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名家景雪变带队扶贫打井 旱了17年的村子有水了
2017-09-24 发表|来源:山西晚报|作者:胡增春 范娜运城市垣曲县古城镇北窑庄村,村民们在村里新打的一眼深水井旁题了一副对联“感谢好时代百姓幸福泉”,纪念精准扶贫政策让他们脱贫解困,让这个旱了17年的山村有了过上好日子的希望。
北窑庄村结对扶贫的是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扶贫工作队,带队队长是运城蒲剧名家景雪变,这口井是景雪变自筹15万元,为村民打的。
井打成了,人心也热了
宽宽的巷道干干净净,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门口唠嗑,高大的梧桐树“飒飒”地发出了声响。秋日的北窑庄村,一派祥和景象。
听闻记者来采访驻村扶贫工作队打井的事,村民们很快聚拢过来。
“扶贫工作队,他们说到做到,为我们打了一眼水井。17年啊,一直缺水。这下好了。”
“景雪变老师戏唱得好,人品也是一流的。”
热情的笑脸,朴实的话语,感激的心声,村民们发自肺腑的倾诉,使北窑庄村的空气都变得热腾腾的。
“两年前,我们扶贫工作队刚来时,村民们可不是这样,村巷里走动没有人靠近,我们上门入户调查,到哪家都是凉凉的。话凉凉的,表情也是凉凉的。”运城艺校驻北窑庄村扶贫工作队的队员说。
2015年,受组织派遣,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扶贫工作队来到北窑庄村,帮村民们脱贫致富。带队的是学校副校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
景雪变有名气,她是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的蒲剧表演艺术家,曾两次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过文华奖,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从事蒲剧表演40多年,她不仅自己赢得了观众的拥护,社会的赞誉,而且一直致力于蒲剧教育,前后培育出41朵全国戏剧“小梅花”。
景雪变要是到村里唱戏,村民夹道欢迎。一听是来带队扶贫,村民却不靠前。
“艺校的,能干啥活儿,扶啥贫?”
“帮我们,我们欢迎;不帮我们,也没关系。”有的村民把实话说了。
村民们这个态度,让扶贫队队员们觉得心里纠结了。
扶贫队要啃“硬骨头”
村民们不认可,就得找个他们最认可的事情做。景雪变带队走访,查找村民们最想做的事情。
进家入户调查中,扶贫工作队队员发现,北窑庄村每户人家的院子里,水桶、水缸、水盆摆了一溜,家里所有能盛水的容器里都蓄满了水。
这是啥风俗?打听了之后才知道,北窑庄村缺水,而且缺了17年。
北窑庄村位于小浪底水库北岸,是个典型的移民村。村里一共有170户人家、520口人。17年前,因为修建小浪底水库,移民到北窑庄村后,村民的住房条件、村容村貌,都得到了大改善。但是,这个地方非常缺水,多年来从乡里到县上,各级机构都努力过,却因为特殊的地质因素,凿不了水井。全村村民的吃水、用水一直是个问题。
说到水,村民们当时都有一肚子的苦水。
“一盆水舍不得倒,洗脸洗个七八次,还要从脸盆里倒进缸里攒起来,澄清了再洗衣服。洗完衣服也还舍不得倒,还要再用来洗抹布、洗拖布。没水,就很少洗澡,平时都不敢往外村人身边站,怕自个儿身上有味。因为没水,吃住都不方便,村民谁家都不敢让亲戚住。吃水、用水都成问题,更别提养牲口和农田灌溉了。”提及北窑庄村村民当初的苦处,景雪变至今心里还难受。
