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蒲苑比翼双飞燕——记孔向东和王青丽

2016-06-26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杨焕育

在菊圃梨园中,久享盛名为人称道的蒲苑伉俪确也不少。像冯安荣和贾银娥、孙伯友和李宝兰、汪素云和戴胜芳、张庆奎和原月仙、田迎春和王英山、李安华和张巧凤等,一直辉映在蒲剧史册中。

今天,在河东大地,又传颂着一对蒲苑伉俪的佳话。他们像一对紫燕比翼高飞在戏曲艺术的广阔天地里,像一枝并蒂花绽放在蒲剧艺苑的百花园中,为蒲剧史又增添了绚丽辉煌的一页。

他们就是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团长孔向东和他艺术中的搭档、生活中的妻子、著名蒲剧旦角演员王青丽。 

(一)

孔向东和王青丽,一个出生在芮城县元代壁画瑰宝永乐宫后的阴夭村;一个出生在万荣县人文始祖后土祠下的南池庙村。在吕仙、娲皇的灵光宝气熏陶下,在戏剧之乡闹戏氛围影响下,他们自幼就热爱上了唱戏,都曾是学校庆六•一,过元旦,能歌善舞唱蒲腔的文艺骨干。也都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运城地区艺校蒲剧班,一个学生,一个学旦,皆是同班学生中的佼佼者,皆获得山西省教学剧目汇演一等奖。起根发苗,就被艺校老师和省市戏剧专家看好,认为是个有前途、有造就的好苗子。虽然他俩不是一个班级,毕业后,却都先后被慧眼识珠的领导调到运城地区蒲剧团(今为运城市蒲剧团)。地区蒲剧团环境优良,条件优越,艺术的蓝天任雄鹰翱翔,艺术的海洋任蛟龙腾跃,他们的演唱技能和表演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孔向东功底扎实,戏路很宽,在《清风亭》中扮演老生张元秀,在《寇准罢宴》中扮演寇准,在《金玉奴》中扮演小生莫稽,皆获得成功,引起轰动,被观众誉为“三生红”。接着,他一路春风,一路鲜花,一路辉煌,2011年以《清风亭》、《芦花》、《斩子》、《哭坟》中老生、须生、小生的精彩“三生”表演,一举夺得山西卫视《走进大戏台》年度总决赛专业组擂主,获一辆桑塔纳小轿车奖励;2003年光荣受聘为运城市盐湖区蒲剧团团长,挑起了振兴区级剧团的重担;2005年,在山西省第十届戏剧杏花奖评比演出中,又荣获表演奖第一名;2009年,在强手如云,竞争激烈的角逐中,孔向东不仅荣登中国戏剧梅花奖“皇榜”,且高中第三名,成为光耀中国剧坛的后起之秀。

王青丽素以闺门旦见长,她饰演的角色气质高雅、端庄俊美,表演细腻传神、含蓄凝重,唱腔优美抒情、委婉动听,表演风格清新婉约、形神兼备、唱作俱佳。曾饰演过《火焰驹》中的黄桂英、《周仁献嫂》中的李兰英、《风流才子》中的冯玉兰、《玉蝉泪》中的吕碧云、《史外英烈》中的秦素月等。1986年曾以《表花》中的黄桂英荣获山西省戏剧调演银牌奖;1987年荣立运城市三等功;1996年以《风筝缘》中的程雪娥获运城市戏剧龙门奖;1999年以《清官寇准》中的寇夫人一角获山西省国庆献演优秀表演奖;2007年以《三别牛背梁》中的林怡芳荣获山西省第十一届杏花奖;她曾为梅花奖演员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吉有芳等配戏,她和杨燕、范宝香、丁竹霞被誉为“河东戏苑四小名旦”。

