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核枣肉和枣皮——蒲剧《枣儿谣》观摩心得
2017-08-2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杨 璐在首届山西艺术节上,蒲剧《枣儿谣》为各地观众奉上了一首韵味悠长、感人肺腑的摇篮曲,堪称艺术节当之无愧的“神曲”。但是,看过此剧的人后会有同样的感受:《枣儿谣》不单是一首歌谣、一场戏剧,更是一部教科书。本文就此观点,阐述一二。
一、枣核坚而不破
听闻《枣儿谣》的剧本已经是数易其稿,如今看来,本剧之所以得到专家和观众们的交口称赞,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本剧的叙事核心清晰鲜明、无懈可击。
首先,本剧的故事以“寻找”为话题,回答了我们关于故事的各种追问,也就是通常所谓一个故事必备的起因、发展和结果。比如说:为何找——因为母亲的临终遗言和弟弟遭人拐卖的现实;找什么——找失散多年的弟弟;如何找——踏遍中国十七省、不辞辛劳十八年;找到没——两个弟弟均寻回。在主人公“寻弟”的使命中,剧本将每个因素都交代得很清楚,这就启示我们在剧本创作的时候,要紧抓自己的叙事核心,明确自己要说什么,不能跑偏,只有这样才能带给观众一个清楚明了的故事。
其次,“寻觅”本就是一个带有悬念的词汇,而本剧也很好地利用了这一元素的传奇性和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获知的信息随着主人公的步伐而丰富,同时也让观众的心情随着主人公的境遇而悲喜。这也就告诉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不仅要抓住故事的心,同时还要抓住观众的胃。
再次,在完成“寻找”这一核心主题时,创作团队还利用主题曲强化了这一概念,让失而复得的故事深入人心、久久难忘。就本剧而言,《枣儿谣》是最贴切的题目。这一歌谣在演出过程中反复出现,一是奠定了全剧的情感基调、烘托了悲情氛围;二是随着不同人物、不同唱腔的变化而变化,体现了剧中角色的境遇和心情;三是在“寻弟”的悬念中,它可以起到“破镜”的作用,为兄弟“重圆”做足了铺垫。所以在处理剧本题目的时候,也要紧扣叙事主题,既含而不露,又直指核心。
就这一点来看,《枣儿谣》在演出后,不仅给观众留下了耳熟能详的故事和曲调,还在剧本主线的确立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典范。
二、枣肉细密足味
我们说,故事可以平平淡淡,但是传奇则是“无巧不成书”。对于舞台剧的欣赏而言,台上演戏的人是疯子,台下看戏的人是傻子,但奇妙的是,傻子常常会被疯子骗出眼泪。要想让一出舞台剧达到这样的效果,创作技巧功不可没:百年难得一遇的巧合如何能令人心服口服,就看情节是如何层层递进、丝丝入扣的。在《枣儿谣》中,几乎每一处矛盾点,都是围绕着故事的主线来展开的:
吴母的死亡留下了木枣和歌谣这两个线索,为日后兄弟重逢做好了扎实的铺垫;嫂子教育弟弟本是家常之事,但是却令小孩子伤心出门,间接造成了被拐卖的悲剧,也成为夫妻难以调和的矛盾;妻子有孕在身,解释了没有自寻短见、隐忍等待的原因;人贩子的外地口音实难寻觅,给主人公颠沛流离十七省、离乡背井十八年,设置了第一个也是最大的一个的障碍;大哥思弟心切,惨遭抢劫,财物尽失,这是他寻弟过程中的第二个障碍,让他日后更为困窘的惨状更令人信服;三弟回乡寻觅,给兄弟重逢奠定了美好的期待;妻子教子有方,孩子心地善良,这也是救助濒死之人、得悉二弟下落的必备要素;母子二人同行寻找二弟,路上偶遇丈夫,将消息传达给了主人公,这是找到二弟不可缺少的过程;大哥找二弟时以歌声相认,感人肺腑,这也是他们被衙役偷放的缘由;大哥满身伤痛、餐风饮雪,即将病危不治,将兄弟二人引向了医馆;二弟前去抓药,三弟与大哥独处,制造了发现木枣的机会,紧接着歌声又使得三人相认,则回归了序幕给出的线索;三人结伴回家,弥补了主人公离家的缝隙,而主人公的死亡也照应了开头母亲的死亡,完成了母亲的遗命和自己的夙愿。
这么看来,整个儿的剧情像枣肉一样饱满圆润,正是如此,一切的偶然都变成了必然,正是因其可信,观众才随之流泪,随之欢欣。不过梳理下来,还是有几个情节比较鸡肋,有或没有都对主线毫无影响,参见下图标红处。
三、枣皮略欠光泽
在观摩中,除了学习之余,还想提出如下两点建议,以期本剧更加完美:
其一、在灯光和音效力度上可以适当弱化,以符合城市观众的审美习惯;另外部分段落可以再紧凑些,比如主人公被人当成“疯子”出场时,路人走来走去的场景可以删去,节约的时间可以用来补充上夫妻时空对话的部分,使得主人公既有“兄弟之义”,也有“夫妻之情”。
其二、在道具的使用上还可继续挖掘。比如木枣的使用可以增加出现的频次,毕竟这是兄弟相认的信物与凭证;同样,音乐《枣儿谣》的歌词朗朗上口,不妨加入儿歌说唱的形式,既能体现剧中人幼年时的憨态可掬,也能让很多观众争相传诵,这将会成为本剧无形的长效宣传。
总之,《枣儿谣》是我们山西人创作的一部成功的作品,它兼具唱词的文学美感和表演的细腻震撼,细细想来,它对于被拐卖戕害的家庭也极具现实关怀的意义,济世堂的灵丹苗药救不活吴伯宗的命,但《枣儿谣》的兄弟情却能救活一片干涸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