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剧《白沟河》 感受新气象
2018-09-19 发表|来源:黄河晨报|作者:王思恭
运城市蒲剧团新一代领军人物、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贾菊兰自担任该团团长以来,转眼已是百日,剧团新班子、新思路、新举措、新气象,业内共同认可,各界密切关注。而时隔30年,该团倾全团之力,排演宋代忠烈杨门忍辱负重、奋战疆场、保国安民的传统武打戏《白沟河》,牵动着众多戏迷的心。“挂衣联排”时,笔者前往探班,先睹为快。梳理市蒲剧团近期工作,排演《白沟河》当居首位,与此同时亦办了许多实事。
整合资源 健全机构
该团整合资源,力推蒲剧进景区,配合全市旅游文化建设,精心打造了一组特色鲜明的蒲剧节目组合,程小亭、张志勇联手,乐队集体着装演奏的《河东雅韵》《欢天喜地颂盛世》,开场即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三对面》《西厢记》《黄鹤楼》《拾玉镯》《天女散花》《小宴》《丑配》《表花》《杨门女将》《史外英烈》《赶坡》《河东颂》,以及翅子、胡子、梢子、袖子、椅子、跷子、把子和火彩特技表演精彩迭出,反响强烈,展示了蒲剧深厚的底蕴和该团不凡的艺术实力,在舜帝陵、五老峰等景点演出13场,使戏曲艺术与旅游文化相生相长,滚动发展。根据安排,该团还将上演7场。
该团健全机构,成立了由吉有芳、张巨、杨燕、李永杰、李小芳、程小荣、郝俊义、程小亭、王成、张志勇、贾菊兰11人组成的艺术创作室。艺术生产长计划、短安排等有关重大事项,均由艺术创作室充分酝酿,拿出方案,交班子研究决定。继《白沟河》之后,还将排演《穆桂英挂帅》《三滴血》等剧目。同时,设立微信公众号,通报艺术动态,与戏迷及时交流。
“七一”前夕,贾菊兰偕市蒲剧团党员干部及班子成员,专程探望了以王秀兰、程根虎等为代表的老一辈艺术家,送去了戏曲事业接班人由衷的敬意和问候。87岁的王秀兰老师思维敏捷、精神矍铄,对剧团发展、蒲剧传承谈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并提出了更高要求。程根虎老师时时关注地方戏人才培养和剧目建设,并提出了中肯建议。尊师重教,老少协力,为戏曲事业的传承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力推新人 加强协作
该团力推新人,“南征北战”频闪光。在“梨园新秀”山西省青年演员戏曲大赛中,运城市蒲剧团以王艺华排导、褚晓丹主演的折子戏经典《周仁哭坟》和吉有芳传授、杜丽娜主演的《挂画》参演。接到通知,赛时逼近,贾菊兰高度重视,当即组织力量,全身心投入排练,并以52人的强大阵容,赴晋城参赛。8月21日下午,杜丽娜率先登场,她那靓丽俊秀的扮相,情浓韵美的唱腔,优美的身段、台步,踩跷上椅挂画等各种绝技的精彩表演艺惊四座。助演的王安武、段丛珊配合默契,取得轰动效应。《哭坟》于当晚上演,扮演周仁的褚晓丹唱做俱佳,甩梢、斗壳、飞跪、扑跌等绝技精准到位,一气呵成。李小芳、李红莉等名家助演,珠联璧合,全场不时爆发喝彩与掌声。评议结果,杜丽娜、褚晓丹荣获全省最佳青年演员奖。在大赛获得佳绩的同时,贾菊兰一行还不失时机地与各兄弟剧种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增进了解,借鉴提高。
8月31日晚,市蒲剧团表演团队登陆央视戏曲频道《一鸣惊人》“梦想微剧场”栏目,由吉有芳、杜丽娜、褚晓丹一老带两新,分别献演了拿手好戏《西厢记》《挂画》《寇老西升堂》选段,得到戏迷由衷点赞。
今年6月,运城市蒲剧团乐队十几位演奏员,应邀在临汾蒲剧院蒲剧团的由中国戏剧首届梅花奖得主、蒲剧院副院长兼团长,著名须生郭泽民主演的大型清代蒲剧《廉吏于成龙》音乐部分的录音中,承担管弦乐器的配器演奏,并在运城圆满完成了录音工作,增进了两个院团的传统友谊,被业界传为佳话。
培养人才 送戏下乡
以贾菊兰为首的领导班子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目前演职人员抓学习、抓练功、重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市蒲剧团蔚然成风,7月底在市文化系统组织的专业知识测试中取得佳绩。此次测试不仅涉及岗位职业、政策规定、专业技术,而且涵盖国家大政方针、法律、法规、旅游文化等各个方面。剧团及早安排组织学习讨论、认真消化、领会其精神实质。测试时全团60余人参加,测试顺利,成效显著,成为转折学风的节点。
按照计划实施人才培养是市蒲剧团的重头戏,该团近期举办了由运城市蒲剧团主办、运城市文化艺术学校协助的国家艺术基金“蒲剧表演人才培养”项目,吸收运城、临汾、太原、河南三门峡4个剧种26名学员参加。在为期40天的培训中,严格按照预设的教案实施,配备了超强的师资力量,特邀国家级业界权威曲润海、赓续华、黎继德,蒲剧大师王秀兰,梅花奖获得者任跟心、郭泽民、武俊英、王艺华、景雪变、吉有芳、孔向东、贾菊兰,一级演员张巨、杨燕,高级讲师李爱玲、李凯、张广爱、李志明,舞蹈专家刘晓东等名流,由理论及实践认真授课,讲解示范,举一反三,反复磨砺,取得良好效果。
贾菊兰深有感触地说:“艺术离不开文化,文化促进艺术。只有强化综合素质,才能行稳致远,传承发展蒲剧事业。”
该团在培养人才方面还坚持团校结合,将新绛县新纺学校设定为运城市蒲剧团戏剧进校园基地校,实施方案,确定专人负责,抓实抓好此项工作。
在紧张繁忙的培训、排戏、蒲剧进景区演出之余,市蒲剧团一班人时刻牢记送戏下乡的神圣使命,坚持巡回演出,认真踏实、一丝不苟地演好每场戏,收获了良好口碑。在为期4天的稷山县第八届板枣文化节上,市蒲剧团应邀演出了《枣儿谣》《打金枝》《挂画》《伍员逃园》《小宴》等剧目,演出了龙头大团的水平,得到组织方和观众高度评价;在永济普救寺广场演出的以“情、景、技”为重点精心编排的《盛世梨园》《这里风景独好》,以及《西厢记》《挂画》选场演出,磅礴大气、精彩连连,给全国各地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贾菊兰为首的班子带领下,市蒲剧团短短百日所做的工作成绩显著,可圈可点。期望他们再接再厉、再上台阶,以更优异的成绩向组织和观众交出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