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评剧 >

中国评剧院《母亲》9月1/2日山西大剧院上演

2015-08-29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陈丽萍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活动国评剧院大型原创评剧《母亲》

演出城市:山西

演出地点: 山西大剧院

演出时间: 2015-09-01/02 19:30 

演出票价:30元,  60元,  90元,  120元,  

演出院团:中国评剧院

评剧《母亲》剧情简介:

唢呐笃笃,憨憨山里汉喜牵毛驴,娶回来一个模样水灵却生着一双大脚的俊媳妇儿。热烘烘石板炕上生儿养儿,比肩儿一个赛一个,一群虎羔子儿。来了万恶的日本鬼儿!好端端的千古密云,一下子变成了“满州国”! 大脚母亲连同四个儿和乡亲们一起,被鬼子兵赶进了一个叫“人圈”的地方。“人圈”里暗无天日,百姓生不如死。年幼女孩被鬼子蹂躏后又惨遭枪杀……投八路!母亲义无返顾,送子参军,四个儿一同加入了以“小白龙”白乙化为团长的晋察冀八路军十团。云蒙山长城脚,与凶残鬼子鏖战肉搏,一门虎子血洒疆场,一个儿,两个儿,三个儿,四个儿……丈夫憨憨老汉,牺牲在为子弟兵送粮的路上。没来得及起大名的襁褓中的小仔儿,怕出声被活活闷死在山洞里,掩护了同时隐蔽的众多乡亲和八路军的伤员。八年抗战终于走到尽头!一连送走六个亲人的山中母亲,再也忍不住热泪飞迸,一声声呼唤亲人归来,呼唤永久的安宁、太平……

编剧简介:

锦云,本名刘锦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院长,曾任中国剧协副主席,现为中国剧协顾问。著有话剧《狗儿爷涅槃》、《阮玲玉》、《风月无边》、《神荼郁垒》及评剧《杀妃剑》、秦腔《狗儿爷涅槃》等。

编剧的话:

“民国二十六年,华北起狼烟,小小的日本儿来到咱这边,搅闹我中原……”听着这样的歌声,开始了我童年的记忆。

睁眼看,头顶上有一个带着血红圈圈的东西在飘——大人告知,这是那个国家的旗。

我看见老鬼子拿木棍痛打一个瘦弱的叔伯男人。我听说村里同年伙伴的爸爸被老鬼子砍了头。对门女孩的爸爸是大学生,投八路,打鬼子战死。

在我出生的第二年,我的爸爸当了八路。

听姥姥总这样磨叨:要是能够哪天不打仗、不“跑反”喽,一天吃一顿饭都乐意……

怀着这样的童年记忆的强烈撞击,以万民景仰的密云抗日母亲邓玉芬妈妈撼人心魂的事迹为蓝本,写了评剧《母亲》。

导演简介:

张曼君  新世纪杰出导演,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务院终身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代表作有:

采茶歌舞剧《山歌情》、《八子参军》;湖北花鼓戏《十二月等郎》;京剧《马前泼水》、《水上灯》、《钦差林则徐》;昆曲《一片桃花红》;越剧《梅龙镇》;评剧《凤阳情》;河北梆子《晚雪》、《孟姜女》;歌剧《杨贵妃》、《八月桂花遍地开》;川剧《欲海狂潮》;湘剧《李贞回乡》、《月亮粑粑》;晋剧《大红灯笼高高挂》;蒲剧《山村母亲》;黄梅戏《妹娃要过河》、《小乔初嫁》;锡剧《二泉映月.随心曲》;秦腔《花儿声声》、《狗儿爷涅槃》等。

曾多次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大奖,文华导演奖,国家精品剧目奖,中国戏剧节优秀导演奖等。

《母亲》导演的话:

这是一个关注多年的题材。因为它不仅是应当铭记的历史,更使我们不能弃舍的是,它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母亲的命运,触摸到的是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母亲的记忆。哀哀的泪水,热热的渴望,殷殷的血流。

在世界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上,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京郊密云的邓玉芬妈妈就在那场战争中,失去了六个亲人……。

以母亲的视角,母亲的记忆,回望历史,审视战争,体恤生灵的命运,直面生与死的感怀,抒发家国的痛饬及悲壮,是我们对命运、对历史的庄重缅怀和呼唤——人团圆,享太平。

主演简介

 王  平(饰演母亲)

