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看古老蒲剧如何演绎时代新华章

2024-03-08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王荔
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红色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剧照。
《永乐宫纪事》以永乐宫搬迁工程为背景,生动再现了我国文物搬迁史上历时10年的“永乐宫搬迁”。
唱响新时代乡村文明治理的新编蒲剧《红白喜事》在山西大剧院演出。本版图片均为资料图

在山西,每一座古戏台都能讲成百上千个故事。运城亦如此,方寸之地,好戏连台,蒲剧艺术绵延至今。

2023年12月2日至7日,因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在国家大剧院亮相,引发极大关注的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又一次“披挂出征”,带着5部精心打造的作品来到太原。

舞台剧《永乐宫纪事》、红色经典民族歌剧《党的女儿》、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新编蒲剧现代戏《红白喜事》、新编蒲剧《西厢记》在6天的时间里依次亮相,在山西大剧院开启“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新创剧目展演”。这也是20年来运城蒲剧首次如此大规模组团亮相太原。

一批批戏曲新秀初绽舞台,为振兴蒲剧增添力量;一出出新老剧目唱响龙城,绽放古老蒲剧的时代光彩。蒲剧,是运城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也是承载河东文化的亮丽名片。

近年来,运城市在坚守戏曲本体的基础上,吸收借鉴现代元素,追求古老戏曲与当代艺术的有机结合、东方神韵与现代精神的高度统一、乡土文化与都市审美的和谐兼容,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交融中,探索蒲剧发展的创新之路。

赓续历史文脉 唱响文化强音

“只觉得天高眼宽花更香……”伴随着黄河岸畔高亢激越又不失婉转俏丽的唱腔,63岁的蒲剧艺术家景雪变扮演的16岁少女许翠莲如燕子一般跃进满庭芳华的梨园舞台,蒲剧特有的唱腔、发音、走位、动作、眼神、表情,在少女的一颦一笑中,打通了古老剧种与当代人的情感关联。

2023年除夕夜,蒲剧首登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为了舞台上的51秒,二度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名誉院长景雪变唱了52年。

走下舞台的那一刻,祝贺的消息如海浪淹没了景雪变的手机,眼含热泪的景雪变知道,这一次全社会的目光都聚焦到蒲剧这一古老剧种上了。

戏韵悠长,曲香溢远。蒲剧又名“蒲州梆子”“乱弹戏”,是我国梆子声腔中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因兴起于山西南部的蒲州(今永济一带)而得名。2006年,蒲州梆子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望历史,蒲州梆子班社林立,名家辈出,民间流传着诸多名角的戏曲谚语:“宁看存才《挂画》,不坐民国天下”、“看了广盛《藏舟》,哪怕五谷不收”等等。据新中国成立初期统计,蒲剧传统剧目就有700多个,加上随后30多年间整理改编、创作、移植的历史故事剧和现代戏,共约1400多个,其中《三家店》《窦娥冤》《意中缘》《赵氏孤儿》《西厢记》《徐策跑城》等家喻户晓。

袁家村、盬街、河津马家庄、河津柴村……正月初二到正月十一,景雪变和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用30场连续不断的演出又一次证明“蒲剧是扎根在田间地头的”。

“上过春晚这样的国家大舞台,更不能忘记乡村小舞台。只要老百姓爱看,蒲剧永远会扎根在田野乡间!”景雪变说。

央视春晚的51秒,展示河东大地绵延不息的历史文脉,唱响惊艳世界的“河东之声”。一台台制作精良、表演精湛的剧场演出,丰富了运城百姓的周末生活。

“蒲景苑”周末百姓剧场的开演,正是回应百姓期待、坚持为民导向的一个实践。

从收音机里听戏、电视节目里看戏到剧场里观戏、直播平台赏戏,随着时代发展,戏曲绵延着独特气质,在新时代不断寻求着创新性表达。看戏的人也从单纯的欣赏者提升为交融互动的参与者,再到戏曲文化的传播者,这样的潜移默化助推着戏曲文化薪火相传。

不仅如此,“蒲剧泰斗”阎逢春的故里西姚村,探索文旅融合的新模式,建设阎逢春大剧院,把名人故居打造成传承和弘扬蒲剧艺术的新载体,常态化的演出吸引游客“白天观景、晚上看戏”,让河东特色文化和农副特产获得广泛认可,实现了经济与文化的“双丰收”。

运城市委书记丁小强表示,运城市以戏为媒、以文化城,积极推进蒲剧艺术大繁荣大发展,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作出贡献。

拓宽题材出精品 老剧展现新魅力

“蒲剧慷慨激越、朴实奔放的唱腔吼出了晋南人的豪放,气势磅礴的舞台效果让人沉浸其中,深深地被运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震撼到。”2023年11月21日晚,新编蒲剧历史剧《忠义千秋》精彩亮相国家大剧院。演员慷慨激昂的唱腔、精彩绝伦的武功,让观众大饱眼福,掌声、喝彩声久久回响在国家大剧院演播厅。

