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不惧风雪 梅韵飘香——蒲剧现代戏《党的女儿》观后

2017-09-14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徐秉梅
配图

连日来,来自国内、省内各个演出团一场场精彩纷呈的艺术演出,在省城各大剧院轮番上演,让热情的太原人由此领略到了首届山西艺术节的国际风采。

8月29日晚,来自运城市的稷山县蒲剧团,在太原市工人文化宫为省城观众奉上了由他们移植改编的红色经典蒲剧现代戏《党的女儿》。令人意外的是:来自于热情好客的枣乡蒲剧演出团,除了与兄弟演出团一样,印制了精美的节目单,还特地为参加此次演出精心制作了一面面小红旗发送给每一位观众,小旗上面印着首届山西艺术节的徽标图案和“首届山西艺术节蒲剧《党的女儿》”字样。与此同时,善于经营的稷山客商,还借助于这次艺术演出搭建的平台,在剧场大厅为观众提供免费品尝稷山板枣,努力为家乡土特产鼓与呼。他们这种良苦用心和独具一格的做法,着实给演出带来了别样的惊喜,也从一定程度上渲染活跃了戏曲演出的气氛。

这部剧目移植于北京京剧院同名京剧的蒲剧作品,从改编创作到立于舞台,前后经过了半年多的创作过程,艺术家们满怀着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对民族艺术的敬畏之心,再度将这部历经半个多世纪一直久演不衰的优秀经典剧目,移植改编为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蒲剧艺术形式,奉献给本次艺术节,敬献给广大戏迷朋友。

数十年以来,以共产党人历尽艰难、前赴后继英雄业绩为题材、名为《党的女儿》的艺术作品,曾以电影、电视剧、歌剧、京剧和众多地方戏曲等不同艺术形式和手段,不断搬演于荧屏、视屏和剧场舞台之上,无论是哪一种艺术形式,其中都蕴含着浓厚的革命牺牲精神,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坚强斗志,由此激励着一代代中国人的爱国激情。正是基于这种精神,才使得这部优秀经典作品,能够在经过了数十年不同的历史岁月,一直历久弥新,盛演不衰。

这部优秀题材作品,最早见于1958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摄制完成的彩色电影,林杉编剧,林农导演,陆小雅、田华、陈戈、李林、夏佩杰等老一辈艺术家主演。主要讲述的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兴国县桃花乡处在了血雨腥风的白色恐怖之中,地下党组织遭遇到了严重的破坏。女共产党员玉梅在摆脱险境死里逃生后,又险遭叛徒马家辉的陷害,幸亏得到了马家辉妻子的帮助,玉梅才得以脱离危险。之后,她孤身前往东山寻找党的组织,半道上遇见了秀英和惠珍。三位坚强的女共产党员自发地成立了党小组,由玉梅担任组长,领导群众坚持斗争。不久,通讯员小程前来玉梅处取党小组为游击队准备的给养,遭到敌人的包围。为掩护小程,玉梅挺身而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91年,由阎肃编剧,王祖皆、张卓娅、印青等作曲,彭丽媛作为首位剧中女主人公田玉梅的扮演者的同名歌剧《党的女儿》诞生,这部由总政歌剧院精心创作而成的红色歌剧作品一经问世,即享誉大江南北,成为当代中国民族歌剧的经典之作,曾获得中国文艺最高奖项“文华奖”,被称为“中国式的贞德传奇”。歌剧《党的女儿》成功再现了中国共产党从创立、成长到壮大的悲壮历史进程中所经历的艰苦岁月,展示了共产党人身陷困境之中依然保持着不屈不挠的浩然正气。

可想而知,选择将这样一部早已有着深远影响并得到各方好评且由多位知名艺术家担纲主演的作品,改编为地方戏曲形式演出,稷山县蒲剧团可谓胆识过人,他们所面临的难度之高、风险之大,是显而易见的。坦率而言,这也是我在观摩这部戏之前,内心所担忧的地方。但看过演出之后,才觉得自己先前有些多虑了。应当肯定的是,稷山县蒲剧团演出的《党的女儿》,是在尊重原剧作的基础之上,以宛转悠扬的蒲剧唱腔,以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生动传神的表演,再现了这部经典巨作,展现了地方剧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达到了感化人心、催人泪下的剧场效果,从剧场中座无虚席的观剧人数,以及场内观众不时响起的阵阵掌声,我们应当说,这是一部值得肯定的成功作品。

首先,剧目的成功在于蒲剧《党的女儿》创作团队,胸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和对艺术事业的担当之责。