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工评剧闺门旦、青衣。曾得到花月仙、李忆兰、谷文月、筱紫玉及京剧表演艺术家孙毓敏等老师的悉心传授,深得北京、天津、河北等地不同评剧流派精髓。2013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刘萍先生为师。

主演剧目有评剧《花为媒》《金玉奴》《林觉民》《评剧皇后》《城邦恩仇》等,在评剧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中成功扮演和创造许多不同时代、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

先后多次荣获全国、北京市级表演奖,2009年凭借评剧小戏《红豆》获第三届“中国戏剧奖小戏小品奖”优秀表演奖,出演《马本仓当官记》先后获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展演一等奖、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0年主演评剧《马寡妇开店》(饰马寡妇)获第七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剧目奖,2012年主演评剧《林觉民》(饰陈意映)获第八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2014年在大型评剧《城邦恩仇》中成功饰演艾珞珂获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表演奖。

张超群(饰演老汉)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毕业于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先后跟随周连生、李惟铨、李金铭、齐建波、焦佩华、尹培玺、王代成、沈双纯等老师学习。

主演了《狸猫换太子》《刘伶醉酒》《红色联络站》《朱痕记》《三节烈》《小宴》等剧。2009年5月参加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荣获“行业之星”金奖,同年9月参加全国《红梅杯》荟萃荣获北京市红梅金奖。2014年荣获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

于海泉(饰永全)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评剧花脸兼老生。先后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表导系,受教于评剧教师李惟铨以及京剧教师杨振刚。于海泉基本功扎实,文武兼备,表演朴实大方。2013年拜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李惟铨先生为师。

主演评剧剧目有《包公梦蝶》《钟馗》《屠夫状元》《张羽煮海》《祥子与虎妞》《评剧皇后》《樊梨花斩子》等。先后荣获第十七届上海白玉兰最佳新人奖、第四届红梅荟萃金奖、北京电视台“国粹生香”全国评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中央电视台“盛世花为媒”全国青年演员电视大赛金奖。

张国强(饰永水)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生。先后毕业于黑龙江省艺术学院、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中国戏曲学院。

主演了评剧《花为媒》《秦香莲》《周仁献嫂》《白蛇传》《吕布与貂蝉》《三凤求凰》《回杯记》《白毛女》等剧。曾荣获宝坻杯环渤海评剧电视大赛专业组优秀表演奖。

毛宗名(饰永合)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小花脸,曾在《刘巧儿》中饰演刘彦贵、《杨三姐告状》饰演牛成、《意中缘》饰演黄天监、《朱痕记》饰演宋成、《回杯记》饰演赵昂、《黑梦蝶》中饰演中牟县。

赵岩(饰永安)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文武小生。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

先后主演了《五女拜寿》《回杯记》《西厢记》《红颜钦差》《群英会》等剧,及戏曲电影《打金枝》《桃花庵》等。曾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最佳新人奖”,中央电视台《一站成功》电视大奖赛“十佳优胜奖”,河南省第四届青年戏剧演员大赛表演一等奖,第三届“红梅杯”戏曲大赛金奖等。

盖学泉(饰小仔)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攻小生,兼演武生、老生。先后毕业于沈阳花淑兰艺校、北京戏曲艺术职业学院。受教于评剧名家马惠民、齐建波、李金铭等老师。主演《刘伶醉酒》《夜奔》《陆文龙》《秦香莲》《什刹海》《雷锋》等剧。曾荣获环渤海评剧电视大赛“最佳表演奖”,中央电视台青春戏苑评剧青年演员擂台赛“金奖”,第九届中国评剧艺术节“优秀青年演员表演奖”等奖项。

王婧(饰喜鹊)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主工花旦。先后毕业于北京市戏曲学校、中国戏曲学院。曾跟随新派表演艺术家刘淑琴老师学习并主演了大量新派代表剧目。

主演了评剧《刘巧儿》《花为媒》《乾坤带》《杨三姐告状》《金沙江畔》《牛郎织女传奇》《狸猫换太子》《白毛女》等。2006年在《呼兰河》《杀宫》中的出色表现获得上海第十六届白玉兰新人奖;2008年,获全国戏曲大赛红梅金奖;2013年,获首届评剧电视邀请赛银奖。

毕虎(饰小郭)

中国评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工丑行兼老生。先后毕业于天津戏校和中国戏曲学院。在评剧《金沙江畔》、《黑梦蝶》、《狸猫换太子》、《评剧皇后》、《钟馗嫁妹》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