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的快乐与坚守

2016-07-20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祁克宁
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两名年轻的团员在刻苦练功。
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两名年轻的团员在刻苦练功。

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一家拥有40多名团员的民营蒲剧团,2004年创团至今,不仅在河津当地有相当的声誉,而且在稷山、临猗、万荣、新绛、襄汾、韩城、三门峡等周边地区,也有较高的美誉度。在2015年运城市第三节文化“菊花奖”戏剧展演大赛中,该团作为参赛的唯一一家民营蒲剧团,不仅获得了3项菊花奖,还凭借创作的《河东义民》斩获了创作剧目奖。

7月5日,记者走访了十几年来一直坚守在蒲剧阵地上的民营蒲剧团——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

因为热爱

历经风雨坚守十几载

7月5日,在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的排练室内,一张老旧的地毯,一块不大的镜子,一个老式的吊扇,两名年轻的女团员正在刻苦练功。用戏迷杨先生的话说,排练厅的条件虽然简陋了些,但丝毫不影响团员们练功的热情,这都缘于他们对蒲剧发自内心的热爱。

今年21岁的任盼盼和郭睿楠,已有四五年的团龄。因为喜欢蒲剧,自艺校毕业后,就加入到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郭睿楠说,因为团里都是爱戏剧的人,所以大家相处得很好,感觉就是一家人,有什么困难一起想办法解决。

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团长任孝义,更是因为热爱蒲剧,才选择从银行离职,挑起了重担。从2004年担任团长至今,任孝义始终没有后悔当初的选择,即使剧团演出亏损的时候,他对蒲剧的热爱也丝毫不减,更没有解散团队的想法,有的只是如何带领剧团不断发展,继续传承戏剧文化。

谈及蒲剧团为何能在困境中坚守十几年,任孝义说,除了政府部门的关心和戏迷朋友的支持外,更重要的是团员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不管条件多么艰苦,团员们始终能团结在一起迎接挑战,奋力前行。

今年春节前夕,因团里经营困难,团员们的工资发放成了问题。一些家在本地的团员提出,先给家在外地的团员发工资,待团里经济宽裕时再给他们补发。“大家的体谅和互助,让整个团充满友爱。”任孝义说,自己有责任为团员们提供更好的服务,哪怕借钱也不能拖欠员工的工资。

发展蒲剧

新戏新人新气象

十几年来,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致力于蒲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条件下,剧团坚持每年拍新戏。截至今年,该团已先后编排了蒲剧优秀传统古装戏及改编古装戏《薛仁贵》《三关明月》《白蛇传》《忠孝义》《河东义民》《徐九经升官记》《对花枪》等,现代眉户剧《漂来的媳妇》,蒲剧经典折子戏《扈家庄》《挡马》《三击掌》《武松杀嫂》《杀狗》《骂殿》等30余出。

谈到剧团为何每年编排新戏,任孝义说,一个剧团要发展就必须有好的作品,特别是民营剧团,生存压力大,必须依靠好的剧目打开市场。另一方面,剧团每年坚持拍新戏,也是想通过新戏推新人,为剧团培养人才,推进剧团长远发展。

为了传承和发展蒲剧艺术,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还特意聘请有蒲剧“新八条棍”之称的国家二级导演解光礼为艺术指导,为剧团年轻的一代提供艺术指导。“蒲剧艺术要发展就要不断培养新人,尤其是民营团,人才流失严重。”任孝义说,民营团要想分市场一杯羹,就要有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塑造就需要人才。作为民营剧团,要想留住人才,就要为人才提供实现价值的平台。通过编排新戏、推出新人、打开市场,才能赢得群众喜爱!

因为剧目精彩,该团连续五年受新绛县南行庄古会邀请演出。特别是今年3月25日,河津市小梅花蒲剧团在南行庄演出时,村民特意书写了一副对联张贴在戏台两侧:“五回南行屡获好评大戏台这边独秀”“梨园春满蒲乡红遍小梅花如此多娇”。

任孝义说,村民给的评价很高,很让自己感动。他更加坚定编好剧、排好戏的思路。虽然目前团里暂时面临困境,但是大家也在积极寻找市场,通过打造精品剧目参加省内外一些重大活动来拓展戏剧市场,推动剧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