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蒲剧《枣儿谣》在北京长安大戏院成功演出

2015-12-2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吉茄
12月23、24日晚,新编大型清代题材蒲剧《枣儿谣》在京献演,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伴随着高亢激越的唱腔,现场掌声不断,叫好声此起彼伏。整场演出犹如一道稷山文化的饕餮盛宴,引得京城一片轰动,好评不断,首都各界近千名观众在情绪的跌宕起伏中共同见证了这场现象级蒲剧演出。

12月23、24日晚,新编大型清代题材蒲剧《枣儿谣》在京献演,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伴随着高亢激越的唱腔,现场掌声不断,叫好声此起彼伏。整场演出犹如一道稷山文化的饕餮盛宴,引得京城一片轰动,好评不断,首都各界近千名观众在情绪的跌宕起伏中共同见证了这场现象级蒲剧演出。

新编《枣儿谣》以清代康熙年间山西省稷山县村民吴绍先历经十八年,遍寻十七省,万里寻弟的真实事迹为原型,唱响了由红枣之乡稷山县传统文化孕育而生的人间真情。剧中反复吟唱“红枣枣,甜枣枣,甜甜的枣儿哄宝宝,宝宝吃了甜枣枣,香香甜甜睡觉觉”这首在稷山广为流传的“枣儿谣”,或激情昂扬,或委婉低沉,配以稷山枣乡背景,充盈着如诗如画的晋南风情。通过表演,观众对稷山板枣文化有了新的深刻认识,进一步有力推动了稷山板枣品牌走出去。本次演出充分起到文化的领头作用,是稷山县“打造稷山文化名城,建设幸福美丽稷山”的重要之举。

紧跟时代脉搏,推动稷山文化产业快速崛起

蒲剧《枣儿谣》的成功演出,是稷山县继强力打造高台花鼓,农祖稷风两个文化品牌之后的又一力作。稷山是山西省著名的农业大县,文化资源大县,稷山县政府长期致力于探索稷山县发展的新思路,带动农业资源、文化资源能量的全面释放,将稷山县打造成山西省有名的富民强县。

入年来,稷山县严格遵循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省委“三个突破”“六大发展”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32字”工作导向,县委、县政府多次参与专家调研,深挖稷山县潜在优势,高扬文化之帆,大力发展千年古县、千年大佛、千年板枣和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的“三千一地”稷王文化产业;通过相继举办六届稷山板枣科技文化活动周,大佛文化园开工兴建,滨河文化公园顺利实施,十万亩板枣科技示范园全面建成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建设,传统的农业和文化元素得到深度挖掘与开发,特别是板枣生产将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高速发展,进而有力落实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拓展和新产业催生的目标,获得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重丰收。

《枣儿谣》晋京演出即该背景下的重要产物。唱‘枣’戏,‘枣’唱戏,讲好了稷山故事,必将有助于稷山招商,有利于资本的大规模融入。稷山县以开放性思维,紧抓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步伐的强劲引擎。

《枣儿谣》晋京演出即该背景下的重要产物。唱‘枣’戏,‘枣’唱戏,讲好了稷山故事,必将有助于稷山招商,有利于资本的大规模融入。稷山县以开放性思维,紧抓文化蓬勃发展的新机遇,把文化产业打造成为加速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步伐的强劲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