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相传的守望者——讲述临汾非遗传承人的故事
2015-10-29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李宏伟董文达等在临汾,一批手工艺人怀揣一颗安静、朴素的心,坚守着他们巧夺天工的技艺,使其作品带着灵魂、充满磁力,包浆着日晕月华……
这群非遗传承人,他们以自己的信念与执著,挽救、保护、传承着濒临消失的活态文化,每个人不平凡的经历,演绎着让人感动的故事。
曹运建:挖掘“晋作家具”技艺绝活
襄汾县东牛村山西唐人居古典家居文化有限公司大门口,挂着“晋派明式家居制作工艺研究所”“山西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好几块牌子。
唐人居董事长曹运建被列为“晋作家具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经历很不平凡。1988年,19岁的曹运建帮人在村里搜寻收购流落于民间的明清珍品家具。曹运建说:“在搜寻过程中,经常碰到一些缺胳膊少腿但制作精美的家具,当时的村里人不懂,一看收家具的不要,就把宝贝当废物用,甚至直接当柴火烧,实在让人痛心。”
1989年,曹运建成立了公司,将重点放到了晋作家具的历史文化及结构研究等方面。他收回各类缺胳膊少腿的家具后,就遍寻能工巧匠,对其构造、雕刻、油漆等制作工艺进行研究,慢慢地从旧家具修复发展到古典家具仿制,在北京开了两家仿古家具店。
以后十多年时间里,曹运建将精力都投入到了晋作家具的研究、开发、制作中。他将起源于4000多年前的陶寺晋作家具“龟裂断纹漆”“竹木藤结构”“五彩与描金”“镂空雕刻及镶嵌”等技艺绝活,由“家庭承袭”和“秘籍单传”流传方式发展为现代企业生产,为古典家具现代规模化传承闯开了一条新路。2010年,唐人居“晋作家具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唐人居家具亮相上海世博会,并入选人民大会堂。
郑月巴:让葫芦呈现艺术生命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葫芦手艺制作者郑月巴,今年81岁,是曲沃县下乌村人,他在我省民间艺术界享有盛名,被称为山西“葫芦王”。
郑月巴自幼酷爱艺术。1986年,他感悟到民间美术开发有其不可替代的社会意义,毅然组织周边十余村庄的民间巧手,成立全县民间美术研究会,自己掏钱办培训班,从这家到那家帮助辅导,相继在各村及县里举办展览,但培训班终因效益不好而解散。郑月巴不甘心,又创立了郑家民间美术社,带领全家,24元起家,全身心扑入民间美术事业。
郑家的艺术大门一下子打开了。
如今郑家工艺产品已有五大系列:葫芦艺术、平阳木板年画、剪纸艺术、沥金漆画、布作艺术,均在国内外博览会上屡次获奖。他的葫芦工艺品所运用的技术手段之多、选型品类之繁、格调品位之精、艺术魅力之强,全国少有。凭着在民间艺术上数十年的造诣,郑月巴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被省政府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任跟心:抢救濒临失传的蒲剧艺术
任跟心,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奖”及“文华奖”“白玉兰奖”获得者,现任临汾蒲剧院院长,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2008年7月,任跟心组织力量,对蒲剧老艺人的代表剧目和绝技进行抢救整理,先后对阎逢春、杨虎山的《朝房》、张庆奎的《观阵》、男旦尧庙红的《骂殿》、特技表演《观兵书》、仅存蒲剧靠山调的《石佛口》五个剧目进行了音配像工作。2012年春节期间,任跟心在运城下乡时,偶然听说平陆县有一位老艺人还会表演蒲剧古本《蝴蝶杯·洞房》一折。因为《蝴蝶杯》这出戏许多剧种都在演,但传统蒲剧不但在剧情上与之不同,而且在表演上更有独到之处。她不顾天寒地冻,当即组织人员赶赴平陆,千方百计找到这位老艺人,经过一周努力,终于把这一濒临失传的剧目抢救回来。
李登山:“天塔狮舞”舞出农民增收新产业
近年来,每到年关腊月,襄汾县陶寺村相继有天塔狮舞、舞龙、舞狮和踩高跷等10余支代表队近500人分赴全国各地演出,身怀数技的农民在近10天的演出中,人均收入达6000余元。