“《忠义千秋》传承坚守了蒲剧特有的声腔表达和技术表达,从音乐和表演的艺术质量上为关公戏增添河东特色,可以说既有传统,又有创新,兼具思想性与观赏性,台上演出分外精彩,台下观众也极度认可。”《忠义千秋》总导演、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副教授席凯说。

近年来,为了让传统戏曲的老腔老调适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运城市抓好经典剧目挖掘、整理和传承,现代剧目编创生产,创作了《更上一层楼》《枣儿谣》等新编历史题材剧目,打造了《中条山上党旗红》《党的女儿》等革命题材剧目,同时,蒲剧还传承和复排了《窦娥冤》《西厢记》等传统经典剧目,并对一些传统剧目进行了改编。

“亮相央视春晚的新编蒲剧《柜中缘》,就是在老剧目的基础上进行改编,不仅增加、强化了爱国、感恩等主题思想,而且创编了一些造型优美、具有现代气息的身段和表演程式,使全剧更符合当下的审美需求,颇受赞誉。”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党委书记王志凯说。

但是,改编传统戏,不能照葫芦画瓢。只有符合时代需要、具有时代内涵、蕴含时代价值的新戏,不断拓宽老剧种题材,才能真正被市场认可。

2019年运城市推出鼓乐舞诗《大河之东》,2020年大型民族交响乐《关公颂》,2021年舞台剧《永乐宫纪事》,2022年歌剧《党的女儿》,以及2023年的大型音乐剧《龙门颂》……运城以世界语言生动诠释河东文化、传统文化时尚表达,对接新入口,融入新语境,满足新需求,探索出了一条文化振兴之路。

“我们以重组为契机,加强蒲剧创作、传承传统技艺、深耕本土文化等传承发展新路径,以实现蒲剧艺术在传承与创新中延续、在保护与发展中焕发活力的繁荣发展之路。”运城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统战部长王志峰说。

在坚守传统艺术本体风格的同时,蒲剧在艺术形式上也不断突破,实现了从戏台到银幕、荧屏,再到微电影的艺术探索。《山村母亲》是蒲剧近年来涌现出的精品力作。

该剧以小见大地演绎出社会转型期的城乡人际关系,改编成电影后,受邀参加第十三届世界民族电影节,摘获“最佳影片奖”和“文化交流杰出奉献奖”,这是蒲剧首次以电影的形式在国际上获单项大奖。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不断焕发新光彩的蒲州梆子,让更多人走进璀璨梨园,共赏“满园春色”。

创新表达方式 吸引年轻一代

冬日好光景,看戏正当时。临猗县西寺后村,一改往日寂静,乡村戏台灯火通明。来自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津津有味地看戏。

90后蒲剧演员杜丽娜,跟随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在1个月时间连续辗转10多个晋南乡村,一天两场戏,演出近5个小时。频繁的奔波令她有些疲惫,但依然难掩激动,“至少还有这么多人爱蒲剧,我觉得是蒲剧的力量让我们聚在一起,尤其是年轻人。”

在运城,有一批像杜丽娜一样的青年蒲剧演员,他们在专业领域成绩斐然,将“舞台”搭在了当地的每个乡村,还延伸到河南、陕西、甘肃等地,脚步踏遍了每一个喜欢蒲剧的地方。作为中国梆子声腔中古老的剧种之一,蒲剧在这里仍有着强大的生命力。

台上,一众蒲剧青年演员,一招一式一板一眼,高亢激越、朴实奔放的唱腔引得台下老少观众阵阵叫好,好不热闹。

台下,座无虚席,精彩的演出还采用了线上直播的方式,让人大饱眼福,半年时间观看人数累计5千万人次。

戏曲发展离不开观众,特别是年轻观众,实现观众年轻化,才能为戏曲艺术可持续发展蓄足内生动力。有人说“年轻人不喜欢戏曲”。事实证明,事在人为。

舞台剧《永乐宫纪事》用年轻人喜欢的新颖独特的艺术形式,融合话剧、歌剧、舞剧、蒲剧的艺术元素,以永乐宫搬迁工程为背景,塑造了大批文物工作者和当地人民群众的鲜活艺术形象,艺术地再现了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力更生、守正创新、勇于担当、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成就世界文物搬迁史上一大奇迹的艰辛历程。

从壁画艺术到工匠精神,串起来的新中国文物搬迁史,正在让戏曲像磁场一样,紧紧“吸”住年轻人的心。

在由山西省蒲剧艺术院青年运营的视频号上,粉丝们热情留言:“女神姐姐样样精通”“小时候经常跟家人听戏,不喜欢,现在听到蒲剧声,倍感亲切”“这是来自家乡的声音”“抖音里看蒲剧,我竟然还看完了”……

