口,铿锵动听,富有节奏感。与其他戏剧相比,扬高戏的表演、音乐、舞美具有一种古朴气息。它不注重表演技巧,不大段唱白,但重故事表述,且旦角男扮沿袭至今。生、旦、末、丑,同腔同调,唯净的唱法和音色稍有变化。它的唱调有72大调、36小调,但旋律变化少,初听尚新鲜、优美,时间一长会觉单调。不过,其音乐伴奏很有特色,弦乐多碎弓、多抖动,加之高音竹笛,手锣花击,可谓繁弦急管,金声玉振,给人以欢快明朗或凄楚激越的感受,颇受群众喜爱。
1943年出生的李超伦,是扬高戏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初中毕业,原为乡村医生。其父李安详(1903年至1987年)是大营镇峪里村扬高戏剧团负责人,主演须生,深受观众喜爱。李安详艺德高尚,为人忠厚,酷爱戏剧事业。1964年他开始着手整理扬高戏传统剧目30余回,1978年又整理扬高戏曲牌、舞台艺术和一些失散剧目,对扬高戏的传承作出了贡献。在父亲影响下,1963年,李超伦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扬高戏,主攻须生。他在剧团先是打板,做鼓手,由于肯用功,很快就基本掌握了扬高戏的唱腔、唱词。其父因年龄大、耳聋等原因有意培养他,一次,临时叫他上场,从拿到剧本到上场演出,他仅用了5个小时便成功扮演了《花柳林》中的主角。1965年,李超伦接替父亲,担任陕县峪里扬高戏剧团团长。从那之后,他先后演出古装戏《花柳林》《十五贯》《文武魁》以及现代戏《渡口》《红灯记》《白毛女》《艳阳天》《掩护》《五把钥匙》等。最红火时,他主演的《五把钥匙》《十五贯》和《花柳林》先后在陕州区和灵宝连续上演40多场,观众达数万人。
1985年,李超伦主演的扬高戏获奖后,被河南省戏研所录像保存。1988年,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会同三门峡市及原陕县文化馆部分专业人员,深入陕州区西部乡村搜集整理了《扬高戏音乐》上下卷(油印本),对扬高戏的音乐及曲谱进行了记载录音,使其大部分乐谱得以保留。2003年和2004年,李超伦先后参加了原陕县第一届、第二届民间传统优秀剧目汇演,连续两年获表演一等奖。2004年,他参加河南省首届民族民间稀有剧种公演,获得演出金鼎奖。2006年,他被三门峡市文化局、市文联评为民间戏剧大师称号。2009年,他被邀请参加了三门峡黄河旅游节的演出。2011年,他被陕县第一届戏剧大赛评为个人一等奖。近年,他不断参加各种公益演出。为把扬高戏这一稀有剧种传承下去,他收扬高戏爱好者李建林为徒。李建林在古装戏《金瓶梅》中饰演的西门庆、在现代戏《桃花岭》中饰演的春生深受好评。农闲时,李超伦还组织扬高戏爱好者开展理论研究。据悉,他现在持有戏箱18个、戏本41本。这些戏剧故事情节完整,措辞严谨,情节生动。像表现家庭大事的《文武魁》,锄奸反霸的《司马庄》,像鞭笞邪恶的《白玉兔》《狮子楼》,描写儿女情长的《明珠宝》,还有长剧《泰山图》等,剧目繁多。
应该说,这种古老、典型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对研究和发展当代戏曲、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当代戏曲文艺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据说,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歌《好汉歌》的曲调就出自扬高戏的“岗调”。但和其他濒危剧种一样,面对各种现代新娱乐项目的冲击、乡村机制的整体转型、老艺人的不断凋零,扬高戏在展现其生存柔韧性一面的同时,也面临着后继乏人、生存艰难的窘境。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陕州区文化部门实施了许多抢救保护措施,包括积极申报、发展国家级项目和各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对扬高戏老艺人给予政府性补贴,组织现有老艺人排练扬高戏,尽量不使其流失等。2004年11月,区文化馆组织老艺人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民族民间传统戏剧汇演,获得金奖。第22届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期间,大营镇组织艺人在地坑院景区崖上小广场演出扬高戏,颇受游客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