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青年演员绽放光彩——蒲剧《山村母亲》青年人才培养结项汇报演出暨研讨会举行
2018-09-10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景斌

历时三个月的反复打磨,9月8日晚,由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精心排演的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蒲剧<山村母亲>青年表演人才培养》,在市区蒲景苑剧场进行结项汇报演出,赢得了现场专家学者和观众的肯定。
蒲剧《山村母亲》集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于一体,是蒲剧的经典剧目。该剧先后荣获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剧目、全国现代戏优秀剧目、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等。
《蒲剧<山村母亲>青年表演人才培养》项目是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经有关部门批准,由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组织实施,以“培养优秀青年人才、传承发展蒲剧事业”为核心理念,聘请戏剧界资深专家、教师为学员们集中授课、传经授道。
该项目自6月9日开班以来,戏剧专家曲润海、黎继德,《山村母亲》编剧之一王思恭等从理论的角度,为学员们详细讲解了戏剧理论知识;京剧名家张四全,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高级讲师李凯、李爱玲、王万朝、李志明、张广爱等,以面对面、手把手式的教学方式,将深刻而又独到的理论见解、丰富而又宝贵的实践经验传授给学员。培训期间,专家老师和学员们冒酷暑、战高温,对该剧每句唱词、每个动作反复推敲、认真琢磨,学员们从专业理论到专业技能等方面均有显著提升。
8日晚,该剧一经上演,现场观众掌声热烈。尤其是该团5位中青年演员范宝香、闫海燕、孙薛青、刘夏飞、秦彩苗等先后饰演剧中核心人物“母亲”,成为该剧一大亮点。“青年演员挑大梁。”资深戏迷刘祝娃看完后激动地告诉记者,他曾多次观看过景雪变主演的《山村母亲》,对该剧的故事情节、人物特点十分了解,但看到新人的演出后还是相当震撼。“这些青年演员无论唱腔、动作,还是神态、表情,在学习传承前辈风格的同时,都还有自己的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他说。
9日一早,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副校长、运城市蒲剧青年实验团团长景雪变又邀请王思恭、潘广民、雷亚芬等戏剧专家座谈研讨。专家们对汇报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
雷亚芬说,青年团对青年演员的挖掘与培养是不遗余力的,让人们看到了团里惜才、爱才的育人理念;团里重视青年人才培养,起用五位“母亲”串演,各有特色,立足于真,给人以美,让观众看到了蒲剧的希望。
“《山村母亲》作为青年团的看家戏,培养锻炼了一批青年演员;作为国家艺术宝库中的经典戏,切合时代主题,具有典型意义;作为国际上的争光戏,扬了蒲剧名、长了民族志。”潘广民说,“此次汇报演出,整体配合完美,整台演出成功,特别是五位‘母亲’形象,每位演员都演得有声有色,这有助于锻炼自我,提升剧目,将经典更好地传承。”
“每个演员都很好诠释了角色,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需要进一步强化训练,进一步向老师学习,把这个国家级的经典剧目真正传下去。”王思恭深有感触地说。
据悉,在《蒲剧<山村母亲>青年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实施的同时,该团始终不忘青年表演人才的基本功训练,二者同步进行,同样取得显著效果。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文艺事业同样如此,戏剧艺术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青年表演艺术人才,因为他们是戏剧艺术蓬勃发展的后备力量。景雪变表示,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为蒲剧艺术的繁荣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青年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国家有关政策的扶持下,迎接戏曲艺术的春天,再攀蒲剧事业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