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扬高戏 >

扬高戏的历史演变与现状调查

2019-07-03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蔡馥坤

扬高戏,又名秧歌戏,亦称弦子戏,因其行腔尾音高扬,得名扬高戏,是流传在河南西部、陕西东部及山西芮城、平陆、临汾,以及宁夏、甘肃东部的一个濒危的地方性戏曲剧种。扬高戏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早于蒲剧和眉户产生,眉户唱腔【岗调】【劳子】【流水】【七锤子】【五锤子】以及蒲剧锣鼓经有许多是借鉴扬高戏,研究其曲调唱腔,对解读我国北方戏曲音乐、声腔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扬高戏的历史演变

宋元时期,古陕州是戏曲百家的荟萃之地,还是豫西、晋南、陕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戏曲在当地人们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扬高戏发源于陕州,兴盛于明末清初。《中国戏曲志》(河南卷)记载:清光绪前(扬高戏)是业余性质的演出,之后开始出现许多职业班社。清光绪年间,豫西、晋南最“红火”的就是扬高戏,凡大庙会、大戏楼皆请扬高戏班。黄河两岸扬高戏科班众多,出现了河南灵宝亢彦林班、杜彦样班(苏老六班),陕州猪嘴班、卢氏匡玉明班职业班社。他们北上临汾、洪洞,南到河南朱阳关、陕西龙驹寨,西走宝鸡、咸阳,东达河南渑池等地演出,冲州撞府,颇具影响。

宣统元年,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富豪亢子建喜爱扬高戏。他邀请扬高戏艺人焦思明、卫冠英、席辛巳(青衣)、伙自顺等来教唱扬高戏,招收学徒30人,名字都以“子”排行,培养了禄娃子(小生)、盛进子(青衣)、朝娃子(大丑)、春生子(板胡)、义兴子(花旦)、银对子(丑)、赵锁娃子(武旦)等一批艺人,创办“子”字窝班。其中,义兴子到山西平陆县岳村,禄娃子、朝娃子、春生子等来到山西芮城曹地村,促进了扬高戏在山西的传播与发展。民初,宁夏永宁县郭振山扬高戏班,河南灵宝县南阳村焦作梅、焦思明班,山西绛县李童士秧歌戏班,河南卢氏县范鑫街、范仲云秧高(扬高)戏班,宁夏永宁上果乔凤鸣秧高戏班最为有名。而焦思明(武小生)演出的《金瓶梅》《血溅鸳鸯楼》《十字坡》《武打店》更是天下无双,观众高呼“活武二”,一时天下无敌。

民初至抗日战争之前,扬高戏发展如日中天,一度被奉为“神戏”,每逢重大节日或各种庙会,百姓无不以请到扬高戏为荣。据统计,仅山西芮城就有四大扬高戏班,即张仁杰班、佩民班、李江西班和太安村的李春荣班,其它地方还有解州的赵连成班和灵宝的魏鹏举、李安祥班,灵宝苏老六班;著名艺人有须生张拉娃(擅演关公戏)、小生三娃(人称铁嗓子)、花脸董牛娃(演“单头戏”甚多)等。1922年,山西芮城南庙举办庙会,扬高戏与蒲剧名班对台演出。由于观众情不自禁地涌向扬高戏戏台,不但挤倒了庙园的大墙,而且活生生地气死了蒲剧的名角。抗日战争爆发,社会急剧动荡。扬高戏演出地域和演出人员出现萎缩,商业演出开始出现衰败的迹象。然而,扬高戏在峪里村庙会的演出却从未间断过,节庆期间自娱性的演出依然少不了扬高戏,就这样,扬高戏断断续续地坚持了下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环境日趋稳定,1951年,灵宝南阳村魏鹏举和峪里村艺人李安祥把南阳村、峪里村、北沟村的业余爱好者50余人集合在一起,组织了一个扬高戏职业戏班。1958年,南阳村扬高戏班开始加入女角。1959年10月,南阳村扬高戏班演出《小姑走娘家》,获河南省戏曲会演二等奖。1961年,集资购置戏箱,并培养了女演员十多人充实扬高戏业余剧团。由于峪里村庙会频繁,除了自娱性质的演出外,他们还编排了30余出现代剧目,多次参加省、地、县戏曲会演。因商业演出不复存在,庙会销声匿迹,山西省芮城县太安村张长兴扬高戏剧团于1962年解散。“文革”期间,南阳村扬高戏演出由传统戏转为革命现代戏。

改革开放以来,扬高戏演出市场出现了短暂的辉煌。李守性组织峪里村和南阳村的艺人们再次组建职业剧团,不但到邻村演出,还到山西平陆、芮城等地包场卖票演出。不久,大营公社重建蒲剧专业剧团,扬高戏剧团的主要演员被挖走,导致剧团的整体演出水平下降,而刚成长起来的一批女演员面临出嫁或生育的选择,无法再外出进行商业演出。自此,扬高戏的职业演出开始沉寂。

