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永济道情 >

河东道情:弘道传情唱声声

2015-11-05 发表|来源:运城新闻网|作者:张建群 景斌
永济市栲栳镇青台庄村村民表演的道情小戏。 

传唱于晋、陕、豫等全国各地的道情小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自汉唐萌芽,及至清中兴盛,到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展至巅峰。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晋南地区,道情红极一时,曾被作为我省地方小戏剧种备案存档;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道情重新被关注和喜爱。

流布于晋南的道情,如今被称为河东道情,它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永济一带,在长期流传发展过程中,因语言和伴奏、乐器上的不同,逐渐形成东西两个道情流派。东路道情,以永济县城东部卿头镇曾家营村及盐湖区长江府村(音)为代表;西路道情,以永济县城西边的韩阳镇双店村(包括王店、辛店、盘底、常胜、韩家庄)为代表,又称韩阳道情。

9月18日,在永济市韩阳镇双店村,记者见到了已年过花甲的张两省老人,他作为永济西路道情的传唱者,带我们走进了悠扬、婉转的道情小戏。

源起道教

生于1951年的张两省是唱着道情长大的,虽然只有初中文化程度,但他自幼便拜于道情老艺人张子义(1910~1988)的门下,苦学至今、吟唱不息。

他说,道情起于古河东,曾流传于晋南一带黄河两岸和全国不少地方。其源于道教,原为道士传播道义又唱又吟的一种劝化形式,后来用一般民间故事作题材,用渔鼓简板来伴奏传唱,故又称“道曲”、“悟声”或“渔鼓道情”。

道教创立于东汉,盛行于隋唐,据《永济县志》载,唐时吕洞宾(永济永乐人,现属芮城)曾修道于中条山,常奏渔鼓、弹简板游唱各地。三洞神仙张果老(原永济张仙村人,现属临猗)也曾隐居中条山传唱。1987年永济县博物馆在蒲州发现道教始祖李耳一尊石雕,被省文管会选为赴日参展作品。在芮城县永乐宫唐代壁画中有道教乐班图和八仙图,图中有手持渔鼓者画图,和现在道情艺人所持乐器基本相同。

据此推断,道情很可能在唐代就开始萌芽,后经历代艺人的加工创造,特别是宋元时期诸宫调的影响,对道情的成熟和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把原来的“道曲”或“悟声”发展成为能够表述有故事情节的说唱艺术,逐渐演变为一种民间艺术。

道情最为特殊的当数乐器。除了三弦、笛子等常见乐器外,道情还有分分(碰铃的一种)、渔鼓简板等“独门乐器”,据传这些均源于道教八仙的法器。

另据民间传说,道情在汉唐时期即具雏形。汉张良曾借道情歌唱,云游各处以访志士。唐德宗时,吏部侍郎韩愈因直言犯上被贬边庭,行至边关,天降大雪,马不前行。此时正在终南山修行的他的侄儿韩湘子赶来,以道情说唱词句痛诉唐室昏庸,劝叔父入山归隐。从此道情流布于长安一带,畅行于黄河两岸。但因方言不同,曲调、唱腔也就各有所异,形成了各具千秋的地方特色。晋南河东道情就是其中一支别具风格的民间艺术。

清中兴盛

清代中叶,河东道情日趋兴盛,出现了道情班组,使曲目内容和演唱技巧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不仅说唱传统曲目,还有说唱时人时事的。据张两省老人介绍,相传,早在清乾隆年间,由于黄河泛滥,百姓无法生活,更交不起皇粮。无奈之下,永济县韩阳镇三家店村的张绪宽、张敬贤、李福山等道情老艺人,把灾情编成道情小曲,沿途演唱,赴京反映民情。到京城后连唱数日,皇帝得知,除免征皇粮外,还下令帮助百姓抗洪救灾,拯救了黄河沿岸受灾的黎民百姓。

清光绪三年(1877年),今盐湖区长江府村的李天才,将道情传播于河南省西部、陕西省和甘肃省的部分地区,为道情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时期,河东道情受到了严重摧残。在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以张子义为首的韩阳道情西渡黄河,在陕西关中、甘肃东部地区仍然坚持活动,并编唱了《打东洋》等曲目,宣传抗日必胜,鼓舞群众斗志。而以李漠(乳名改娃)(1890~1977)为首的曾家营道情班则在晋南一带经常为群众演唱道情,除演唱传统曲目外,还编排道情小段揭露日寇侵华罪行。

献演京都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珍视道情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河东道情迎来了发展史上的巅峰。1952年,永济县韩阳镇道情班张子义(三家店村人,司“三才板”)、王永怀(王店村人,司“渔鼓”)、王庭文(王店村人,弹“四弦”)、尚占云(辛店村人,吹“笛子”)四人参加了山西省第一次民间艺术观摩演出,上演的曲目是《上民校》《熬娘家》、曲牌联奏《十样锦》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泛好评。

1953年,全国民间文艺会演,以张子义为首的河东道情班组应邀出演,演出的剧目是《尧访舜》、《熬娘家》,曲牌联奏《十样锦》。他们凭借着精湛的技艺、圆润的唱腔、独特的乐器联奏,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全体与会同志的赞赏。张子义还受到了周总理的接见。会后,道情班组获赠了呢子大衣和特制银碗。时任文艺部部长的周扬还与他们亲切交谈,并赠予笔记本,亲笔题写“发扬民间艺术 争取更大光荣”。