孔向东与王青丽合演了众多剧目,《赵氏孤儿》、《河阳知府》、《清风亭》、《孝祖虞舜》、《罪孽》、《党的女儿》等,有意思的是在现代戏《人大代表》、《三别牛背梁》、《祝你幸福》、《槐乡追梦》四出剧中演的还是夫妻俩,正是“戏里戏外好夫妻,台上台下传佳话”。人们称赞他俩的演出是强强联手、黄金搭档、最佳组合、珠联璧合,是新世纪、新时代蒲剧舞台上的双飞燕、并蒂莲,喷红溢彩的伉俪花。

(二)

孔向东和王青丽是一对令人羡慕的好夫妻,幸福的好伴侣,平时他俩互敬互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在艺术上他们又是互帮互助的良师益友,共同进行艺术探讨的梨园知音

孔向东不仅扮相英俊潇洒,唱腔更是清脆圆润,舒展流畅。特别是他的音域、音质和音色富于磁性的张力和吸引力,他的唱腔底气足、韵味浓,具有动人心弦的爆发力、冲击力和征服力。当年为蒲剧电视连续剧《西厢记》中张生配唱时,一下就引起轰动,得到观众的赞扬和好评。老戏迷们说向东的唱腔有蒲剧名须生杜清秀、王天明的韵味,听起来舒服、过瘾。北京戏曲专家称赞向东为“蒲剧的叫天儿”,评价相当高。观众陶醉在向东唱腔的旋律中,获得难以释怀的最佳审美享受。向东相继塑造了张元秀、程婴、严天民、周仁、王大海、金耀华等一系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的舞台形象。

作为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孔向东,演戏认真、卖力、投入,观众十分认可,纵然演出中有些不到位之处,也没有人愿意指出。但作为亲密伴侣的王青丽就敢对向东的表演挑刺求疵,就敢当众指出向东的不足,而且几乎每次演出回到家,青丽都要予以总结点评,从唱腔表演到一招一式、服装、化妆,细枝末节,也不放过。

例如《祝你幸福》一剧首演后,卸妆回家,向东还沉浸在演出成功的喜悦中,不料青丽却一阵凉风吹来,说他在序幕上场的表演中摔纱巾不到位,而且表演过于严谨,未放开,举行婚礼中表演动作显生硬,应松弛一点。这阵凉风吹走了向东良好的自我感觉,也吹醒了他的头脑,认为青丽说得正确,指的具体,不仅虚心接受,还当场在家中同青丽练起摔纱巾的动作。

还有在《赵氏孤儿》、《河阳知府》中,向东融入了角色,进入了心境,演到激情处,不由自主地手势乱动,与整体动作显得有些不协调。青丽也一一指出,告诫他,演人物要进得去,走得出,无我而有我。越激动越要控制,绝不可随意乱动作。向东点点头,一一记在心里。

最近,在排演革命现代戏《党的女儿》时,青丽扮演党的女儿梁玉梅,向东扮演叛徒马家辉。因为是叛徒,刚开始并不是坏人,还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表演分寸必须把握准,不能演的脸谱化、概念化。青丽觉得向东在表演上有些地方不到位,便予以点评。因是移植京剧剧目,他俩回到家打开录像机看光碟,学习、观摩、体味人家的表演,琢磨思索京剧演员是如何塑造这一特殊身份人物的。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良师益友王青丽的耐心指导下,孔向东塑造人物更加形神兼备,表演到位,性格鲜明,真实可信,给观众留下深刻的、难忘的印象。

王青丽是向东的良师益友,孔向东是王青丽的益友良师。唱腔是向东的强项,他能唱、会唱、更懂得科学发声、巧唱、美唱。一腔一调仔细琢磨,发声运腔非常讲究。为此,向东专为青丽唱腔挑刺,如哪个音不准啦,哪里该弱些,哪里该爆发些,说得很中肯,很到位。青丽也从善如流,予以改正,使她的唱腔更加精益求精,更加完美动听。

(三)