没有水,村里经济发展不了,外出打工的人,给家里打电话,第一件事情先问水的事情,还不敢长时间不回家,要不家里断水了一点招儿也没有。有办法的人都在想着离开。
村委会跟古城镇水管站协调,由村里掏钱,水管站给村民供水。多年来,村民吃的一直是古城镇的水。可是因为水量少,原本三天为北窑庄村送一次水,后来变成了十天半月送一次,而且,供水时间短,供水量严重不足。
“工作队进村开展工作,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解决吃水问题,一个是研究发展一个产业。开会研究,决定从发展产业入手了,就是利用黄河滩给村里建成一个莲花池。”景雪变说。
水的问题,也没有忽视。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张金峰参与协调,把村里三年的水费给供水站一次性都交了,不用供水站为了收水费犯愁,交换条件就是优先为北窑庄供水。
看工作队的人还真是办事,村民们慢慢也开始靠近他们了。
景雪变拍板,个人捐资也要开工
2017年5月份,张金峰向景雪变汇报,莲花池的建设遇到了难题,景雪变到现场看。去的那天张金峰在县城开会,景雪变就自己去村里了。
村民们院子里水缸水罐又摆满了,不少的人家还砌起了水池子存水。
原来,2017年从开春就大旱,供水站水量减少,给北窑庄的供水早就不正常了,张金峰和村干部协调,从邻村买水,但是因为普遍缺水,水又贵又少,北窑庄村民用水受了大苦。
村民们把没水的事一说,景雪变难受了。没有人扶贫,村民们吃水难;有人扶贫,还是解决不了吃水难。这扶贫工作咋样干?一定要解决水的问题。而要彻底解决,就必须打井。
打井没有人敢张罗。2002年为了吃水就打过一次井,2005年,这口井报废了。2007年,村里再次打井,结果没有出水,直接报废了。
“别打井,打废了,钱就白花了。”村干部说。
“扶贫是场攻坚战,得帮老百姓彻底解决难题啊。”景雪变说。
打井也可以,钱从哪来?
申请帮扶资金走程序,要等到何时?旱情严重,村里人啥也干不成,也等不得。
资金下来了,井打不成,谁承担责任?
开会的时候,队员、村干部都犹豫不决。是不是再换个容易的办法?
“为村民打井是精准扶贫最大的事情,在这个村,水比天还大,一定要办成这件事!”景雪变拍板了,“钱的事情,我个人捐资15万元。测井位,找专业的队伍;打井,也找最好的队伍,立马开工。”
有水啦,穷村挖掉了穷根
找专家找好井源,经过一番鏖战,6月19日晚,井打到22米时,水出来了。
“出来的是浅层水,之前我们也打过这种井,用不了几年就没水了。”北窑庄村党支部书记张保团说,“可是接着往下打,将存在着很大的风险,一是资金增大,二是万一打到深底沙层上,漏水,又成个黑窟窿,咋办?”
全程参与打井的扶贫队驻村第一书记张金峰和扶贫队员董燕生也都犹豫了。运城艺校校长李贵荣在现场,连夜打电话和景雪变商议。
“你们只管往深里打,钱的事由我负责。”景雪变思量再三,下了狠心,“不能迁就着使,打废了,钱白扔了,我也认。”
“景老师的决心下对了,往深处仅仅打了七八米,一下打到两股泉眼交汇处,水是从地下喷出来的。我和在场的村民都哭了,真哭了。”直到现在,张保团一说起当时的出水情景,眼眶中还是闪着泪光,“这下乡亲们有盼头了。”
张保团当时就对在场的村民说,“回去把院子里盛水的坛坛罐罐扔了,让老婆、孩子美美洗个澡吧!”
干涸了17年的村子变成了“水乡”,北窑庄村村民们欢天喜地。7月28日,水井修整完工,村党支部、村委会和村民代表商量后,决定在井边题副对联,立碑纪念,记录打井经过。
“有水皆活,解决了水的问题,在外打工的不再惦记家人能不能吃上水,也能安心务工了。有水,就可以好好进行产业规划,也算是挖掉这个穷村的穷根,彻底切断了致贫返贫的根源。”景雪变说。
如今,运城艺校陆续在北窑庄村开设了培训班,组织村民学习技术,鼓励他们种植经济林,大家都很有信心争取今年全村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