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王秀兰 桃李芳华满河东

2018-07-31 发表|来源:山西晚报|作者:胡增春 张丽
创办运城戏校,她操劳四十多年 培育梨园弟子,她费尽全部心血 传承蒲剧艺术,她倾力言传身教
学生王万朝讲述老师王秀兰当年在戏校舞台上教学的场景。 胡续光摄
王秀兰用过的装戏服的戏箱。 胡续光摄
1975年王秀兰(前排右一)为运城戏校学生讲课。资料图片

“蒲剧演员不能离开舞台,戏台就是蒲剧演员最重要的成长土地。我不是科班出身,是在模仿剧团里优秀前辈各种剧目和表演特色中学会了蒲剧,也是在从未间断的演出经历中磨练了技艺。在学校,孩子们学戏的另一个主要阵地是课堂。”——王秀兰


    7月23日,酷暑难耐,早晨9点,运城市的气温已直奔40摄氏度。王秀兰居住的四合院草木枝繁叶茂,略显清凉。

“哈哈哈,这样我就放心啦。”爽朗的笑声从窗户里传来,王秀兰的语气明显高昂了许多。

房间里,她在接待一位客人——6月份刚任职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校长的谢伟。他为王秀兰老师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学校校舍加固改造工程项目,市里已经初步同意了。”

“谢谢,谢谢,非常感谢。”王秀兰紧紧握住谢伟的手晃了又晃,久久没有松开。“要知道这个学校和我王秀兰就是一体的!”

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原名运城地区戏曲学校,前身是临汾戏校运城文艺班。从最初的创办到后期的规划,王秀兰老师对这所校园付出了四十多年的心血。

白手起家办了个学校

“我要办个学校!”“文革”中,动荡的岁月让蒲剧的人才出现了断层,王秀兰在心里暗暗下决定。一张报告就送到了运城市文化教育部门。那年是1973年。

运城文化教育部门也很给力,转手就把王秀兰的报告发到了省里,省里一通过,40个招生名额落到了王秀兰手上。有了招生名额,却没有招生资格。招来了学生该如何安置?王秀兰这才知道办个学校不容易。还没来得及惊慌,好消息就接连传来。省厅给她出主意,把这40个名额挂到临汾戏校的名下,起名临汾戏校运城文艺班。与此同时,地方政府从万荣县李家大院划出3个空院子,给王秀兰教学使用。

有了指标,有了机构,有了校址,王秀兰就开始招生了。消息一公布,运城各县市很快就传播开来。40个招生名额,报名人数超过千人。

“挤破脑袋也要上。”为了王秀兰,临猗县11岁的王万朝的内心无比坚定,从初试的300人脱颖而出,成功入围全运城地区只有100个名额的复试。

“你这牙齿怎么了?退齿呢?”池神庙的复试现场,王万朝第一次见到了偶像王秀兰。考官王秀兰掰开他的牙齿看看了声带条件,并告诉他“考得不错。”“嘿,王秀兰都说我好了”。抱着王秀兰给他的评价,王万朝回家高兴了好几天,报名时的紧张一扫而光,把心放肚子里就开始等通知,随后成为踏入文艺班的第一批学员。

两年后,学习班迎来了第一次迁址,全校从万荣县迁回盐湖区,搬到了池神庙。

李家大院也好,池神庙也好,都是老建筑,交通不便,房屋老旧。王秀兰知道这不是长久之计,有校区才叫学校,搬来搬去不利于学习。于是提笔,把第二份报告交了上去。东跑西跑,上访下访,便有了现今河东广场附近15亩的艺校校区。领了政府拨下的款项,就在空地上盖了教学楼、宿舍以及戏剧舞台。有地,有房,运城市文化教育部门向国务院申请创办运城戏校,临汾戏校运城文艺班变成了中专学校,更名运城地区戏曲学校。从此,运城市就有了自己的戏校。

抓戏台也要抓课堂

生锈的铁门发出“吱啦啦”的声响,王万朝率先进去拉起灯闸。一排明晃晃的舞台灯瞬间驱走幽深的黑暗。

踏上一米高的戏台,灰尘从漆红色的地板浮起,墨绿色的帷幕在两侧歪斜地垂落。台下,一排排蓝色的观众席上空荡荡的。“这里我们已经很多年没有用过了。”毕业后,王万朝留在了学校任职,现今仍担任着学校艺研究室主任的职务。

