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戏沉重 为剧欣喜——观评剧《母亲》
2015-11-20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王嘉早见相关各大媒体对中国评剧院原创剧目《母亲》一剧滔滔不绝的报道与评论,然吸引了我的则是该剧是一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的主题重点剧目,却以《母亲》为题,其中作何关联,又能达到怎样的艺术效果?令人不尤得对该剧产生好奇与想象。2015年9月1日,《母亲》在山西大剧院上演,独特、巧妙、新颖,另人眼前一亮。
中华母亲,民族大义。从一个母亲的角度来看,最珍爱的无非就是自己的亲身儿女,任何一个母亲将自己的亲身骨肉视为自己的生命,那是再通常不过的了。剧中母亲共生了五位亲生儿子,怎奈儿不逢时,日本侵略者肆意践踏中华大地,无恶不作。其一家人在饱受战火下,对日军的强盗行为深恶痛绝,母亲鼓舞自己的四位亲生儿子投身八路,进行抗战。永水、永合、永安三人在与日军战斗时光荣遇难。大儿子永全为保护战士小郭同志将其藏在自己家中地窖,在伤愈后返回部队时,恰遇日军进村扫荡,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母亲伟大的痛认小郭战士为亲生儿子,保全了小郭战士的生命,眼睁睁的送别亲生大儿子永全光荣牺牲。再日,在山洞掩藏以躲避日军扫荡时,为保全山洞中其它乡亲父老与八路军伤员的生命不受牵连,母亲之尚在襁褓的独留五子在安静中走去……母亲取国家民族之大义,实乃中华大地之母亲,彪炳日月之母爱。
平凡视角,表现生活。全剧中母亲并没有将“国家”“民族”放在唱词、道白之上,而是以平凡普通的生活细节、日夜吟唱的“盼儿归”等细化的真实生活情况、行为对该母亲之伟大进行了更强烈的描述,将母亲之大义深深的埋在了心里,那是一个从未曾道破出口的爱国情怀,却入人身心,进入中华子孙们的记忆。如,四位儿子被日本鬼子抓去作劳工挖战壕,饥肠辘辘,到了吐酸水的境地,然回家前一致统一了回家后“不饿”和犯困睡觉的行动,原因是母亲已经长日没有吃饭了;再如,儿子“嫌弃”吃食“不好”而丢在地上,母亲珍惜不已才终于肯吃饭了的生活情节;“小鬼哥哥帮帮我吧,阎王小鬼都来吧,把那恶魔来捉拿”,喜鹊姑娘在痛恨中失去理智,天真而殷切的怒吼令人震愤……通过对生活过程的细化叙事、平凡视角使剧情倍加感人。
真实史事,传奇震撼。该剧是根据真实史实而改编,主人公母亲原型就是北京市密云县石城镇张家坟村人邓玉芬,先后献出丈夫与儿子七位亲人,被誉为“当代的佘太君”。剧的背后,历史中的母亲更让人敬仰,而邓玉芬则是千千万万母亲的代表,抒写了中华母亲在抗日战火中的不朽传奇,令人震撼。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就颂扬了具有代表性的邓玉芬母亲。是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大会上所言:“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斗争的伟大成果,为此中华民族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妻子送郎上战场,母亲叫儿打东洋”,中华母亲养育中华儿女,“在我的家,在我的国;吃我的粮……还要感谢欺我杀我的大恶魔?”如邓玉芬之千千万中华母亲为了正义而怒吼、为民族而血战,“擀面杖也要打敌人,把强盗赶出家门口”,中国人民不畏强暴、百折不挠、坚守正义,筑起了万众一心的血肉长城。
巧妙叙事,诗般流淌。全剧非常巧妙,运用了丰富的剧情叙事手段,通过人物之间产生的幻觉、回忆、旁观、疑问等把剧情从母亲被迎娶进门到战争爆发、战争胜利之八年的辛酸日月如诗一般的尽情描述,自由灵活,衔接巧妙,让人对这一的艺术处理叹为观止,新鲜感余外更多的则是心中赞叹之情。全剧悲壮的剧情色彩并没有显得枯燥,而是在五儿小仔的诙谐调剂下使全剧叙事活泼而富有情趣,在喜中欢、在悲中静,未失严肃。
意境营造,触人心魂。作为现代题材戏曲作品,该剧的舞台不仅仅遵循了戏曲写意的舞台审美原则,且还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不小的革新,还恰当的引进了投影的动态展现,再如壮丽的大山在日军侵略下翻覆,全剧舞美饱藏技术含量的装置与简约、庄重、严肃的风格贯穿始终。全剧丰富的艺术呈现手法不仅新颖巧妙,而且深入人心、深入灵魂,给观众以无穷的意境与想象。“一更天”、“二更天”,母亲思儿夜夜不能眠;大年夜,“人口平安”贴在家中未如愿……“人口平安”随即涌现出无数个怀着盼儿平安的母亲,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舞台另一半的空间——抗日前线战场之上,三位儿子在战场上壮烈牺牲,无数个母亲手拿的“人口平安”坠落在地,让人心碎,让人悲痛。再如,母亲带小仔跑反时躲在山洞,母亲为了山洞内全体乡亲与八路军伤病员们的安危,小仔在哭叫声中睡去,剧中运用双簧的形式,小仔的人物形象在蓝色襁褓中抽出红色布绸,并随之形体的表演为观众讲述了这么一个痛心的过程,小仔安详的睡了,抗战胜利了,然蓝色襁褓中显露出的鲜红色揪着母亲的心、揪着观众的心,揪着中华儿女的心;再如,抗战胜利表述时,舞台上鼓乐在敲却无声无音,全场寂静,而那时那刻的母亲,和此时此刻的观众,观众在此时正如母亲设身处地的寂静,抗战胜利的寂静,这般寂静、这般意境中又饱含了多少沧桑、苦痛、生命呢?……全剧意境的营造是丰富的,在此尚不能全面的一一道来,唯有观剧后无穷无尽的回味,和未观剧者由此引发无穷无尽的想象。
为戏沉重,为剧欣喜。《母亲》,给我这位常年览剧的观众带来了新颖与震撼,眼角湿润,直触心魂,为抗战中如此般千千万伟大母亲而心生赞叹与敬仰,为抗日战争胜利而献出宝贵生命的三千五百万中国人民而沉重痛心。《母亲》,让人为评剧艺术的声腔魅力而折服,令人为编者导者的艺术创新探索之成功而钦佩。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评剧《母亲》为观者献上了一份艺术的享受、带来了一笔精神的财富、接受了一场灵魂的洗礼。
青年戏剧评论家 中国晋剧艺术网站长王嘉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