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木偶戏 >

木偶戏传承需要坚守和捍卫,更需要改变和创新

2019-04-23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吉安冰
上海戏剧学院表演(木偶)专业授课现场
赵永庄在操作木偶
秦峰在操作木偶
中国木偶艺术剧院打造的木偶戏《少年孔子》

在优秀的木偶戏演员手中,木偶能被赋予生命。

木偶戏流传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其题材丰富、内容广泛,《西游记》《八仙过海》等耳熟能详的故事都被改编为木偶戏的热门剧目。中国木偶戏人才的培养,历来都以家族或师徒传承为主。但随着当代文化娱乐方式的丰富,木偶戏市场萎缩,一度面临专业人才流失、后继无人的问题。

不可否认,木偶戏专业曾备受冷遇:对于学子而言,成材率低,学习过程艰苦,可能终生达不到影视演员的人气和收入水平,甚至无法在舞台上露脸;对于观众而言,木偶戏的内容题材大多取自童话寓言故事,主要供儿童观看,特别是当今多媒体技术高度发达、儿童娱乐方式日趋多元化,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这门艺术的发展。

然而令人欣喜的是,近年来,木偶戏这门古老艺术迎来了一系列利好政策,无论是2003年启动的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还是2006年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都没有忽略木偶戏这门传统艺术。与此同时,各地政府对木偶戏投入日渐加大,并成立了管理、挖掘、保存方面的专业机构。一些艺术院校陆续开设了木偶戏相关专业,系统培养人才,使木偶戏传承有了坚强的后盾和良好的土壤。“传”是手段,“承”才是目的,这门古老艺术如何在新时代绽放光彩,最终要看艺术本身和当今时代的契合程度,即是否能实现与时俱进。

事实上,木偶戏并不是“陈旧”“固化”的代名词,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木偶戏始终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调整自己的样貌,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木偶戏从最早的巫教祭祀基础上发展起来,经历了与宗教音乐和秦腔、秧歌等地方戏曲的多次结合,木偶的形制也根据绘画、文学、雕塑、建筑等在不同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伴随电影技术的发展,木偶戏推出了一系列内容、质量上乘的影视作品,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拍摄的木偶系列美术片《阿凡提的故事》,既展现了少数民族风情,又突出了木偶戏的特点,成为一代人心中的经典回忆。

笔者认为,当下对于木偶戏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年代”,在政策红利的支持下,传统的木偶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大支撑,使之得以保存、继承和不断精进,而不断涌现的新技术和丰富的艺术门类,让木偶戏有了更广阔的舞台。

木偶戏的创新性探索永不止步。2007年,英国国家剧院创排的木偶与戏剧结合的大型舞台剧《战马》获得成功,中国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也于2015年打造了舞台剧《战马》(中文版),不仅让中国观众再次领略了木偶的魅力,也向全世界展现了木偶在戏剧领域无可替代的地位;今年初,根据作家沈石溪同名作品改编的人偶舞台剧《最后一头战象》,再一次让人们看到了木偶戏的可塑性和舞台表现力;在电影领域,定格动画屡屡出现在奥斯卡最佳动画片奖获奖名单中,这种拍摄方式让人感受到独特的材质感和满满的人情味,其灵感和基础正是来源于木偶戏。

因此,笔者认为,木偶戏的传承需要坚守和捍卫,更需要改变和创新。当人们看到木偶戏蓬勃的发展态势、无限的市场与商机,以及多样的变化和玩法时,这个行业自然就热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