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县蒲剧团移植上演《儿行千里》
2015-09-09 发表|来源:黄河新闻网|作者:姚中吉 董明吉2009年,夏县蒲剧团以一出新创作的古装反腐大戏《斩公槐》,唱红了河东,唱响了省城,并屡获殊荣。时隔六年,《斩公槐》的原班主创团队又推出了新的反腐力作——《儿行千里》。
该剧故事大意是:远在京城任职的高干郑耀宗回乡为母过寿,一些老板和地方干部闻风而至并送上重礼,引起郑母的忧虑与警觉。郑母连夜赶往儿子下榻的宾馆以究内情,对儿、媳苦苦教诲。在儿、媳因收受巨额贿赂锒铛入狱后,郑母跪求乡亲筹款帮其退赃,并在探监时对儿子严词痛责,晓以大义,终使耀宗彻底悔悟,揭发他人犯罪大案,获得了宽大处理。该剧深刻而细腻地表现了“儿行千里母担忧”慈母情深,热情歌颂了一位普通农村妇女正直无私、深明大义的家国情怀,有力揭示出“莫伸手,伸手必被捉”的铁定规律,是向手握权柄的官员们敲响的警钟。
蒲剧《儿行千里》是根据同名莱芜梆子移植改编的,但与原剧相比,“青出于蓝胜于蓝”。
剧本改编得到升华。近年来,高吉林连续创作了《斩公槐》、《“憨”局长还债》、《枣儿谣》等剧,均取得了成功。《儿行千里》是其第一个改编剧本。改编中,他对原剧的框架大胆进行了重新拆装,将原一、二场调正重组成一、三场和二、四场,不仅加快了戏的节奏,而且避免了原来第一场时间跨度长达近20个小时、时空过渡不够自然的缺陷。再是对剧中的台词,尤其是唱词几乎全部进行了重写,从而使该剧充分体现出作者深刻凝重的剧作风格和蒲剧慷慨激昂的剧种特点,给演员的演唱提供了尽情发挥的充分条件。
导演手法精炼新颖。青年导演雷亚芬在该剧的舞台处理上颇有新招。例如第二场前段,郑耀宗被人以指导县里研究民生工程的名义邀去赴宴,席间陪客们纷纷请求郑耀宗为自己办事。如果按照写实的手法处理这段戏,就会陷入平淡、拖沓,没有看点。导演在处理时,巧妙运用写意手法:在“觥筹交错杯盘转,一桌又是几千元……”的伴唱声中,郑耀宗坐在转椅上,任由别人众星捧月般地恭维、祝酒,旋来转去,一件件不该答应的事情就在他的似醉非醉中欣然点头或由其妻大包大揽。没有几句台词,一切心照不宣。这样的处理着实让观众耳目一新。
舞美设计简约大气。《儿行千里》舞美设计简约大气,堪称炉火纯青。如郑母家屋顶积雪,只用了两条几十公分宽、折出屋顶前后坡状的积雪画片吊在空中,非常简单,但又十分逼真、干净利落。第六场高墙内的场景、尾声中的审判现场都是一片画幕搞定,画面大气,意境深邃。这种简约的布景设计不仅使舞台画面显得空灵、高雅,而且方便剧团下乡演出,使老百姓在乡间舞台上看到的戏和城里的演出具有同样的美丽。这正是基层剧团最需要的舞美设计。
此外,音乐设计和几位演员声情并茂的表演都为该剧增添了亮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