有了源源不断的年轻观众和青年人才,戏曲就有了青春活力,有了蓬勃发展的强大后劲。

“更多地吸引观众,最大限度地把蒲剧这一古老剧种的艺术形态融入整个社会文化消费、文化审美之中,这是关系到这一剧种能否生存于当代、传承于未来的一个关键。”中国戏剧文学学会原副会长王笑林感叹说。

院团的演员们也纷纷开设了自己的短视频账号,将自己练功的日常和演出片段同广大戏迷分享。“不少粉丝都是现实中的观众,在家门口就看过我演出。”青年演员赵振的短视频账号如今已有万名粉丝,他也时常在评论区和戏迷互动交流。

“戏曲不只是‘老技艺’,更应是文化‘底气’。守住传统底色,融入时代特色,方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色。我们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正向传播都是存在感,每一回的成功出圈都是大进步,每一场精彩演出都是在抓住年轻人路上的新尝试。”王志峰说。

改革激发活力 发展掀开新篇

不过,即便拥有饶沃的文化土壤,要想春色满园,也离不开园丁的精心呵护。

前些年,运城蒲剧院团也曾遇到困境:年轻人不愿学戏,学了戏的找不到工作;而剧团人才流失,又难免使戏的“成色”大打折扣……

“有一次,邀请外地剧团来演出,发现4个主要演员中有3个都是从我们这里流失出去的。”提起这件事,王志凯非常惋惜,可面对一目了然的“待遇差距”,他也无可奈何。

如何走出恶性循环的怪圈?运城的对策是通过全方位的系统性政策扶持,打造一个有利于戏曲传承发展的好生态。

2020年12月31日,运城市委将运城市蒲剧艺术研究所(原市蒲剧团)、运城市蒲剧教育培训研究所(原市青年蒲剧实验团)、运城市蒲剧音乐舞蹈研究所(原市文工团)和市文化艺术学校4个事业单位“校团合一”,挂牌成立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运城市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就此拉开序幕。

在王志凯看来,改革的目的是激发院团的生机和活力,其中的关键便是人才问题。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提高待遇。

为此,运城市委、市政府以山西省蒲剧艺术院为支撑,提供了“真金白银”式的支持:工资待遇方面,过去基本工资和养老保险金财政仅保证60%的差额财政编制的人员享受到全额财政人员待遇,如今10朵“小梅花”进入“差额财政”行列,150个院聘人员定编定补落实。此外,市财政连续5年每年单独列支500万元专项经费,用于省蒲剧艺术院的艺术创作和人才培养。

在“人才”上做文章,青年演员赵振也有最直观的体会。之前参赛、申报奖项都需要演员自己关注,全程自费,常常光是录音就得花一万多块钱。“现在,院里积极鼓励我们走出去交流学习、投奖参赛,成本由院里面负担。对我们非常支持!”

一桩桩,一件件,这场关于文艺院团的改革,以人才为突破口,为蒲剧事业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是专门培养蒲剧人才的学校,曾经门庭若市,近些年却陷入招生难的困境,其中,学艺苦、出路难等问题让不少家长“望而止步”。

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成立后,集“教学、研究、创作、演出、管理”为一体的职责定位,为破解艺校发展困局找到了出口。

“过去的学校教学和真正的舞台表演是脱节的,学生很少有机会体验舞台表演的感觉。”王志凯介绍道,“校团合一”后,剧团中的演员会定期来艺校和学生进行互动教学,排练大型节目、下乡演出时,也会让学生在其中扮演基础性的角色,实现“以练带学”。

“可喜的是,这群孩子不负众望,为剧院增添了新鲜活力,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山西省蒲剧艺术院院长贾菊兰说。

在舞台上密集的演出实战,也让这些“戏苗子”锤炼了真功,增添了自信,更加激发了他们对戏曲的热爱。

此外,山西省蒲剧艺术院还成立了名师工作室,运城市七个梅花奖演员全部入驻,组建名师传承班,实行了戏曲生免费招录政策。

通过“校团合一”,一批批优秀的毕业生将成为剧团的后备力量。“毕业之后先在团里面实习半年,跟着下乡演出积累舞台经验,同时备考中国戏曲学院,继续从事这一行。”即将毕业的戏曲班学生薛思甜对未来已经有了基本的规划。

“去年我们推出的暑期蒲剧培训班,还没有正式推广宣传,就已经人气爆棚。”王志凯说,“特别是针对少儿的兴趣班原计划招16人,结果报名36人……”

在第26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节目评选中,山西省共有9名小选手获得“小梅花”称号,山西省蒲剧院“摘得”其中四朵,为山西省之最。

在一次次充满新意的尝试中,蒲剧赢得了更多人的喜爱,展现着传统艺术的时代新义。正如京剧大师梅兰芳所说:“一个古老的剧种,能够松柏常青,是因为它随时进步。”活态传承的传统戏曲,连接绵延千年的审美积淀与欣欣向荣的美好生活,正以更加多元、更为丰富的艺术表达持续散发时代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