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保戏,戏保人”的魅力 ——蒲剧《辕门斩子》观后
2018-07-23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王思恭
7月19日晚,运城市蒲剧青年团为“市总工会送清凉戏曲消夏晚会”带来的,是脍炙人口的宋代杨家戏《辕门斩子》,剧场效果强烈,将消夏演出进一步推向高潮。剧中,三关元帅杨延景为请在五台山出家的五哥延德下山破敌,差宗保去求降龙木;宗保战败,招亲穆柯寨,延景怒而问斩,其母佘太君、八千岁赵德芳先后讲情不允,穆桂英携降龙木投宋并立下破敌军令状,宗保方获赦免。
豪华的演员阵容,是该剧成功的基础,四位主要演员在剧中皆有上佳表现:因在蒲剧电影《山村母亲》中成功扮演全宝和玉莲,在青春版《西厢记》中扮演张生、崔莺莺,赴省晋京深受好评而蜚声剧坛的新秀南征和任玲,在剧中分别扮演杨延景和穆桂英。南征扮相威武,做派大方,表演细腻,唱腔激昂;任玲英姿飒爽,唱做自如,均演出了人物的神韵。扮演佘太君的吉春红沉稳庄重,唱做处处动情,对人物进行了精雕细刻的塑造;扮演八千岁赵德芳的赵高平举手投足大家气象,唱念表演尽显其功,两位国家二级演员倾情演出,起到了镇场、提戏的骨干作用。优秀大净刘泉佚捩门扮演穆瓜取得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扮演焦赞、孟良的张明元、相飞均有不俗表现。
戏曲界素有“人保戏,戏保人”之说。好演员是剧目成功的基础。而该剧特有的思想性、文学性、观赏性,特别是趣味性,则是剧目成功最重要的前提。
众所周知,内容丰富的杨家戏多以保国安民、英勇杀敌、慷慨悲壮的战争场面为主,而《辕门斩子》则不然,它的喜剧风格和特有的趣味性贯穿始终,将剧情层层推进达到引人入胜的最佳境界。该剧的核心情节是杨宗保违犯军令,被其父杨延景绑在辕门问斩。但杨宗保是绝对不能杀的,于是出现了该剧的三个节点——“三讲情”。
佘太君进帐“一讲情”。母子二人各执一词,相持不下,逼得佘老太君对儿子跪倒在地,为孙孙求情,直教三关元帅杨延景大惊失色,急忙跪地赔情、赔笑,好言好语把母亲哄起坐下。太君满以为儿子允情,谁知杨延景话锋一转,拿父母当年往事说事。往事忆完,佘太君的下巴也被顶上了“砖”,言语不得,只好作罢。这里,杨延景面对老母压力,情急之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而第一节点的“戏趣”恰在于此。
八千岁赵德芳闯帐“二讲情”。元帅、千岁、妹夫、大舅围绕宗保是斩是赦,唇枪舌剑,表功揭短,你来我往,互不相让,矛盾激化,杨延景以擅闯辕门为由,威胁应当处斩,赵德芳则拿出皇家权势,以图压服对方。延景交印辞官,将八千岁逼退,感叹“君令没有臣令大”,无奈离去。这场戏的看点是君臣二人各表其功,互相揭短,就像小孩子过家家,根本不像千岁、元帅说的话。但千岁、元帅也是人,家长里短是一样的。这一点与反映唐代宫廷矛盾家长里短的《打金枝》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看得观众兴味盎然。
关键时刻,穆桂英携带二十万粮草和降龙木投宋“三讲情”。第三节点的戏眼在公公与儿媳斗智、斗法、斗心眼。由于延景与焦孟二将俱败在桂英手下,早已领教了桂英的厉害,威严的表象之下,内心其实惧怕,又不好流露出来,从三人闻听桂英来到的手足无措,延景指责看见桂英害怕的焦孟二将不中用,焦孟说:“还有元帅你哩!”延景坦承:“爷我也是个不中用!”桂英奏情获准,延景却想再试一下,再次出言要斩。桂英当即变色,拔剑相向,延景感叹:“一朝天子一朝臣,青春爱的少年人!”自下台阶:“穆桂英要杀公公?你可万万的不能!”这一连串有趣的亮点频频闪光,使该剧成为杨家戏中罕见的喜剧。
其实杨延景要斩宗保是假,为国求贤、使用激将之法盼望穆桂英投宋破敌是真。待穆桂英誓言:“天门斩一百单八阵,阵阵有我穆桂英”时,元帅这才放了心,为佘太君赔情,为八千岁道歉。这一系列饶有兴趣的情节,使整出戏悬念迭起,妙趣横生,难怪众多戏迷百看不厌。笔者从小看到老,此戏看了不知多少遍,无论哪个剧团演我都爱看,青年团这么多好的演员联袂出演,岂能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