张子义载誉归来后,积极组织青年人学道情,教授了一大批徒弟,张两省就是其中之一。

经过献演京都,道情不再“偏安”于永济一带。1960年道情再次赴京参加“全国职工业余文艺会演”,表演了《勤俭节约幸福长》,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全体与会人员,并合影留念。1963年,道情韩阳班组又编排了道情剧《看展览》,内容忆苦思甜,参加了晋南地区业余文艺表演,荣获优秀节目奖。

跻身省剧

据熟悉河东道情并参与过道情排演的老作家王西兰介绍,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永济文化馆做了大量的挖掘整理工作,根据东西两路道情各自长处,兼收并蓄,合二为一,排练了道情传统小戏《小姑贤》等10个小戏,四出大戏,参加了运城地区文艺调演,荣获先进单位、优秀剧目、优秀导演、优秀音乐、优秀演员(全剧四位演员均获奖)等多项奖励,使得永济道情影响日大。

因为特色鲜明、流布广泛,又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永济文化馆便正式组建成立了“永济道情剧团”,招收、培养了30名年轻人学习、演唱道情,并多次参加山西省组织的戏曲会演。从此,道情由坐唱正式登上戏剧舞台,并被省文化馆备案存档,为山西增添了一个新的地方戏剧品种。

河东道情共有百十出曲目和小段,除神仙故事《八洞神仙》《卖道袍》《王母上寿》《湘子算卦》等,大多是以贤孝和家庭生活故事、历史人物故事为主,如《尧访舜》《张良辞相》《忠义堂》《秦琼打擂》《小姑贤》等,都是教育人们通情理、明是非、知荣耻,改恶从善,寓教于乐。

采访中,张两省老人即兴演唱了道情代表作《小姑贤》中的片段。字正腔圆、声音浑厚,起伏有度、错落有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道情的唱腔被艺人称做‘环口句’。演唱特点是‘一环三波’,即‘帮腔’‘众和’的形式,每次起波后一般都演奏一首器乐曲牌。艺人们在演唱时有一种特殊的发音方法,真假嗓子相结合,多用假嗓子唱,发出的声音尖亮清脆、宛转悠扬。”张两省说。

申报非遗

道情演出时,常以五至八人为一班(俗称八仙班),多用于祭祀、祝贺、喜庆等。其特点是统一服装,坐唱、说唱兼备,先说后唱,以唱为主;演唱用地方方言,颇具地方风韵。词本以长篇和中篇为主,灵活多变,与时俱进,多以时事充实。唱腔属曲牌体,唱腔的基本形态和旋律走向是激进与跳跃并存。音乐属燕乐七声音阶徵调式。演奏时以渔鼓、简板、四胡、分分、三才板为主,艺人们吹、拉、弹、唱样样兼通。

道情每一种乐器都有自己的口诀歌。如:渔鼓本是一根竹,出在深山长在峪;觅山樵夫砍将下,鲁班一断三尺六。一尺二寸安天下,二尺四寸度春秋;两头好比日和月,八洞神仙在里头。口诀歌是,简板天地宇宙宽,顶端弯弯缀金环;鲁班亲手把它造,道家巧打九连环;一打凤凰单展翅,二打乾坤照人见,三打三清下凡界,四打四季保平安,五打五行生万物,六打六道轮回还,七打北斗七星照,八打八洞活神仙,九打九近人间顾,十打有道升九天。

还有三才板,道教喻为天、地、人,是道情说唱掌握节奏的主乐器,也是快慢轻重的演奏乐器,也有口诀歌。上打下勾音双连,轻重缓急领丝弦,左打右打步相连,上打下叼随时变,暖打猴摘桃,急打三点头,繁简结合惹人恋。

作为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道情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时俱进,一直活跃在群众当中,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德孝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如今,由于人们的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审美需求不断提高,尤其是年青一代对道情的演唱不感兴趣,参与演唱的人愈来愈少,所以发展、传承较难。”张两省说。

为了保护这一民间艺术,2006年,盐湖区、永济市共同申报河东道情为“山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盐湖区文化部门已采取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予以抢救。静态保护,就是摸清道情的发展和历史沿革,摸清民间班社、民间艺人、剧目、曲牌等基本状况;对所获取的资料进行归档管理;对现有的剧目、曲谱、道具、乐器、民间班社进行抢救性保护和传承。动态保护就是建立长江府村、南贾村、解放路社区、席张村河东说唱道情文化生态保护村和“特色文化乡镇”,并对现有的班社和道情艺人实行重点保护与扶持;举办培训班,成立演唱团,培养新的说唱艺人和演出团队,恢复传统剧目和演出技艺,扩大对外宣传力度,打造河东说唱道情文化品牌,加速其文化产业化发展的进程。

“在2010年,永济蒲州寨子村农民协会搞活动时,有外国友人参与考察,协会请道情班组多次去演出,受到热烈欢迎。”张两省说。

“虽然河东道情有着地方局限性,无法与大剧种相媲美,但它也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与特色。道情班组灵活分散,参与人员积极性高,拥有广泛的乡村群众基础;道情剧目内容丰富,唱词通俗易懂,声腔属板体和曲牌体并用,另外还吸收有民间小调,朗朗上口,耐人寻味;它有自己的市场,有自己的魅力和生命力。”王西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