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声腔创新的里程碑——“俊英腔”品赏
2018-05-22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杨焕育国家一级演员武俊英曾先后荣获山西省最佳青年演员奖、第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首届中国戏剧节优秀演出奖等多项荣誉。她那独具特色、优美新颖的唱腔倾倒了无数观众,被人们亲切地誉为“俊英腔”。
一个剧种要改革、出新,关键在唱腔和表演程式上的出新。“俊英腔”是蒲剧不断探索出新的成果,是蒲剧旦角唱腔上的一个里程碑。
“俊英腔”的艺术魅力
1987年5月,武俊英随团赴京演出《苏三起解》和《送女》。在中国剧协举行的座谈会上,专家们对“俊英腔”给予高度评价。著名戏剧理论家张庚说:“戏曲乐人易,动人难。武俊英能体会人物的性格和感情,声情并茂,达到了上乘。”戏曲音乐理论家何为说:“武俊英的唱,从发声来讲很松弛,很美,很有表现力。按照戏剧的要求,接受并改造西洋唱法,进行声乐训练,武俊英是一个成功的典范。”
1988年12月,武俊英以《苏三起解》参加了首届中国戏剧节梆子戏荟萃专场演出。在座谈会上,戏剧评论家马也说:“《苏三起解》的剧本、唱腔、音乐堪称三绝。在全国所有剧种饰演苏三的演员中,可以说武俊英独占鳌头。”著名戏剧理论家李超说:“流派不是自封的,要得到观众承认。武俊英唱腔突出,有特色。演苏三,美声收……推旧技娴熟,创新金玉喉。唱曲情,人物芬留。梆子寒中沃土,培梅馥郁,确堪讴。”
专家们对“俊英腔”如此美誉盛赞,那么,一些普通观众对“俊英腔”的喜爱又如何呢?
黄河金三角地区是蒲剧最活跃的区域。这里的新老戏迷对“武俊英”更是推崇备至,赞不绝口。青年人说:“武俊英,唱得美,比听流行歌曲还过瘾。”
“俊英腔”在演出实践中得到观众喜爱,没谁宣布命名,“俊英腔”以它的艺术魅力应运而生,不胫而走,传遍三晋,蜚声京、川、陕、豫。蒲剧艺术家在表演艺术上自成一派的不乏其人,而在唱腔上独辟蹊径、形成自己鲜明艺术特色、由观众自发命名并广为传扬的流派却为数不多。名家称武俊英“蒲剧声腔开先河”“独占蒲苑第一腔”,一点都不为过。
“俊英腔”的艺术特色
“俊英腔”的艺术特色总的来说感情真挚、音色圆润、行腔自然、跌宕有致、咬字清楚、韵味浓郁,既具有蒲剧唱腔的传统风韵,又有现代新的歌唱艺术的特点。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特色。
一是围绕人物而唱。当俊英接到角色后,首先精读剧本,充分理解剧情,熟悉人物,准确地把握剧中人的性格和感情,然后调动一切艺术手段去塑造角色。她善于控制音量,能根据唱词的不同含意采用不同腔型,使唱腔尽量符合人物的身份、性格、修养以及特定环境的各种情感。
二是巧妙安排板式。她对唱段的板式结构非常重视,总是与作曲家一起反复体味、斟酌,争取做到合理安排,巧妙布局,根据人物性格和特定环境的变化,使唱腔跌宕有致、起伏多变,从而达到丰富人物形象、深化剧情的效果。
三是情融于声,唱出人物感情,或者说唱出深情。她尽量使唱腔中的每一句、每一字,既让观众获得听觉上的愉悦,更要拨动他们的心弦,做到情先于声又溢于声,声情并茂。
四是保留本色,博采众长。“俊英腔”最大特点是有浓郁、地道的蒲剧味,具有蒲剧唱腔的传统特色。她虚心好学、广采博纳,她的唱腔,既有王秀兰的咬字真,又有杨翠花的韵味长;既有朱秀英的节奏稳,又有裴青莲的激昂;既有筱兰香的凄婉,又有筱艳秋的甜美。你再细细体味,又好像谁的都不是。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大有只可体味不可知之妙趣。
五是横向借鉴,化他为我。蒲剧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慷慨激昂。武俊英认识到随着时代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转变,对原有慷慨激昂的声腔感到不满足,迫切要求增加委婉缠绵的韵味时,她便根据自己的音质和音色条件,在蒲剧旦角传统唱法的基础上,大胆吸收秦腔、眉户、越剧、黄梅戏等兄弟剧种和歌曲的发音运腔,把其中的断音、颤音、滑音、鼻音以及各种情感色彩的装饰音和弱音、轻声等唱法巧妙融入自己的唱腔,使唱腔丰富多彩,优美动听,富有表现力。既有吕梁之刚,又有汾水之柔。刚柔相济,柔刚适度,委婉缠绵又不失激越高亢。她的巧揉妙融、古调新唱,使传统的蒲剧唱腔进入一个具有现代审美意识的崭新境界,赢得广大观众的肯定。