走进这所于上世纪70年代建成的戏剧校园,王秀兰任职期间建造的教学楼宿舍,已鉴定为危房,封锁起来,砖瓦之间,满是杂草。王万朝专门为记者打开戏剧礼堂的大门。

曾经,这里吹拉弹唱,最是热闹。这里是王秀兰带领师生排演剧目的地方,也是戏校学生展演艺术成果的地方。

“戏台,是一种教学方式。它是怎样成长起来的,它就怎样教学生。”王万朝说,办校之初,王秀兰就在学校组织了一个蒲剧表演团。由老师、学生组织排演剧目,自己担任导演角色,定期下乡为村民表演。“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在这样的共事经历中得到了王秀兰老师的诸多指点。”

“蒲剧演员不能离开舞台,戏台就是蒲剧演员最重要的成长土地。我不是科班出身,是在模仿剧团里优秀前辈各种剧目和表演特色中学会了蒲剧,也是在从未间断的演出经历中磨练了技艺。在学校,孩子们学戏的另一个主要阵地是课堂。”王秀兰说。

“今天教这个,明天教那个,学生们一会儿忘了这个,一会儿又记不住那个。”学校刚刚成立之时,王秀兰也好,老师也好,大家都没教学经验,还是传统戏班口传心授那一套。学校怎么办?学生如何教?王秀兰一头雾水,老师们也只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带学生。

学校不能这么办!从1978年开始,王秀兰就开始在全国范围内为老师们寻找考察学习的机会。

“走出去才发现,戏还可以这么教。”王万朝出去考察的时候都是其它剧种的教学模式。“但,曲艺是相通的,像京剧的教学,就有详细的课程划分以及合理的教学进程,我们也可以这样用。”再也没有盲目的教学了。不同年纪,不同课程,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都有了标准。王万朝说,正是王秀兰规范了学校的课程。

退休了也像没退休

1984年,王秀兰向山西省人民政府申请,将运城地区戏曲学校扩建为运城地区艺术学校,学校开始开设戏剧以外的课程。

1993年,王秀兰从学校退休,结束了长达20年的执教生涯,而学校的故事还在继续。

运城文化艺术学校已经有45年的历史了,这里先后培养了42朵中国戏曲小梅花奖,以及吉有芳、孔向东、刘晓玉等众多蒲剧表演艺术家。每年都有学生从这里毕业,考取中央戏曲学院等高校。运城地区的蒲剧团以及青年蒲剧团,百分之六七十的演员都是这里的毕业生。

“没有王秀兰,就没有这所学校,没有这所学校,就没有运城的蒲剧人才。”王万朝说。“虽然,王老师已经退休了,但她根本没有离开过学校。”王秀兰的家离学校很近,学校招生或者有活动了,她就过去转转,而平日里,她腿脚不便,已经很少走出房门。目前,学校的发展,也确实牵挂着王秀兰的心。王万朝说:“5年里,学校就搬了3次家。”

45年过去了,王秀兰为学校争取的校区已经破旧,不能再供师生使用。由于校址不定,学校的招生也面临困难,家长们看到教学条件不好就带着孩子离开。

“学校最高在校人数是1000,现如今只有300。学校的工资不高,优秀的教师也很难留下。”王万朝说,伴随着蒲剧艺术发展的困境,艺校也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王秀兰对于学校的现状十分清楚,在听到艺校将与其它学校合并的声音后,她情绪激动,向各个相关部门反映,“运城是蒲剧的发源地,就这么一所戏校,怎么能取消?”“要取消戏校,那就是要我王秀兰的命哩!”话说得很重,但也有道理,戏曲教学,有它的特殊性,孩子们要从小练起,和其它学校教学上必然有冲突。面对这样的发展危机,王秀兰忧心了很长时间,直至最近,新任校长谢伟带来新消息,打消了王秀兰的担忧。

“学戏的校舍加固改造已开始规划设计,明年这个时候,学生们就能在新校区排练、演出了。”谢伟说,这次计划把学校设计成为一个富有蒲剧传统艺术气息的校园,让学生们真正沉浸在蒲剧艺术的氛围。“王秀兰老师的心血,我们要传承好。”

谢伟的话音刚落,我们便见到了王秀兰在3天采访中从未出现过的笑容,发亮的眼神紧紧盯着谢伟校长,清亮的声音仿佛唱出来一般悦耳。

“好啊,好啊,这就好了。”王秀兰说,“蒲剧传承,就得从咱学校开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