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风雨一路歌 ——写在尧乡春剧社成立16周年之际
2018-10-26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黑英杰2018年10月19日晚,尧乡春剧社在临汾市影剧院演出传统剧目《金水桥》,受到广大戏迷朋友的欢迎,更受到了业内艺术家的肯定与赞扬。
临汾尧乡春剧社成立于2002年10月20日,至今已经有16年的历史。16年风雨兼程共筑剧社辉煌,16年励精图治唱出心中喜悦,一路风雨一路歌,尧乡春成立16周年来取得了辉煌的成绩。成立之初,其口号为“不怕走腔跑调,只图红火热闹”为民间戏迷组织.其活动阵地为教育宾馆的两间会议室供大家切磋交流。2009年搬至社长陈新亚建的滨港生态园,活动阵地不断变大,购设备,给乐队订制统一服装,定社规,规范活动秩序,邀请专家现场点评提高活动质量。2010年7月走出活动阵地,参加临汾市第五界广场文化消夏月活动,获得表演银奖;2012年举行为期三天的10周年庆典,临汾电视台《梨园堂》栏目进行录制报道,剧社规模变大,社会影响力变强;2017年举行15周年庆典;2018年3月获得临汾市十佳文化品牌活动。剧社在演出剧目、经营管理等方面有了很大的变化与发展。他们从生态园唱到了梨园堂,从梨园堂又唱到了影剧院,影响可以说越来越大,16年来一路风雨一路歌。
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剧社创建人、临汾市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陈新亚。新亚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晋南人,从小听蒲剧,唱蒲剧,长大后依然爱蒲剧,唱蒲剧,是一个忠实的蒲剧戏迷。作为临汾市滨港生态园的老总,尧乡春剧社的社长陈新亚,他给戏迷朋友搭建了一个演唱交流的平台,对待戏迷朋友像家人,对待名家如贵宾,是传承蒲剧艺术的功臣。他不仅热爱蒲剧艺术,而且也是一位资深的票友,唱起蒲剧来可以说是有板有眼、声情并茂。他演唱的《金麒麟》很有个人色彩,包含着对子女的希望。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平阳大地上,养育着热爱传统文化的临汾人。作为一名资深的票友,陈社长无私的为广大戏迷朋友提供场所,置办行头,以发展蒲剧艺术为己任,身体力行,在这里戏迷票友欢聚一堂,共同赏析、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为弘扬戏曲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剧社成立16年来,不仅吸引了临汾市的广大戏迷票友,而且许多退居二线的戏曲专业工作者也慕名而来。尧乡春剧社成为自己展示自己才艺的舞台,也成为演员和戏迷交流切磋的阵地。现已经有社员80余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演出队伍,不仅行当齐全、乐队齐备,而且还经常请专业老师来指导排练,在艺术水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不管是名家还是普通戏迷,都鼓励去上台演唱,有的社员刚开始紧张,在第一次上了台之后,就感觉好多了,心理素质得到了有效的锻炼,他们建立了自信;有的社员是在这里演唱技术得到了名家的指点,心里高兴自己又学了两招,促进了戏迷与名家的交流;对于名家来说,是给大家展示自己名家名段,也是高手过招的时候,高手同时演唱,不仅尊重这个舞台,还要尽自己的努力把它唱到最好。
剧社良好的演出氛围,为大家提供了好的演出条件。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都能欣赏到最高水平:还有的社员刚开由于退休之后又没有别的爱好,在家里竟然生起病了,在朋友的引导下就来到了剧社,在这里人多,有一个说话的地方,能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心里自然也就高兴了,老人的精神有了寄托,丰富了文化生活;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觉得来这里不花钱,而且环境又好,可以说是戏曲沙龙的最好条件。既有看热闹的普通戏迷,又有看门道骨灰级票友,大家在这里欣赏的角度不同,而又能自得其乐。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人来到这里,都能成为好朋友,无形之中可以扩大自己的人脉,建立起自己的朋友圈子。通过排戏,好多人重新拾起自己丢失多年的爱好,他们本来就是戏曲科班出身,当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从事自己喜欢的戏曲工作,现在又能重新愿自己的梦了,而且不用为生存所忧虑。他们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对人生,对社会,对自己都有着一个清晰的了解,所以更懂得戏,也就更能够懂得戏,明白了如何去演戏,怎样刚好的去演戏,准确理解了人物的心理,把握了人物的情感,更好的处理唱腔,以情带唱,以腔传情,在唱腔中抒发了自己的情感,能更好的运用技巧。有的票友是逐步成长起来的,有的是为了追随社长,只为社长的为人好而来,也有的是从蒲剧院团退下来的人。他们加入了剧社,还能更好的发光发热,自己唱完之后,还主动去帮助别的社员,担任了指导工作,获得了大家尊重,自己也能获得成就感,就这样剧社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在这里没有等级观念,每个人都得到了尊重,同时漫步在艺术的殿堂,自己还能参与其中,乐在其中,能感到亲人般的温暖。