六是富于变化,追求神韵。俊英唱戏不单是唱词唱调,每字每音都讲究追求神韵。她说:“神韵是唱腔的灵魂。要达到神韵,唱腔必须富于变化。”她那富于变化、神韵盎然的唱腔,使观众获得了较高层次的艺术美的享受。还有人把她的唱腔比作行云流水,形容为“悲若空谷幽咽,恋似莺语花底,愤则如银瓶乍裂”“如珠落玉盘,朗朗入耳,又似秋夜细雨,悲凉动情”,形象、生动、鲜明地总结描绘了“俊英腔”利用富于变化的唱法追求神韵的审美效果。
俊英说:“我追求的唱腔特点是‘字清、情准、韵浓、腔顺’八个字。”字不清,听不真;情不准,看不明;韵不浓,淡如水;腔不顺,声不美。可谓是言简意赅,内涵丰富,难怪她在唱腔上成就卓然。
“俊英腔”的形成
“俊英腔”,“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它的形成有俊英的辛勤劳动和孜孜不倦的求索,也有老师、同学们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有人认为,俊英天生一副好嗓子。其实不然。刚开始学唱,俊英一口新绛腔,且还有“音裹字,声吃词”的缺点。当时老艺人宋荣庭自当“伯乐”,教俊英“先吐字,后发音,情贯注”发音法,练习行腔运字,做到字正腔圆。在唱腔流派上,她一无目的,二无选择,觉得谁唱得好就学谁,结果如邯郸学步,啥也没学好。宋老师又及时指导说:“光学别人的唱腔不是出路,要勇于出新,唱出自己的风味。当你的唱腔有人学唱了,就证明你唱得有自己的特色了。”这番话对她启发很大,她决心在学习前辈名家唱腔技巧的基础上,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1982年,山西省举行中青年演员调演。新绛县老艺人、蒲剧名旦筱兰香为俊英传授了他的看家戏《送女》。俊英深知老一辈艺术家身上文艺财富的宝贵,要出新,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出新。她先把唱词一句不漏、一字不差地记下来。根据筱兰香的唱腔又融进蒲剧名青衣筱艳秋总结的“点、闪、顿、拉、收、放”六字唱技法和碰板唱法,使原唱腔更丰富活跃。评比揭晓,武俊英获省最佳青年演员奖。武俊英开始引人注目,“俊英腔”逐渐形成她的独特风格。
武俊英一曲《送女》风靡了河东,似玫瑰盛开在蒲苑。为使花儿开得更香、更艳,武俊英将这朵玫瑰移栽到原运城地区蒲剧团。这里为她的艺术实践创造了优越的条件,开拓了艺术道路,使她的唱腔和表演得到了理论指导,更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合理化。特别是通过《苏三起解》的排练,对“俊英腔”是一个较大的升华,可以说由此进入了成熟期。
《苏三起解》的剧本改编得相当成功,把一出过场戏改成了一曲以唱为主的情节戏。苏三的唱词多达一百三十二句,主唱段长达九十句。曲作者高中秋结合“俊英腔”的特点刻意求新。这出戏音乐唱腔的最大特点就是在蒲剧传统唱腔的基础上,进行横向借鉴,吸收了歌曲及兄弟剧种一些表现手段,使唱腔既不失蒲剧韵味,又具有时代气息。
俊英根据作曲者的创作意图,密切配合,把《苏三起解》的唱腔锤炼成“俊英腔”的代表作。歌曲唱法中的断音、颤音等富有感情色彩的装饰音唱法,弱音和气声唱法,京剧的宽厚嘹亮、豫剧的婉转悠扬、越剧的柔慢低回、评剧的清晰流畅、秦腔的轻巧圆润等都在《苏》剧中得到恰当适度的应用和淋漓尽致的发挥。
“俊英腔”也曾遇到过坎坷,刚开始唱时,有人讽刺,有人非议,甚至讥为“四不像”。艺术贵在创新。她不在乎,认定一条道,大胆往前走。现在“俊英腔”不是从上到下、由下到上被公认了么?
武俊英的“俊英腔”,无愧于蒲剧旦角唱腔艺术之中的新流派,为振兴蒲剧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