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木偶戏 >

皮影戏传承人白长茂:默默奉献 乐观向上

2019-10-10 发表|来源:晋中日报|作者:佚名
图为白长茂慰问孤寡老人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质朴的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作为民间传统小戏曾在平遥红极一时,但由于时代变迁,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逐渐退出了平遥人的生活,直到2015年3月的一天,一家皮影戏馆的挂牌开张,使得消失了50多年的皮影戏重现平遥。

这家皮影戏的创始人叫白长茂,是一名身高仅有1.28米的袖珍人,自幼因身体缺陷,小伙伴们都不跟他玩,妈妈就将皮影戏作为故事讲给他听。时间久了,虽从未亲眼看过皮影戏,但已逐渐喜欢上了皮影戏。一次偶然的机会,白长茂在电视上看到一群来自北京的袖珍人搞了一个皮影戏剧团,这些袖珍人对皮影的执着精神打动了他,他第一次真正意识到,原来像他这样的袖珍人也可以演皮影戏。从那天起,他决心组建一个自己的皮影戏剧团,让皮影戏重现平遥。

当您从平遥古城北门城墙上走过的时候,也许会听到咚咚锵的戏曲的声音,没错,那就是他们正在演出。白长茂的事迹在平遥古城可谓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共四年多时间里,在社会公益人士的热心帮助下,白长茂筹集资金20多万元组建起平遥袖珍人皮影剧团。不仅恢复了平遥古城失传50年的传统皮影戏,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且利用世界文化遗产平遥古城旅游大平台和老祖宗留传下的艺术瑰宝,为来自全国近百名袖珍残疾人解决了就业扶贫,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残疾人助残的“山西省助残先进个人”模范称号;还积极参与双拥工作,多次带领着袖珍皮影演员向解放军指战员和武警官兵开展 “传统皮影戏进军营”慰问演出;又为两岸交流“牵线搭桥”,在河南省郑州市组织开展了多场两岸自闭症教学交流讲座,并在平遥古城皮影戏馆向远道而来的千名台湾同胞开展了百场皮影戏慰问演出等活动。

说起传承皮影戏,白长茂不得不提起一个人——白玉兰。白玉兰是白长茂的姑姑,受姑姑白玉兰革命传统教育的影响,白长茂从小就树立起将来为祖国、为社会做贡献的坚定信念。上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正处在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发动全面侵略的时期,全国人民纷纷掀起了抗日救国的热潮。1940年11月,日寇九路围攻扫荡沁源县城,造成无数人民无家可归,无房可住,无粮可吃,无棉衣可穿。面对日寇的长期围困,家居沁源县郭道镇的共产党员白玉兰用省吃俭用积攒下的钱组织起妇女联合会,带领着近百名妇女夜以继日地为前线抗日军民织布缝衣,并多次冒着生命危险前往战斗前线送衣、送粮、送情报,为抗日斗争的胜利做出了无数的贡献,被组织授予“抗日纺织劳动模范”称号。白玉兰不仅干革命工作,对中国传统文化也情有独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白玉兰总是尽力去传承、弘扬,至今当地还流传着《纺织模范白玉兰》的三弦书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