尧乡春剧社不仅是蒲剧戏迷票友展示才艺的乐园,也为其他许多文艺形式的表演提供了舞台,晋南道情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作为我们晋南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演唱生动活泼,唱词通俗易懂,深受百姓欢迎。由张贵学创作表演的《老戏迷的心声》唱出了戏迷对尧乡春剧社的喜爱和感激之情。“退休后的生活比蜜甜,唱几段蒲剧亮一亮嗓子调调弦,文艺界的老师常来指点,又教唱又说戏不厌其烦,这里的环境好设施齐全,冬暖夏凉我们乐无边,感谢陈老板为我们提供了,这个平台我们喜欢,我们也有了温暖的精神家园,我们要为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做贡献,把优秀的传统戏剧代代传,代代传”这种演出方式更增添了民间的气息。
就是这样的一群人,而不是一个人,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下,在陈总的支持和带领下,尧乡春剧社作为群众自发的民间组织,立足于本土戏剧的时代魅力,坚持长达16年之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起到了自己该起的作用,源于民间又滋养民间,回归戏剧艺术本源魅力。每周六晚7:40台上笑台下笑台上台下笑惹笑,说古人看今人从古到今人比人。
生活的酸甜苦辣,个人的喜怒哀乐,人生百味,台上的人对戏,对人生都有了新的理解,在舞台小天地上,举手投足之间都是戏,似与不似之间才是艺。可以说到了表演的巅峰时刻,少了20多岁的青涩,每个人的技艺都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台下的人在别人的故事里流着自己的泪,因为也有着他们自己的影子。古老的艺术连接着台上台下,唱响着古往今来。在天地大舞台上他们每个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多了一份坦然;就这样,天时,地利,人和,他们让我们在非遗视域下,让我们看到了民间传承新的可能,不只是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源于民间的的蒲剧艺术还得民间发力,尧乡春剧社玩出了自己辉煌。
16年来,剧社以弘扬传统文化,振兴戏曲事业为宗旨,不图名利,无私奉献,投入巨额资金,购置了大量的演艺设施。为广大戏曲爱好者搭建了一座大显身手的文化平台,建造了这座平民百姓休闲娱乐的精神家园,很多人听戏没有了烦恼;16年来,社员牢记使命,践行宗旨,演出800余期,参加公`益活动39次,16年来,数以百计的青年学子在这个舞台上锻炼成钢,成为了行家优伶;16年来遍布晋南大地的名家大腕在这里粉墨登场,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和喝彩;16年来许许多多从无涉足舞台的戏曲爱好者,在这里实现了人生的梦想;16年来广大父老乡亲在这里过足了戏瘾,享受了美昧的文化大餐。传统文化中忠孝义的思想,礼教乐化深入人心,提高了精神文明修养。尧乡春剧社作为民间戏曲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承载了民众对传统精神文化生活的崇尚,对社会弊病的关注、对变革的激情,他们将普通民众生命的体验,生活的感悟,人生的理解,个人的喜怒哀乐,生活的酸甜苦辣,人生的爱恨情仇,世间的是非对错渗透到戏剧中,在达到个人身心愉悦精神陶冶的同时也在蒲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中起到了自己的作用。尧乡春剧社成立16周年以来取得了一系列的辉煌成就。可以与政府高校文化事业单位形成一种合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一方热土。一腔热血。平阳人血脉中流淌着蒲剧的音符,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血脉相承,是民族文化的基因。尧乡春剧社16年来一路风雨一路歌,实践是最好的证明,没有等出来的传承,只有干出来的辉煌,在不远的将来尧乡春剧社定会成为尧都平阳重要的民间文化力量,对内传承传统文化,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尧乡春,春兴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