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声如秋夜雨——看蒲剧名家武俊英演出

2018-05-04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朱文相 纪丁
▲武俊英剧照 孙立功 摄

在人们的审美印象中,具有古老历史的蒲州梆子似乎是以表演见长、技艺取胜的。阎逢春的帽翅、功架,任跟心的椅子功、水袖功,无不脍灸人口。而对于蒲剧的唱腔,一般认为地方性较强,粗犷激亢有余,悠扬委婉不足。可是看了武俊英的演出,观众不禁对蒲剧的唱腔艺术也迷恋起来。 武俊英演出的《苏三起解》《送女》两出悲剧,既有蒲剧传统的风格,又充满时代的气息。 《苏三起解》是一个观众烂熟于心的唱功戏。武俊英演出的《起解》却有另一番醉迷观众的风采。她行腔运字之中蕴含着“体贴人情,委曲不尽,描写物态,仿佛如生……”(王世贞《曲藻》)的美学意境。在传统的[慢二性]板式中,她巧揉善借、古调新唱,使声腔形象丰富而有深化感。戏一开始,一句“直禁一年今起解”,充满着悲切、忧伤、冤屈的情绪,既悲又美,立刻引起了观众审美情趣与舞台人物的交融。苏三向崇公道叙说悲惨身世的大段唱腔中,武俊英根据剧词的不同含意,采用不同的“腔型”与声韵,忽而由快转慢,使声腔起伏多变,迭落有致。 在演唱上,武俊英的唱腔具有依字行腔、字重腔轻的特点。加之她在行腔过程中十分巧妙地采用了断音、颤音、滑音、鼻音,以及有各种情感色彩的装饰音,使唱腔如珠落玉盘,朗朗入耳,又似秋夜细雨,悲凉动情。当唱到“送公子登鹏程”“他难把奴割舍”的情境时,武俊英大胆借鉴了歌曲的节奏,采用“停板清唱”的表现手法,使传统的蒲剧[撩板]增强了乐感,充分表达了苏三对心目中的情郎忠贞不渝的深厚情感。 有嗓无情,不能动人。武俊英不仅有一副好嗓子,而且声从情出,唱一人肖似一人。她在《送女》中扮演的周兰英,虽然与苏三都具有善良美好的品格,但苏三是个失落风尘、深受忧患的女子,周兰英却是个贤善纯朴、未经世故的村妇。武俊英把握了两个悲剧人物的性格差别,逼真细腻地塑造了周兰英“月圆人不圆”的悲剧命运。其唱腔较之《起解》更加哀婉,声腔色彩富有淡浓相兼的情韵美。

在周兰英盼夫归程长达六十句的唱腔中,武俊英的行腔抑扬顿挫、婉转回旋,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巧参宾白,时而拖腔抒情,时而顿音叙理,使整个唱段枝叶分明,情理交织。

在演唱中,武俊英还采用了别具风格的“气声唱法”与“弱声唱法”,把一个因受骗失身而得不到丈夫谅解的弱女子的悲悲哀哀,塑造得栩栩如生、动人肝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