同众多艺术类型创作演出的同名作品一样,以蒲剧形式编排上演蒲剧现代戏《党的女儿》,是稷山县蒲剧团作为文艺演出机构和文艺工作者社会责任的体现,他们秉承着以文化教育人,以艺术感染人的社会责任感,以严谨的创作姿态,在尊重原剧作的前提之下,本着客观唯物主义创作姿态,真实再现了中国革命悲壮历程中所不可回避的低谷状态,于悲剧气氛之中突出了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现了以田玉梅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先驱者的真实感情和真实行动,具着强烈的现实教育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蒲剧现代戏《党的女儿》选取了完全有别于电影、电视、歌剧等艺术形式的创作手法,坚持蒲剧地方艺术本体,合理结构故事,设置唱腔,突出作品主旨,将全剧分为序幕、死里逃生、魔窟脱险、栽赃陷害、初心不改、重建组织、壮烈千秋等场景,重点描写了红军长征期间,处在白色恐怖之下,面对着党内出现叛徒,当地游击队和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的严峻政治环境,以田玉梅几度从虎口脱险,却依然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坚持革命,不畏艰险,不惧牺牲,积极创立和保护党的基层组织,凭借智慧识破叛徒马家辉与敌人设下“口袋阵”阴谋,协同游击队将计就计实施了“反包抄”计划。怀着对党无限的忠诚,为了保护战友,为换取全歼敌军的最后胜利,不惜牺牲自我保全党的组织,为党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其次,剧目的成功,还在于蒲剧《党的女儿》能够较好地诠释经典巨作所阐释的强烈、鲜明、深刻的思想主题。

蒲剧《党的女儿》将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革命历史题材作品,从主题思想和现实教育意义方面重新挖掘和提炼,牢牢地把握住了中国共产党人历经千难万险,一次次战胜敌人,凭借的是坚不可摧的革命信念,以及蕴藏在民众之中生生不息的不畏艰险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一最本质的主题。生动刻画了田玉梅、七叔公、桂英等几位基层共产党人的感人形象。

第五场中,在党支部遭到破坏、老支书和众位党员被反动派杀害、区委书记叛变的情况下,一向积极协助党组织工作的七叔公主动提出入党要求,玉梅、桂英与七叔公组成了党小组,三人神圣地举起拳头,发誓要继续革命,要与敌人作殊死斗争,这一感人的生动场景,使剧作的主题思想得到了升华。

正是这部作品所具有如此强烈、鲜明、深刻的思想主题,才使得这部初创于上世纪50年代末的红色经典剧目,在跨越了新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考量人性与党性的深远意义。

再者,剧目的成功,还在于创作者立足本土,融汇创新。

稷山县蒲剧团是一个成立于1955年的县级艺术表演团体,62年的峥嵘岁月中,剧团常年活跃在晋南地区,为当地民众输送优秀的精神食粮,积累了丰富的艺术实践经验,打下了扎实的艺术功底,深受众多蒲剧爱好者的喜爱和追随。

2017年初,为把《党的女儿》红色经典剧目搬上蒲剧舞台,稷山蒲剧团专程聘请了国家一级演员、北京京剧院一团团长王蓉蓉等艺术家亲临指导,更着力在尊重原有剧作基础上,立足本土主创团队和演员,精心研读剧本,细致策划编排,不但在舞台样式上做到了创新突破,突出故事发生地的舞台设置,同时更加注重本土唱腔的韵味特色。使演员在演出中能够从表演、唱腔、动作等各个方面更多地关注与地方文化特色的架构,实现了改编移植剧目再创作的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融会贯通。正是这种严谨的创作态度,以及始终地将艺术作为党的宣传窗口的事业心,从而奠定了这部蒲剧作品成功的基石。

剧中无论是坚韧不屈的主人公田玉梅、还是由最初胆小而后变得坚毅的桂英、以及耿直善良的七叔公等等人物的塑造,其扮演者都能够做到恰如其分地对人物情感准确的刻画和分寸拿捏把握,带给观众深刻而强烈的艺术感染。

一向以慷慨激昂示人的蒲剧唱腔,也为这部经典剧作的重新演绎,增添了诸多感人的色彩,或慷慨悲壮,或凄楚委婉,在演员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剧中人物显得是那样的真切自然、感动人心。

田玉梅牺牲了,无数个像田玉梅一样的党的好儿女毅然追随着她的步伐,前仆后继,勇往直前,诚如剧中主题曲所演唱的那样:风风雨雨压不住,清香万里送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