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蒲剧名家张秀芳:使古老传统艺术飞出小县城

2014-02-16 发表|来源:中新网太原|作者:王燕君

“我的梦想不仅仅是使张派青衣得到弘扬,更要使古老的蒲剧艺术旋律从这个小县城飞的更远”,山西蒲剧名家、芮城县青年蒲剧团团长张秀芳说。

“我们芮城青年蒲剧团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已经走过了六个年头。这是深化改革、励精图治的六年,是艺术生产力大解放、艺术创作大丰收的六年”,山西蒲剧名家、芮城县青年蒲剧团团长张秀芳对记者表示。

六年前,正值艺术表演盛年的张秀芳,辞去为她赢得了诸多声誉的山西运城蒲剧团,来到芮城一个名存实亡的濒临散班,“我的梦想不仅仅是张派青衣得到弘扬,更要使古老的蒲剧艺术旋律从这个小县城飞的更远”,张秀芳说。

张秀芳初到芮城蒲剧团,她就意识到,面对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烂摊子,她的使命不是重敲锣鼓另开戏,解决剧团的生存问题,而是顺应戏曲院团转体改制的大趋势,从根本上对剧团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革。

“我对地方剧种的艺术资源进行重组,提高艺术生产力和艺术质量,把远离和流失的观众重新拉回到剧场来,建立起稳固的演出市场,张秀芳说,希望使我们民族传统的戏曲艺术在新的时代绽放出新的灿烂光辉。

张秀芳同时意识到,戏曲院团改革方针、政策已经十分明确,当地政府的支持已经到位,改革的环境条件已经基本具备,自己的责任和任务,就是在理解改革的真正涵义和明确改革理念及定位的基础上,使之转化为实际的改革行动。

“剧团改革的目的,说到底,就是多演戏、演好戏、演观众爱听爱看的好戏”,张秀芳说,这样剧团才有牢靠的观众基础和广阔的市场。

为此,她把引入竞争招聘、动态考核机制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把优胜劣汰的机制有机运用到演员队伍管理中来,把演员的表演业绩同收益待遇紧密挂钩,实行绩效工资,剧团的人事制度被搞活了。

当问到这样做是否会造成队伍不稳定,使人才流失,张秀芳自信地说,我们不怕,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人才不流动,剧团就会死水一潭,一潭死水养不出大鱼,一池活水才会人才辈出。

六年中,芮城蒲剧团共排演大本戏18个,其中编创演出三出蒲剧现代戏《生命》和《“憨”局长还债》及《会说话的苹果》,用古韵正声唱响了时代正能量,使观众在美的艺术享受中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

《生命》一剧2010年被评为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剧目,2012年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戏剧文化奖”优秀剧目,共计获得全国八大类16个奖项。同时排演折子戏、独幕剧三十多出,戏曲晚会节目二十多场。演出水平不断升高。

张秀芳介绍,大型蒲剧《百岁挂帅》、《金沙滩》、《杜鹃山》,这些剧目对剧团的演员行当和表演技能要求是很高的,排练成本也很高,一般剧团都不愿排练,但我们敢“吃螃蟹”,攻难关,演得大气磅礴、活灵活现使我们的目标。

山西省文化厅赵银邦副厅长看了演出,感到“很震撼”,他说,这么一个县级剧团,连演五场,包括传统戏、新编戏、移植戏,这在我们省里有史以来是很少见的,也是想象不到的,别的团是一只笼子飞出一只鸟,而芮城团是一只笼子飞出了一群鸟。

更值得提及的是,张秀芳在务实改革中,还抢救一个濒临失传的地方稀有小剧种—线腔艺术。线腔是流传在河东芮城一带的民间小戏,它象其他小戏一样,唱腔委婉动听,表演诙谐幽默,反映的是民间日常小故事,通俗易懂,很受群众喜爱。在晋南乃至山西,仅芮城一家独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得主史佳华在评论张秀芳时说说一些名演员当了团长以后,就想把剧团当作为自己树碑立传的平台,张秀芳不是这样,不停地排戏不停地演戏,为青年新秀创造成才平台和机会,使剧团整体实力不断增强,这是我们每个院团应该学习的榜样。

张秀芳认为,剧团不仅是一个演出团体,也应当是一个培养艺术人才的学校。“让人才脱颖而出,才能使戏曲艺术在更高的层次上振兴起来,传承下去”

张秀芳对青年演员的培养十分重视,既当团长又当家长,像母亲一样爱护青年演员,手把手向他们传授自己的舞台实践经验,对初露才华的青年演员敢于压担子,唱主角,进行实战磨练。“只要具备能力和实力,人人都有当主演的机会”。

数九天,三伏天,别的剧团都放假了,张秀芳为了培养一批年轻人抓紧这难得的时间排戏练功。有人说张秀芳是傻子,别人都给自己排戏,她就知道帮别人排戏。就这样经过六年的培养,人才快速成长起来,收到出戏又出人的显著效果。

除张秀芳本人之外,出现了一批的中青年演员以及蒲剧新秀。除张秀说,我们蒲剧团坚持基本功训练不停顿,演员功底扎实,排演了像《金沙滩》、《百岁挂帅》和红色经典现代戏《杜鹃山》、神话剧《青蛇传》等一批大场面武打剧目,观众多年没看到这样的武打场面,感到很过瘾。

另外,在唱腔改进上女装马甲,既坚持了蒲剧慷慨激昂的传统基调,又注入了叙事抒情的委婉和韵味,使唱作念打和音乐、剧情、角色紧扣,使观众融入剧情与演员一起共鸣互动,凝聚观众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