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地方戏曲 > 泽州秧歌 >

泽州秧歌暖冬日

2021-01-15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晋向东
张全军/图

喜庆的锣鼓,驱走冬日的严寒;饱满的热情,跳出泽州人红火的日子。欢腾的泽州秧歌,演得来劲,看得热闹。

泽州秧歌是一种流行于晋城市全境的传统戏曲剧种,因晋城市古称泽州府而得名,又因发源于高平东部,也称高平秧歌,陵川人称府腔秧歌,此外还有干板秧歌等称呼。即光用武场音乐,不用丝弦伴奏,全剧一唱到底,没有道白,唱腔优美易学,唱词明白如话,朗朗上口,高、中、低音均能演唱,乐器以鼓、小鼓、锣、小钹、镲、梆、木梆等为主。泽州秧歌形成于清乾隆年间,嘉庆年间搬上舞台,到咸丰年间达到极盛。著名作家赵树理十分喜爱秧歌剧,20世纪60年代曾编写秧歌剧本《开渠》。2011年5月23日,山西省泽州县申报的秧歌戏(泽州秧歌)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晋城说起泽州秧歌,人们多数会说到南村寨西。寨西的村民几乎人人都能来上一段泽州秧歌,顺口溜“遍地秧歌遍地戏,人人都会唱几句,黑夜唱上台,白天唱到地”在当地民间久已流传。泽州秧歌在鼎盛期几乎遍及古泽州府的村村庄庄,当地人对它的热爱可以说是到了入迷的程度。三里五庄,庙会社火,没有几台秧歌戏压轴就不过瘾。民间素有“热圪瘩秧歌冷台子戏”的说法。带有浓厚乡土气息的泽州秧歌之所以深受民众喜爱,是因为它大多数的表演剧目内容都非常贴近百姓生活,反映了民众的思想感情,是他们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以南村寨西为主的秧歌老艺人们重拾旧艺,召集各地艺人成立了“寨西秧歌剧团”,演出传统剧目《打酸枣》《小姑贤》《打油堂断》《三娘教子》《喜日》《新羊工》等剧目,走红大阳、东沟、鲁村等地,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百姓们的精神生活,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5年4月,“泽州秧歌非遗传承基地”在南村文化站正式挂牌成立,泽州秧歌有了传承的阵地。南村文化站采取项目挂钩的模式,将传承费与出勤挂钩,将传承创新剧目与奖励挂钩,将老艺人与带新艺人挂钩等,这些办法极好地调动了非遗传承人的积极性。

为了更好地传承泽州秧歌,南村文化站还打破原来只收南村籍人的传统,不限地域,不限身份,广招学员参加泽州秧歌培训。报名通告发出3天后,报名人数就达70余人,泽州秧歌培训于2015年6月25日正式开班授课。经过两个月的培训,通过反复淘汰和多次整合优化,留下20多人作为骨干进行传授和培训。同时,为了解决人员老化问题,采取以老带新的办法,在挖掘年轻演员上下功夫,积极引入新人,再经过近半年的反复筛选,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拾明秧歌队”。

为了解决农闲与农忙、工闲与工忙的关系,按规定每周开班不少于4次,培训时间不少于8小时(4个课时)。在培训时间冲突时,实行错时管理,白时忙晚上练、晴时忙雨天练,文化站保证场地开放到位,服务到位,为培训任务的完成提供了有效保障。

为保证泽州秧歌非遗培训见成效、出成绩,南村文化站积极与上级文化主管部门沟通,努力争取在人力物力上获得帮助和支持。在得到各项补助资金和经费后,一是配套了必要的演出乐器;二是配套了先进的音响设备;三是配套了演出服装;四是彩画了演出布景;五是解决了日常开支。泽州秧歌培训条件得以改善,能够逐渐走村入户进行演出,为泽州秧歌进村、进社区、进校园、进景区,打好了基础,很好地扩展了泽州秧歌非遗传承的辐射范围。

泽州秧歌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式活泼,简单易学,唱腔优美动听,唱词明白如话。它与民间习俗密切相连,不事雕饰的表演,原汁原味的乡土气息,使其越来越受到当地与周边地区民众的喜爱。

近年来,泽州秧歌除却参加春节和元宵节的表演,更多次在晋城市区进行非遗展演。同时,作为特色文化进入到大阳、珏山、聚寿山等景区进行演出,为全国各地游客献上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大餐,在积累宝贵演出经验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演出团队的知名度,为发扬光大泽州秧歌传统剧种赢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

2019年始,作为国家级非遗项目的泽州秧歌,积极开展进校园表演活动,让孩子们从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播撒非遗传承的种子,以待泽州秧歌非遗项目更好地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