稷山蒲剧团创排《枣儿遥》首演
2016-08-04 发表|来源:中国晋剧艺术网|作者:杨国青一曲《枣儿谣》,一幕人间情。 “红枣枣,甜枣枣,甜甜的枣儿哄宝宝,宝宝吃了甜枣枣,香香甜甜睡觉觉。”8月3日晚, 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蒲剧《枣儿谣》,回荡在座无虚席的山西稷山县会议中心礼堂。
稷山县蒲剧团创作编排的大型蒲剧清代戏《枣儿谣》在此举行首演。经典又精彩、叫好又叫座的大型蒲剧清代戏《枣儿谣》,赢得了千余名观众的满堂喝彩。
稷山县精心创作编排的新版《枣儿谣》与原演出的版本有了较大的改进和提升。在经过专家和学者的多次研究探讨之后,稷山县蒲剧团将该剧从剧情到音乐、从演员到布景道具等等进行了大幅度的改进和提升。年轻化的演员阵容、设计精美大气的舞台布景、荡气回肠的感人剧情,给全剧带来了一股浓郁的乡土乡情和新鲜之感,为观众奉献了一道主题突出、立意鲜明、高潮迭起、精彩纷呈、以戏育人的戏曲大餐。
走上文化繁荣太舞台,唱响开放发展新旋律,是稷山县蒲剧团的使命追求和历史担当!成立于1955年的稷山县蒲剧团,60年来,曾因创作演出《石人泪》、《关公与貂蝉》、《农祖后稷》等许多传统和现代蒲剧,参加过第二节国际艺术节唱响山西省省城剧目获奖,而享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成为蒲剧爱好者公认的一支一流的县级演出团队。
今年以来,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稷山县委、县政府对稷山蒲剧团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倾力支持,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促使剧团上下认真演戏、精心磨戏的工作积极性日益高涨,除移植排演一批优秀传统剧目外,在继运城市蒲剧团成功排演《枣儿谣》之后,稷山县蒲剧团再次将《枣儿谣》这一发生在稷山县本土山西省稷山县农村的真人真事、感人故事创作新编排演的古装剧搬上舞台。
稷山县政府文化部门把新版《枣儿谣》作为2016年戏剧艺术精品工程着力打造,排演一部反映枣乡本土真人真事的清代历史大戏一一新版《枣儿谣》,向全国戏迷观众捧献一份乡情浓郁、醇香四溢、表现中华民族美德、具有现实教育意义的亲情戏剧文化大餐,为历史上的“中国好人”树碑立传,为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振兴中国蒲剧事业加油鼓劲,为全面推动六大发展,打造戏剧精品增光添彩。
新编大型蒲剧清代大戏《枣儿谣》以主人公山西省稷山县吴城村村民吴伯宗真实事迹为题材。全剧以主人公步行三万里、途径十七省、历经十八年,寻找幼年被人贩子拐卖丢失的两个小兄弟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吴伯宗谨记母亲临终嘱托,为了寻找兄弟,抛家舍亲,跋山涉水,沿街乞讨,受尽欺凌,冻残身躯,终于找到丢失的两个兄弟,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感动大清康熙皇帝,钦封吴伯宗为“大清义民”,并赐其金字御匾“兄弟孔怀”。
稷山县先后组织主创人员多进行考察调研,专门召开剧本研讨会。在剧本创作、演员选拔、唱腔设计、场景谋划、观场排练、布景制作、灯光调试、音响配备等方面好中选优、优中求精,倾全团之力,精心打造这部新创作的剧目。
为了排好《枣儿谣》,稷山县蒲剧团团长贾金艺与演职人员加班加点,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团结积极的创作氛围,促进了演员对艺术的精益求精。
在剧中饰演吴伯宗的领街主演王海瑞今年28岁,曾荣获运城市振兴戏剧金牌奖、第二届戏剧菊花奖优秀演员奖。他借着精湛的演技, 以高亢悲凉、浑厚铿锵的唱腔与干净利落、形象传神的动作, 将吴伯宗的“兄弟情深”表现出超强的感染力与冲击力用慷慨激越、婉转悠扬的蒲剧唱腔,将剧情演绎得淋漓尽致;饰演吴伯宗妻子枣香的领街主演席武英,两次荣获运城市戏剧龙门奖、全市戏剧主演优秀奖。池扮相端庄大气,表演凝重大方,唱腔凄楚委婉,唱得字清情准,气息饱满,情贯始终,动人心扉,将枣香失去二弟的内疚焦虑,被丈夫误解、休弃时的痛苦委屈,十八年抚养儿子的千辛万苦,对丈夫兄弟三人归来苦苦期盼的情感历程,表达得真切自然、感人至深。
蒲剧《枣儿谣》通过吴伯宗的悲剧人生,彰显了主人公至仁至义的人间大爱、孝悌情怀,唱响了一曲感天动地、催人泪下的亲情悲歌!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稷山县蒲剧团不仅把《枣儿谣》作为一部精品来精心打造,以便唱响三晋,撂红全国,让省内外观众看到该剧是一部“有情、有戏、有义”的优秀剧目。
该剧整场演出六个场次,舞台以稷山千年枣树背景,把以稷山板枣为主题的歌谣“枣儿谣”贯穿始终,剧情曲折生动,场景设计精美,唱腔慷慨激昂,唱词扣人心弦,通过场景的转换、灯光的变换,使演出极具感染力,更让观众为之动容。
蒲剧《枣儿谣》感动了全场观众,观众看得入神,10余次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