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皮影戏 >

皮影世界 经典流传

2022-12-02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张琴

读《如影随形:皮影故事》这本书的时候,秋日清晨的阳光斜打过来,书中的图谱、照片带着时光沉淀的色彩跃入眼帘。一页一页慢慢翻过去,一幅幅妙趣横生的影人图谱、一个个倾尽一生、钟情皮影的山西“守艺人”的故事,都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经久不息的魅力。

清初画家笪重光在《画筌》中言:“空本难图,实景清而空景现。神无可绘,真境逼而神境生。”皮影艺术与中国绘画艺术、舞台艺术一脉相承,都讲究运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在此书所呈现的皮影图谱中,我们看到不同角色的人物不仅以头饰、衣饰来区分,还通过人物侧脸的刻画去表现。面部的几笔特写,不那么写实,却往往能传神地展现出人物的身份、地位与个性。以清代孝义皮腔纸窗影戏周文王与纣王人物梢子图谱的造型为例,周文王是长眉入鬓、眼神淡远、留着几绺秀美髭髯的贤者形象,纣王则粗眉紧皱、眼睛立起,鼻头有黑块,密实的三角形胡须甚至遮盖了双唇,显得昏庸暴虐。再如清代孝义碗碗腔纱窗影戏人物梢子图谱中的小旦与民妇造型,小旦弯眉细眼、小嘴微抿、脸部多镂空,民妇则扎着粗简的头巾,仅在眼、眉及面部皱纹处镂空,面色黢黑、笑露舌齿,显得憨厚朴实。

“百年世事三更月,千古风流一夜灯”,读着书中孝义皮影戏楹联及剧目名单,想象那些栩栩如生的图谱从纸张中飞出,在灯光月影的映射下,在挑签师傅的摆弄中,伴着婉转悠扬的唱腔,纷纷被赋予灵魂,飞转腾挪于三尺生绡,你方唱罢我登场,依稀演绎出古老而常新的故事。影人四周的空虚背景是云是雾是山是水,只凭观者想象。“为其像人而用之,不啻若自其口出。”戏里戏外,亦假亦真。观者通过别人的故事,照见自己的人生。在有皮影戏看的好时节,他们不再懊恼怨艾。

我一直觉得,电影、电视剧中的真人影像与真实场景,固然丰富了人们的视听体验,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人们的想象。相比而言,皮影戏中似人非人的“意象”造物手法与虚白场景的巧妙运用,往往能激发观者的想象与联想,营造出超越时空、宏阔悠远的艺术意境。然而在当下这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的快餐文化时代,多数人已经没有耐心去细细品味这种传统艺术了。皮影戏观者寥寥、渐至褪色,再也不复“满堂明烛、锣鼓喧阗”的盛况。但依旧有一些皮影匠人,与皮影结缘一生。他们以恒守之艺、热爱之情、敬畏之心,再次点亮远去的光影。

此书的“皮影匠人”部分,有出身于皮影世家的匠人,拜师学艺不言苦,为师授艺不藏私;有致力于留存“皮影记忆”的博物馆馆长,守着从历史深处迤逦而来的古戏台,伏案钻研史料、创作皮影新剧;有六七十岁仍旧活跃于演出一线的皮影艺术家,在似水流年与琴声灯影里,始终未改热爱的初心,续写着“天荒地老日月老,不老皮影演唱人”的童话;有专攻皮影制作技艺的手艺人,反复琢磨线条与色彩的精神内蕴,不疾不徐做好每一道工序。他们坚信,一事精致,便能动人。

冯骥才先生在谈到文化遗产保护时如是说:“注重整理传承人口述史,它对‘非遗’保护至关重要。因为‘非遗’的一大部分遗产是动态地保留在传承人的记忆里面,只有口述的方式才能把那些不确定的、无形的东西变成确定的、文字的东西,可以流下去的东西。”在“皮影匠人”部分,通过皮影传承人的口述,我们还读到了“鲜活的历史”。比如其中提到的古代皮影匠人拜师学艺的习俗,让我们了解到古代师徒“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羁绊关系;皮影戏灯光道具的变革则让我们知晓了签影消失的秘密。操作皮影的手法和要领、制作皮影的流程与技巧等,经由皮影匠人娓娓道来,变得生动具体、如在目前。匠人们与皮影相伴所绽放的个性光芒,更为这部“鲜活的历史”增色不少。

我想,这本书应该是一扇窗吧,爱好美术的读者可以细细欣赏其中的图谱,爱好文学的读者也许会通过书中的线索,找来皮影剧本一读;爱好历史的读者会借着这本书追寻“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普通如你我,通过阅读这些真切细腻的故事,也会在无定数的人生中找到内心安定的力量。

琴声似水,灯影如梦,世事都婉转。岁月悠长,漫过云烟,有一种经典不会只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它会一路向前、流淌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