戏剧家马少波曾写过一个《宝烛记》剧本,塑造了一个敢于规谏皇帝,佑贤护能,有作为、有见地、有优良品德的长孙皇后。长孙皇后是中国封建社会帝王官宦家贤内助的代表人物,一直为人们所传颂

王青丽堪称新时代的贤内助。虽然向东是县级剧团的一个团长,毕竟是一团之长,管着百十号演职人员,操着全团的心。剧团要排戏、要演出、要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搞一些公益活动,甚至还要参加市里、省里和中国剧协一些重大戏曲活动;演职人员要吃、要住、要工资、要福利。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方方面面哪一面的心都要操到,大事小事都得亲自过问,及时处理。王青丽面慈心善,为人厚道,她从不参政,不干涉、不过问团内一些决策,但却十分关心向东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生怕他一时不慎,说错话,办错事,贻误工作。

向东年轻气盛,容易激动,遇事脑子一热就要发火,一发火就难免说话不好听,有时就伤了同志们感情。有次在新绛县演出,不料下起雨,舞台组有位老同志嫌住宿条件不好,同管接头的小青年吵了起来,小青年一气撂挑子不干了。向东得知后,当即把那个老同志狠狠批评了一顿,还骂了人。回到宿舍,王青丽便毫不客气批评向东脾气暴躁,态度不好,更不应该骂人。让向东立即去向老同志赔礼道歉。在青丽苦口婆心地劝说下,向东认识到自己的不对,披上衣服冒雨去找老同志道歉,刚出门,老同志恰巧也来道歉。向东与老同志坐下来,各自做了自我批评,心平气和地解决了矛盾。

青丽不愧是位艺德高尚的好演员,向东工作上的贤内助。九年来,她始终矢志不渝地支持向东工作,不仅承揽了家务活,也帮助向东解决了不少工作难题。下乡演出中,她分配啥角演啥角,从不挑肥拣瘦;缺啥角补啥角,更不计较得失。演《赵氏孤儿》时,八个丫鬟少了一个,她二话不说就演了丫鬟。演《河阳知府》,缺少英她演少英,缺夫人她演夫人。名演员没有名演员的架子,受到全团同志的尊重和爱戴。

青丽和向东是团内的台柱子演员,角色多,戏份重,有时一天一场戏,有时一天两场戏。戏完了观众不走,还要欢迎他俩加段清唱。他俩能理解观众的心情,不顾劳累,顾不得卸妆,欣然上场清唱。前年,由于过度劳累,加上肝火上升,向东突然嗓子没音了,怎么办?戏比天大,观众至上,怎能离开舞台呀!但不离开又唱不成,只好赶往西安求医问药,打针治病。休息了一个月,病情好转,向东便急不可耐地随团下乡演出,结果又出问题了,本戏唱不到两句嗓子又沙哑了,连话也说不成了,没办法,只好临时换戏,从头唱起。譬如在永济许家营村演出《河阳知府》,演了两场,向东嗓子没音了,只好换成《酷情》;在平陆风口、闻喜东镇都曾换过戏。使向东非常苦恼。好在观众理解,村干部上台一解释,换就换嘛,只要唱得好,照样有掌声。

