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对花枪》:“梅绽蒲苑”竞风采

2025-04-01 发表|来源:运城晚报|作者:冯革才
《对花枪》剧照

枪来棍往,白刃相接,惊风急雨数十载,花枪独挑负心郎……

3月28日晚,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演出二团《对花枪》在蒲景苑百姓剧场上演。唱念做打“对花枪”,“梅绽蒲苑”竞风采。当晚,青年演员们精彩亮相,一展山西省蒲剧艺术院新生代风采,将这部经典剧目奉献给期待已久的戏迷观众。

折子戏《对花枪》是一部唱念做打俱全、允文允武的应工戏,对演员的综合性要求极高。该团在演出《对花枪》时,剧中9个角色,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5人,山西省红梅奖获得者2人等出演。该团的《对花枪》折子戏让观众看到了剧团新生代们传承发展蒲剧艺术的能力与决心,受到戏迷观众的肯定和赞誉。

作为山西省蒲剧艺术院培养青年艺术人才着力打造的重点剧目,《对花枪》经过一个月的排练,由新生代演员重塑“姜桂芝”“罗艺”经典角色,再续“花枪缘”。

《对花枪》讲述了隋末罗艺赴试病倒途中,被姜桂枝救回,得以痊愈。姜女桂芝随父习就祖传花枪,代父传授于罗艺,二人结婚。婚后罗艺赴试,又经战乱,音讯杳然。四十年后,姜桂芝闻知罗艺聚义瓦岗寨,遂偕子孙往寻。罗艺因另有妻室,并生子罗成,不敢相认。姜桂枝知罗艺忘却前情,气愤已极,定要披甲上马,在瓦岗寨众将面前和罗艺比武对花枪。程咬金坐寨激将,罗艺无奈只好应战,结果被姜桂枝打下马来,罗艺羞愧万分,认妻谢罪。姜桂枝在众人劝解之下与罗艺重归旧好,一家老少喜得团圆。

该剧叙事紧凑脉络清晰、唱腔设计传统又不失新意,做表繁难彰显功力,独具艺术魅力。《对花枪》凭借老旦扎靠开打,老旦武戏文唱的鲜明特色,若没有扎实的艺术功底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很难学演驾驭该戏。

演出当晚,山西省红梅奖获得者、青年演员孙薛青以声情并茂的表演,韵味醇厚的唱腔成功塑造了姜桂枝的艺术形象,让这出以老旦挑梁的经典剧目,再次焕发出新时代的艺术魅力。孙薛青用顺畅自如的运腔将核心唱段精彩演绎,展现出主人公姜桂芝悲喜交加的复杂情感,扎实的靠功、朴实大气的表演让“花枪独挑负心郎”的开打戏份掀起场内高潮。其中有跑圆场、串翻身、掏翎子等技巧,使姜桂枝显得更加英姿飒爽。为了突显姜桂枝高强的武艺,还有精彩的对阵“花枪”,演员将刀马旦的“帅”“脆”融合到本场武打中,过硬的把子功和乐队严丝合缝、水乳交融的烘托,强化了姜桂枝悲愤、失望、果敢的情绪。在继承传统唱念做打基础上,不断丰富表演技巧、吸收各种艺术门类优长,在守正中尝试创新。

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青年演员段怡卓生动表演与成熟嗓音相融合,精彩演绎出“负心汉”罗艺这个人物。同时,剧中的程咬金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刘泉佚、陈金娥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张丹妮、罗松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白佳森、尤俊达由全国小梅花奖获得者赵奇、罗焕由山西省红梅奖获得者王博丹、罗英由优秀青年演员贾晓茜、史大奈由优秀青年演员梅壮等饰演,他们在舞台上充满朝气,展现出青春靓丽的新生代戏曲演员的风采。

“繁荣发展戏曲艺术关键在人,艺术人才的不断涌现,才能推动戏曲艺术持续向前发展。期待该团加强对经典剧目的挖掘和传承,继承和创演更多更好的优秀剧目,不断提升经典作品的精神能量、艺术价值和时代内涵。”一位戏迷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