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晋剧 > 资讯 >

新编晋剧《日昇昌票号》在邯郸大剧院上演

2017-06-11 发表|来源:山西省晋剧院|作者:陈世清、赵明柱

2017年6月10日晚,山西省晋剧院创作的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晋剧《日昇昌票号》在邯郸大剧院上演,这是该剧参加“国之瑰宝 保利情”——中华优秀地方剧目展演的第三站演出。

该剧由山西省剧作家王辉、马肇录、梁培卿共同编剧,以山西平遥日升昌票号的创立史实为素材,讲述了清道光年间平遥西裕成颜料铺大掌柜雷履泰在镖银被劫事件后,痛定思痛,决心转型重生,放弃颜料生意,首创金融票号先河的故事。全剧通过“票号建制”“诚信经营”“筹措军需”“以和报怨”等故事,以山西票号发展史中的切面图,展现了山西商人辉煌创业史,歌颂了晋商开拓创新、诚信为本,以义制利、勇于担当、精诚团结的精神品质。

在很多以晋商为题材的艺术作品中,都提到过票号,但是都是浅尝遏止,究竟票号是怎么来的,它的创建人雷履泰是个怎样的人,他又是什么的机缘想到了创建票号这件事呢?山西的票号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银行”,日升昌又是中国第一家专营存款、放款、汇兑业务的民间钱庄,“通常,我们在其他艺术作品中看到的票号只是一个载体,或者说是一个点缀,没有专门介绍票号的文艺作品。我们常常说清朝山西商人如何如何‘汇通天下’,那指的就是票号实现了通存通兑。在全国各地分布的晋商会馆中,有两件东西必不可少,一个是戏台,山西人爱听戏,另一个就是关公像了。

在《日升昌票号》中,就表现了晋商的这种文化传统,拜关公、打算盘。晋商在每天经营前会从事两件事情,组织学徒们练习算盘,舞台上的演员们整齐划一地打着算盘,也为最后的得数争的不可开交,让这场戏越发的好看;开门前,在掌柜的带领下拜关老爷,让本剧带上了浓郁的历史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