青丽时常叮嘱向东是一团之长,时时处处要起模范带头作用,要以身作则,要甘于吃苦,乐于奉献。向东也毫不含糊,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让演员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一些重大演出,向东都要身先士卒,亲自去打前站,亲自安排剧场、安排演职人员食宿,一一落到实处,确保万无一失,吃苦精神、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2010年秋天,剧团到河南灵宝黄帝陵村演出,村里在广场搭的简易戏台,当《赵氏孤儿》演到第二场时,刮起了大风,刮得戏台直晃动,为了安全,向东让观众向后退两米,以防不测。演到第三场时,不仅大风刮得天昏地暗,还下起大雨,向东当机立断,让停演,安排演员保护灯光、音响,保护剧团财产。因风大停电,司机把车灯都照向戏台。为了安全向东让女演员坐到大客车里避风雨,他率领男同志一直奋战了两个小时才收拾停当。当时已是夜里十一点,他和中层干部留下守护戏箱,让其余同志返回距戏台十几里的住地。同志们返回后,头发上粘的土已结成泥巴,他们洗洗脸,换换衣服,心里惦记自己的团长,又拿上热馒头、烧饼返回戏台,执意要孔团长回去休息,由他们守护团里财产。干群关系,亲密无间,感人至深。但对向东来说,已成为他的习惯。他说剧团如家,演职人员如兄弟姐妹,他与青丽同演员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每次装台,戏完卸台,他总是一起干,有时比同志们干的时间还长。有些观众不解地问:团长还参加劳动哩?事实确实如此。有次市里开会,芮城、平陆的文化局长在饭桌上问向东,把剧团带得那么好有什么诀窍?向东说,大家吃什么我吃什么,大家干什么我干什么,团就带好了。说的太好啦!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只要团长带头,演员们就会跟着苦干。向东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所以盐湖区蒲剧团越办越兴旺,越演越红火,声誉越来越高。 

(四)

孔向东是个非常称职的好团长,他和王青丽是观众非常喜爱的好演员。然而,对于他们的掌上明珠、爱女孔誉洁来说,却不是合格的父母。

在小誉洁生下不到七个月,青丽便随团上山下乡演出去了,观众需要她,剧团需要她呀!青丽只有强忍泪水,狠下心把女儿交付于婆母照看,好在姐姐在盐湖艺校管后勤,也经常帮着照顾小誉洁。小誉洁尚在襁褓,嗷嗷待哺,却只能喂奶粉,喂面汤,而青丽在乡下乳房胀得生疼,只好悄悄把奶水挤掉,为了心爱的戏剧事业,只好委屈自己心爱的女儿。

小誉洁一天天长大了,慢慢地懂事了。每次青丽下乡演出,小誉洁都瞪着水灵灵的大眼睛含着泪花问,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呀?青丽的心碎了,忍不住热泪盈眶,拉着女儿的小手说:没有妈妈的戏,妈妈就回来陪誉洁。谁能相信,不满三岁的小誉洁竟颇有心计地记下了团内常演的剧目,并知道了哪出戏有妈妈,哪出戏没妈妈,她幼小的心灵多盼望少演妈妈的戏,可偏偏团里经常演妈妈的戏。当团长爸爸孔向东好心逗女儿时,小誉洁却噘着小嘴不满地说,爸爸坏,爸爸不好,爸爸老出妈妈的戏,让妈妈不能陪誉洁玩。

2010年誉洁四岁,剧团奉命到省城太原去参加慰问老乡演出,时间一周。偏偏在赴省那天小誉洁感冒了,且高烧不退,直嚷嚷不让妈妈走。向东只好先行同大部队驱车赴省,把司机留下,直等到誉洁安排到妇幼院,输了液,病情稳定后,青丽才悄悄避过女儿,坐车赶往太原,晚上她还要主演本戏《火焰驹》哩。

小誉洁聪明活泼,惹人喜爱,好学爱动,还会画画。她用灵巧的小手画个男的,写上“爸爸”,画个女的写上“妈妈”,日积月累,竟画了厚厚一沓。后来,她学会了写爸爸、妈妈的名字,画好后,写上“孔向东、王青丽”,下面还写上“我好想你、我爱你”字样,每晚临睡前放在茶几上,希望爸、妈演完戏回来能看见自己的画,能想着渴望父爱、母爱的女儿。向东、青丽每次捧起女儿的画,望着女儿稚嫩的问候话,心里又是欣慰又是伤情,深感对不起女儿,给女儿的爱实在是太少了,可谁让咱是团长、是演员啊!

