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送文化”为“种文化”
2015-01-25 发表|来源:运城日报|作者:冯革才1月15日,在万荣县文化中心培训室,该县文化馆馆长孙武民、山西草根“笑星”潘新杰和文化馆工作人员就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创新编蒲剧《董永新传》中的台词精雕细琢。该剧今年元旦前夕已和观众见面,此次“回炉”是为羊年春节期间该剧在14个乡镇和社区巡演。
“下一步,我们还要拍摄宣传片,开展董永传说进校园活动,让董永故事和董永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孙武民说。
1月16日,在皇甫乡高家庄村,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软吹锣鼓在文化馆专业人员的精心指导下,表演形式得以更为艺术化的打造,更加具有了观赏性。为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丁樊锣鼓精益求精,县文化馆专门邀请了新绛县鼓乐专业教师,对参演人员进行队列排练和舞台表演指导,使其从台下走上舞台,达到保护、传承、创新之目的(见右图)。
去年以来,万荣县文化馆围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主题,开展了“戏剧惠民”“文化过大年”、“消夏晚会”等一系列演出活动,并免费培养了500余人的合唱、舞蹈、健身、戏剧等基层艺术骨干,真正地变“送文化”为“种文化”,让文艺种子扎根基层生根发芽。
参加系列演出的有农村、社区的群众文艺团队,还有老年体协和县蒲剧团,演出现场人头攒动、掌声阵阵、气氛热烈。这既是对基层优秀文艺节目的展演检阅,也是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丰硕成果的生动实践。此外,该县还组织了文化惠民演出小分队,配备了流动舞台车先后在全县14个乡镇和社区巡回演出50余场,编排了以弘扬正气,倡导孝亲敬老,树立社会主义新风尚为题材的眉户剧、干板腔和风趣幽默的万荣笑话剧等适合百姓口味的文艺节目,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丰富多彩的文化盛宴。
文艺骨干惠城乡,同唱咱的“中国梦”。万荣县文化馆多次免费培训基层文艺骨干,50余名基层文艺骨干成为农村一线“文化种子”播撒人,200余名舞蹈学员将学到的舞蹈内容普及到社区、村庄。每天早上在县城飞云广场,县文化馆老师都会辅导“笑城合唱团”成员演唱“中国梦”主题歌曲。
“以前冬闲没事干,不是打麻将就是在家守着电视等春节,现在我们家戏排练也是忙忙碌碌,日子是有滋有味!”准备新春为乡亲们义务演出蒲剧的里望乡和井村戏剧爱好者向记者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