1983年,《中国戏曲志》普查为扬高戏注入了一线生机。1984年,河南省和三门峡市戏曲研究人员进驻峪里村进行戏曲调查,为扬高戏的唱腔进行了录音、记谱和整理。1987年,河南省戏曲研究室对扬高戏的传统剧目进行了录像和影印收藏。1988年,《中国民族音乐集成》河南省编辑办公室会同三门峡市及陕县文化馆专业人员,深入陕州区西部乡村搜集整理了《扬高戏音乐》上下卷(油印本)。这些搜集工作极大地鼓舞了扬高戏艺人,他们也借机扩充了剧团的演出人员。时至今日,这一批演员已经成为剧团的主要演出力量。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经济大潮冲击和乡村机制整体转型的影响,艺人星散,班社解体,扬高戏已不可避免地走上下坡路。

二、扬高戏传承个案调查

魏鹏举(1916-1997),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人。魏鹏举自幼在亢子建的“子”字窝班学唱扬高戏。1934年,年方18的魏鹏举就创建了陕、灵、闵扬高戏职业班社,常年在陕县、灵宝一带演出。魏鹏举的戏路宽,能演小旦、武生、小生、花脸、须生等多个角色,尤其以武生戏见长。抗战爆发,戏班退回各村,经常应邀参加庙会或各村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魏鹏举与李安祥再次领戏班外出演出。1958年,魏鹏举开始整理扬高戏戏文。20世纪80年代,年近70岁的魏鹏举创办“南阳村秧歌戏校”。他根据记忆,搜集整理了扬高戏近百个传统剧目,为继承、发扬扬高戏这一稀有剧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原玉荣,11岁开始学习扬高戏。1959年,原玉荣创作的《小姑走娘家》获河南省戏曲会演二等奖。在经历长时间演出后,原玉荣发现扬高戏的曲调存在陈旧、古板的现象。1964年,原玉荣和魏鹏举一起步行几百公里,自费到山西芮城,走访了曾在亢子建的“子”字窝班学习过扬高戏的张春生(板胡)、胜进学、义兴子等八位老艺人,将扬高戏的音乐进行了改革创新,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扬高戏音乐。1995年,原玉荣退休后回到南阳村,再次组织业余戏班参加演出。原玉荣戏班除了唱扬高戏之外,还唱眉户,不知不觉中扬高戏的风格逐渐发生了转变。原玉荣的扬高戏改革在当地褒贬不一,但却为扬高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超伦(1943—),河南省省级非遗项目扬高戏的代表性传承人。1963年,李超伦开始随父亲李安详学习扬高戏。他先学打板,做鼓手,由于肯用功,很快就基本掌握了扬高戏的唱腔、唱词。1965年,李超伦接替父亲成为陕县峪里扬高戏剧团团长。1985年,李超伦主演的扬高戏获奖,被河南省戏曲研究所录像保存。2003年和2004年,李超伦参加陕县第一届、第二届民间传统优秀剧目汇演,连续两年获表演一等奖。2004年,李超伦参加河南省首届民族民间稀有剧种公演,获演出金鼎奖。2006年,李超伦被三门峡市文化局、市文联评为民间戏剧大师称号。2008年,李超伦被认定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高戏代表性传承人。为把扬高戏这一稀有剧种传承下去,李超伦不断参加各种公益演出,并组织扬高戏爱好者开展理论研究,对扬高戏的现代传承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扬高戏传承与保护的窘境

新世纪以来,随着老艺人的不断凋零和演出行当的缺失,扬高戏面临后继乏人的窘境。时至今日,扬高戏仅存于陕县大营镇峪里村和灵宝市大王乡南阳村。

自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以来,各地文化部门实施了许多抢救保护措施,对扬高戏老艺人给予政府性补贴,积极组织现有老艺人排练扬高戏。2004年11月,陕州区文化馆组织老艺人参加了河南省首届民族民间传统戏剧汇演,获得金奖;2007年,三门峡市申报的扬高戏获得第一批河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3年,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文化馆申报的扬高戏获得山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5年,张长兴被山西省文化厅认定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河南的“扬高戏”曾多次酝酿欲成立职业剧团,但受多种因素制约,至今也仍限于小范围的业余演出。由于剧团演出人员出现老龄化趋势,剧团连个跑龙套的都没有了。大部分艺人只是根据手抄本和老艺人的口传身授进行学习,不可避免地导致剧本和唱腔曲牌的逐渐流失和演艺水平的逐渐下降。尽管峪里村的艺人认为自己还能完整演出多部传统剧目,但除了一些时装戏还能胜任外,其传统剧目已无法真正地完成。

扬高戏声腔高昂,尾音扬起,对其他剧种的男声假嗓唱法可以起到积极的借鉴作用。作为剧目移植母体,扬高戏的近百部剧目,对其他剧种的剧目,特别是连台本戏的发展有着很大研究价值。应该说,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表演形式,对研究和发展当代戏曲、挖掘民族文化、丰富当代戏曲文艺等,都具有一定的价值和作用。在目前民族音乐整体困窘的状况下,扬高戏的传承还需政府层面的大力支持,包括在经济上的扶持和政策上的倾斜。 (作者供职于山西省晋中学院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