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好“戏”连台促发展 ——稷山县以戏为媒赴京精准招商纪实

2016-01-12 发表|来源:运城日报|作者:牛东海 翟建平

不久前,稷山县以新编大型历史题材蒲剧《枣儿谣》在北京演出为契机,在京举办了稷山板枣宣传推介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稷山板枣的历史文化和营养价值。

戏中有“戏”,戏外有“戏”。稷山县以戏为媒,在首都北京开展了一系列招商引资推介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抢机遇 周密谋划细考量

唱“枣”戏,枣唱“戏”,精准招商,推介项目,宣传招商,扩大影响……早在2015年11月下旬,稷山县委、县政府就开始谋划以《枣儿谣》赴京演出为契机,进京宣传稷山板枣,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围绕“三千一地”文化,通过新媒体宣传、电商销售等,建立稷山文化旅游以及板枣、麻花、仿古工艺等特色产品网上展示购销平台,进一步占领北京市场。

该县积极和市里的有关部门沟通配合,确保把唱戏和宣传稷山枣、招商引资等活动做到相得益彰,实现双赢。同时,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济源精神,先后召开两次推进会,精心谋划,积极商讨,制订方案。

唱“枣”戏 红遍京都美誉扬

2015年12月23日至24日晚,《枣儿谣》在京演出,长安大戏院内座无虚席。伴随着高亢激昂的唱腔,现场掌声不断,叫好声此起彼伏,众多北京市民在剧情的跌宕起伏中共同欣赏了这场演出。

《枣儿谣》以清代稷山县村民吴绍先万里寻弟的事迹为原型,唱响了由红枣之乡稷山县传统文化孕育而生的人间真情。剧中反复吟唱“红枣枣,甜枣枣,甜甜的枣儿哄宝宝,宝宝吃了甜枣枣,香香甜甜睡觉觉”这首在稷山当地广为流传的“枣儿谣”,或激情昂扬,或委婉低沉,配以稷山枣乡背景,充盈着如诗如画的晋南风情。通过表演,观众对稷山板枣文化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推动了稷山板枣品牌走出去。

2015年12月24日上午,在中国文联召开的《枣儿谣》创作研讨座谈会上,中国剧协的专家学者就《枣儿谣》的创作、编导、表演、舞美、音乐展开热烈讨论。大家一致认为,《枣儿谣》是一部成功的创作剧,接地气,有人气,能感化人们的心灵,是一部舞台艺术精品,并提出,要大力弘扬社会正能量,传播先进文化,把《枣儿谣》打造成传世精品,使其成为戏剧史上的代表剧目。

枣唱“戏” 撂响千年枣品牌

稷山县以戏为媒,唱“枣”戏,枣唱“戏”,在北京撂响了红彤彤的稷山枣品牌。《枣儿谣》在京演出期间,该县在长安大戏院大厅设置“品稷山枣”展台,宣传推介稷山板枣的历史文化和人文价值,并让大家品尝稷山枣。县里组织的招商团队马不停蹄,全面出击,精心寻找着一个个发展的契机。

——2015年12月22日上午,稷山县委、县政府组团到北京市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园展示中心和中关村创业大街进行参观,了解到信息技术、商务工程、电子产品贸易和新医药等高新技术,进一步了解到创业培训专业知识,为该县打造良好的创业环境打下基础。

——2015年12月23日上午,稷山县委、县政府组团到北京市通州区瑞正园农庄实地参观考察中华农耕园展示窗口,就稷山与该农庄下一步关于建设中华农耕园的事宜进行洽谈对接。

——2015年12月24日下午,在北京招商引资推介会上,稷山县委、县政府向参会各企业、驻京各媒体详细介绍了稷山县独特的农业资源、文化资源及“三千一地”建设情况,并对稷山县“十三五”规划、“三个一百”工作中的重点招商引资项目进行详细展示,诚邀京城企业进驻稷山投资创业,共谋发展大计。本次招商推介会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共签约8个项目,投资金额达33亿元。其中,中国电力投资公司、北京财富立方投资公司与稷山县政府签订建设200兆瓦风光互补发电项目合作协议。该项目建设200兆瓦升压器一座,铺设260瓦电池板38.4万余块,建设风机塔66座,总投资20.8亿元,为推动稷山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稷山县赴京招商引资能取得如此丰硕成果,得益于干部群众的齐心协力。近年来,该县深挖本县潜在优势,高扬文化之帆、透过千年大佛、千年板枣、千年古县和华夏农耕文明发祥地“三千一地”文化强县富民平台,使传统农业的旅游文化元素得到深度挖掘与开发,板枣生产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快速发展,进而有力实现新技术推广,新技术拓展和新产业催生的目标,获得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的双重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