“天塔狮舞”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由舞狮演变而来,始于隋,盛于唐,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以惊、险、奇、绝、美的艺术特点被誉为“华夏一绝”。演出时,表演者在15层高板凳叠垒起的“天塔”上表演“福从天降”“水中捞月”“瑶池摘星”等舞狮特技,让观众大饱眼福。
“天塔狮舞”代表性传承人李登山带领陶寺村村民继承传统舞狮技艺,创新狮舞表演形式,发扬民俗文化魅力,使“天塔狮舞”这一民俗文化得以科学传承。同时,通过积极参加各地演出、承揽舞龙舞狮技艺培训和制作出售演出道具等多种途径,推动这一民俗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几年来,该村培育演出新人200余名,向西藏、湖南、河北等全国各地出售龙、狮道具,收入超百万元。
廉振华:一口叙说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
皮影戏,又称影戏、弄影戏或灯影戏,因利用兽皮或纸板剪制并借助灯光投射人影表演故事而得名。“一口叙说千古戏,双手对舞百万兵。”侯马皮影以其精湛的演技丰富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文化生活,2006年被列入我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皮影表演包括唱腔、舞台表演及伴奏队三部分,唱腔主要为当地流行剧种“碗碗腔”,同时吸收了蒲州梆子、眉户的音乐元素,表演艺人通过文武扦子操作,靠灯光的照射将影像映现在屏幕上,乐队伴奏所用乐器主要有月琴、板胡、二弦。
当代侯马皮影戏代表性传承人一为廉振华,一为赵翠莲。廉振华为了抢救这一濒临灭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历时五载走遍皮影盛行的地区,寻访近百名老艺人,收集皮影近万种,1983年编成中国第一部皮影艺术资料《中国秦晋皮影雕刻艺术图谱》,后又完成《中国皮影艺术图谱》和《山西皮影史略》专著。1992年在侯马建起了皮影展览馆——振华影屋,填补了中国皮影史上的空白,并因接待过美、德、法、日等国皮影研究人员而影响广泛,廉振华也被授予“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等称号。
赵翠莲1972年拜廉振华为师学习皮影雕刻,她雕刻的皮影长卷《民间社火》荣获第六届民间艺术节金奖,被誉为“当代皮影雕刻大师”。
吴春安:木偶在他手上活起来
浮山木偶戏又称“小戏”或“傀儡戏”,起源于汉代,由殉葬木俑演变发展而来。该戏以杖头木偶为基本形式,辅以提线木偶和布袋木偶,是集雕塑、美术、音乐、制作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1955年进京参加12省观摩演出,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赞扬,国外戏剧家也在《人民日报》撰文给予高度评价,现已入选山西省非遗名录。
吴春安是浮山木偶戏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他15岁拜师学艺,18岁与师傅同台演出。上世纪60年代初,20岁出头的吴春安担任浮山木偶剧团副团长,他亲自制作偶头,排演样板戏,开辟木偶表演现代戏先河。他还把传统的蒲剧、眉户剧改为娃娃易懂的话剧、歌剧,并且在音乐、服装、道具方面进行了改革。他排演的儿童剧目《拔萝卜》《东海小哨兵》《半夜鸡叫》《北京有个金太阳》《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狼姥姥》等,深受孩子们喜爱。
上世纪80年代,木偶剧团解散了,但吴春安把木偶戏传承下去的信念一刻也没有消失。他同一些老艺人重整旗鼓,组成民间木偶艺术团继续演出。为了解决浮山木偶戏后继无人的窘境,他发动全家老少齐上阵,传承这一古老艺术。他说:“我有一个梦,就是在有生之年建一个集展示、培训、演出和研究为一体的浮山木偶戏传承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