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观念一改道路宽 出人出戏迎新生——山西省侯马市蒲剧团改革发展纪实

2017-08-14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杨渊 邹文姣
蒲剧《樱桃花开》剧照  薛文军 摄

7月,由山西省侯马市蒲剧团创排的现代戏《樱桃花开》在北京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作为代表山西参加2017年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的一家地方院团,侯马市蒲剧团享誉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此次又从众多地方剧种中脱颖而出,着实不易。

1976年7月1日,侯马市蒲剧团成立,端着铁饭碗过了30多年后,2010年底,剧团转为企业单位,开始自己找饭吃。

回忆当时的情景,团长刘秀花记忆深刻。“第一时间得知这个消息感觉就像天塌了!”刘秀花形容,“那么多演职人员要吃饭、养家,我不能撂下挑子不管。”她耐着性子安抚着每一颗失落的心,鼓励大家:“蒲剧的根在晋南,只要大伙俯下身,广大的农村戏迷是不会抛弃我们的。”于是,就像新中国成立前戏班子闯江湖一样,刘秀花带着她的团队在晋南农村地区开始了艰难的求生之路。红白喜事、逢年过节、祝寿庆典……只要人家邀请,不管钱多钱少、路远路近,演员都会尽心尽力,从不因为报酬少、条件差而糊弄观众。没有旅店住,大家就挤在老百姓的土炕上;没有舞台,大家就一起动手搭……

“权宜之计维持生计还行,但长远发展,剧团必须改变观念。”侯马市文化局局长范孟龙介绍,在市文化局的支持鼓励下,侯马市蒲剧团大胆尝试,面向市场,求生存、谋发展。

为了出人出戏,侯马市蒲剧团探索出了“一团一组一中心”的发展模式。“一团”即演出团,主体队伍是一线演职人员,其职能是面向基层服务群众,考核办法是演出多少与绩效、收入挂钩,形成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全新分配机制,并努力提高一线演员的下乡补助。“一组”即剧组,利用近几年已创作演出的一些重点剧目,组成不同剧组,一边演出一边继续加工打磨,力争使其成为精品。“一中心”即坚持以文化惠民为中心,打造精品,为送戏下乡积累资源。如今,这样的工作模式在剧团已成为常态。

8月3日,在侯马市上马乡程村文化大院,当挂着“送戏下乡流动舞台”横幅的大篷车驶入大院时,大人们早已坐在凳子、马扎上,孩子们则挤趴在舞台前,等着鸣锣开场。应观众的要求,当天晚上演出的是《忤逆坟》。该剧取材于元末明初发生在侯马本地的一个真实故事,剧中的忤逆坟就位于东程王村西南60米,它警示人们在子女教育上要从小、从严着手。侯马市蒲剧团立足本市,就地取材生产剧目,内容紧贴现实,受到了老百姓欢迎,《忤逆坟》《樱桃花开》《蒲州梆子腔》等剧目都是如此。

就是在这一场场演出中,侯马市蒲剧团逐步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符合艺术规律的“3∶2∶1”时间分配模式,即一年中保证演职队伍的演出、排练和休息培训时间分别为6个月、4个月和2个月。按这样的比例分配时间,既能保证演员有充足的时间下基层锻炼,在舞台上提高艺术实践能力,保证剧院收入,又能确保演员有足够的时间排演新戏、打磨精品、参加培训,进一步提高艺术水准。

“为进一步增强演出市场的竞争力,侯马市蒲剧团以‘队伍主力年轻化、年龄结构梯队化、后备人才培养常规化’的思路进行人才储备。”在《樱桃花开》中饰演英花的中青年演员薛文君说,蒲剧团汇聚了一大批充满青春活力、具有市场影响力的骨干人才,组成了阵容强大、门类齐全的演员队伍。

侯马市蒲剧团的发展也离不开当地政府的鼎力扶持。每年,侯马市蒲剧团都会为全市78个农村(社区)各演一场戏,所需经费由政府买单,每场补助5000元。为保障这一惠民活动长期有效开展下去,2014年,侯马市委、市政府把送戏下乡活动的补助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不仅解除了剧团的生存之忧,也极大调动了演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坚定了大家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016年,侯马市提出了“产业聚集、城乡共建、文化崛起、环境提升、民生改善”五大兴市战略。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政府仍继续把送戏下乡列为年度财政预算,为创排《樱桃花开》投入资金200万元。侯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清江说:“侯马要以戏曲传承发展工程作为文化繁荣发展的举措之一,助推侯马市蒲剧团打造一批名演员、名剧目,进一步增强戏曲传承能力、市场竞争力和为基层服务的能力。”

多年来的改革创新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广泛好评,也大大拓展了侯马市蒲剧团的生存空间。东到山西省沁水县,北至临汾霍州,西到陕西韩城,南到河南灵宝,侯马市蒲剧团足迹遍布黄河金三角40余个县市,年均演出260余场,年收入达100余万元。所创排的剧目《忤逆坟》获山西省文化厅举办的“四大梆子”调演“综合治理大奖”;《晋宫轶事》获山西省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蒲州梆子腔》代表山西省参加文化部在广州举办的第九届中国艺术节,荣获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音乐类大奖,并参加首届中国农民艺术节表演;《程婴救孤》《火烧绵山》等晋国文化系列剧目也久演不衰,深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