小誉洁上学了。别的同学都是父母接送,小誉洁却是爷爷接送。开家长会,同学们来的都是爸爸或妈妈,小誉洁来的还是爷爷。别人家的孩子经常由父母领着逛公园,而小誉洁却享受不到这份亲情和欢乐。有次学校布置让家长领上孩子去郊外春游踏青,爷爷年龄大了,腿脚不灵便,跑不了远路,只好把誉洁带到小区门口的绿化带前走走,权当踏青。懂事的誉洁理解爸妈的工作,理解爷爷的做法,玩得很高兴,很尽兴。青丽知道后,却伤心地抱着女儿哭了一场。有次,奶奶带着小誉洁去洗澡,好多阿姨称赞誉洁好漂亮,长大当个演员保准有出息。谁知小誉洁脖子一捩说,我不当演员。众人问她为啥?她竟说,我妈妈是演员,每天很晚才回来,不能同我在一起。我要再当演员,就不能和妈妈在一起。听的人都深为誉洁的话所感动、所震动、所触动。一个好演员,为了自己热爱的事业,为了广大观众,要付出多么大的牺牲啊! 

(五)

从2003年至今已有9个年头,盐湖区蒲剧团在孔向东带领下,在艺术体制改革的大潮中乘风破浪,扬帆远航,艺术生产呈现出勃勃生机,演员阵容强大,演出剧目众多,平均每年下乡演出都在350场左右,且戏价每场不下1万元,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为打造文化强区做出了突出贡献。去年《祝你幸福》赴京演出,又获得中国文化奖等七项大奖。

面对成绩,孔向东没有满足,没有停步,而是开拓创新,乘胜前进,夺取更大成绩,谱写新的篇章。他狠抓创作,不断地增加演出剧目。继《槐乡追梦》,最近新排的反映安检内容的新戏《煤海情仇》即将与观众见面。

他关心群众生活,以人为本,尽量改善剧团的住宿条件。团内想方设法,不遗余力,为退休人员和在职人员办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解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连有些十几年不上班的外流人员也办了养老保险,尽管这不是孔向东手里的事。对于家庭困难的职工,他带上慰问品和钱,亲自登门慰问;对于单职工,有对象的,想法把对象调进团,没有对象的,团内帮忙介绍对象,并举办婚礼。使团内人心稳定,一片祥和。

剧团原来住房困难,甚至有6个人住在一个房内的现象。双职工下乡演出分铺,回到城里还得分开住,地方紧张啊!向东经打听了解到东孙坞村村支书兼主任董向林爱戏,愿为剧团提供住宿和排练场所,条件是每年剧团为村里演两台戏。经协商,达成协议。村里为剧团盖了一座两层宿舍楼,翻新了舞台供剧团排练、演出用。剧团入住东孙坞后,条件优越,环境幽雅,极利于剧团业务建设,也利于活跃村里文化活动,除了每年为村里演出两台戏外,还辅导、参与村里闹社火、扭秧歌,有效地促进了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但这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向东雄心勃勃,下一步计划入住盐湖区文化产业园,修建集剧团办公、排练、艺校教学等于一体的多功能演艺大厅,为戏曲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孔向东还以惊人的胆识和毅力,承包了运城市电视台《蒲乡红》栏目,并进行了全新改版,在形式、内容各方面都有所创新,有所升华。目前已录制、播出十多期,可谓观众喜闻乐见,形式时尚新颖,内容丰富多彩,好评如潮,形势大好,收视率极高。

向东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决心聘请戏曲老专家参与指导,下大功夫开拓创新,每次花样出新,争取青年观众,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蒲剧事业做出更新更好更大的成绩来。而向东所做的一切离不开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以及广大观众的广泛支持,离不开王青丽这个生活上、事业中比翼齐飞的好伴侣的支持,长路漫漫,祝愿孔向东、王青丽这对舞台伉俪,辛勤耕耘,不断创新,不断进取,在艺术的天地里绽放出更加艳丽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