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朵梅花共同演绎蒲剧电影
2019-04-19 发表|来源:山西日报|作者:赵文彬蒲剧电影艺术片《枣儿谣》首映时,观看影片的群众纷纷表示,这部影片让大家接受了一次骨肉同胞,手足亲情,华夏伦理,孝悌文化的精神洗礼。
《枣儿谣》电影由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运城市蒲剧团联合出品,运城市委宣传部、稷山县委县政府联合拍摄,由著名导演沈聪执导,王艺华、贾菊兰联合主演,运临两地部分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参加了演出。
影片讲的是清康熙年间,运城稷山县吴城村一户吴姓村民,父亲早亡,母亲又患重病,临终时将尚在幼年的二子、三子托付给刚成年的长子吴伯宗。吴伯宗成家后,牢记慈母遗托,与妻子枣香尽心尽力照顾两个年幼的弟弟,身为木匠的吴伯宗外出解板谋生,妻子枣香在家中照料幼弟,一家人倒也其乐融融。一日,二弟因屡次逃学,先生震怒,枣香无奈责打二弟伯祧以息先生怒火,受了责打的伯祧拉着三弟伯乐跑到汾河湾,恰被路过的人贩子拐跑。吴伯宗回家后,受人挑唆,怒责其妻,并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辗转17省,历时18年感天动地的万里寻弟之路。历尽千辛万苦,最终找回了失散的二弟三弟。他也因常年奔波,病入脏腑,英年早逝。吴伯宗万里寻亲的事迹上达天听,康熙皇帝感其嘉行亲封吴伯宗为“大清义民”并赐“兄弟孔怀”牌匾。
电影中的长子吴伯宗由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艺华扮演,王艺华是享誉晋南乃至戏剧界的蒲剧大家、名家。他的唱腔清新流畅、高亢激越,戏剧基本功扎实过硬,是蒲剧界公认的头牌生角,吴伯宗这个充满悲剧色彩的人物,是电影《枣儿谣》的头号主角。王艺华时而悲凉高亢、怒遏云霄;时而低吟浅唱、如泣如诉的唱腔,把吴伯宗这一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枣儿谣》这部戏是王艺华多年艺术积淀的扛鼎之作,更是他从艺50年的完美收官之作,成为蒲剧电影中一个难以逾越的屏幕形象。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现任运城市蒲剧团团长的贾菊兰是电影中吴伯宗妻子枣香的扮演者,得筱兰香、武俊英两代名家授艺,自己又勤学苦练、满身才艺,终以一曲《青丝恨》荣获第26届中国戏曲梅花奖。贾菊兰把一个含冤负重、恪守妇道、以家为念的东方女性的完美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
在随后的《枣儿谣》首映座谈会上,中国戏曲表演学会、运城市委宣传部、制片方等多方代表一致认为蒲剧电影艺术片《枣儿谣》获得了空前成功。
笔者认为,这部影片之所以成功,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得益于题材的真实感人。《枣儿谣》的故事不是凭空臆造、闭门造车,而是真实发生在清王朝定鼎中原初年,大清走向繁荣这一历史时期,后稷故里稷山县地界的一件真事。华夏忠义第一人关云长就是河东人,这一颇具传奇色彩人物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应该是历史的必然,河东宝地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同样也是华夏农耕文明的起源地,而在农耕文明时期,人性的本质是淳朴善良的,悠久的黄河文明孕育了诚信重义这一精神特质,关公是河东文明的集中体现,其实这些精神特质也广泛散见于普罗大众的身上,而正是这些精神特质成就了中华民族礼仪之邦、华夏文明的美誉。所以,《枣儿谣》这一取自身边人身边事的题材本身最能引起人们心灵的共鸣,具备了艺术的穿透力,才接地气,才能直击人心,让观众置身其中,感同身受,与剧中人同喜同悲,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二、得益于一个强将如林的主创团队。蒲剧电影艺术片《枣儿谣》由山西影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电影制片厂(有限公司)联合摄制,高吉林担任编剧,著名作曲家畅元发、程小亭担任作曲,在河东大地工作过10年,深谙蒲剧音律的著名音乐人刘和跃负责配器,著名蒲剧表演艺术家王秀兰担任艺术顾问,由著名导演沈聪担任总导演,运城市蒲剧团导演程小荣担任执行导演。影片用电影蒙太奇手法,让剧情更紧凑,矛盾冲突更直观,增强了该戏的艺术张力,尤其是很好地解决了戏剧程式化与电影生活化的艺术特征有机融合的问题,使《枣儿谣》电影既有戏曲“唱念做打”“手眼身法步”四功五法的艺术美感,又有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观赏性,实现了二者的有机统一。
三、得益于一个个身怀绝技的主演阵容。除领衔主演的王艺华、贾菊兰外,该片还邀请到郭泽民、许爱英、潘国梁、吉有芳、闫慧芳等运临两地5位梅花奖获得者助演,更有曾在电视剧《水浒传》中饰演晁盖的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省话剧院一级演员张治中友情参演,正所谓“八朵梅花共享盛事,同心协力打造精品”。其中有六朵梅花在剧中扮演的都是戏份不多的小角色,但这种甘当绿叶映花红的高贵品质堪称艺术家的做人楷模,也是他们,让这些小角色散发出柔和的艺术光芒,既不夺主,又为影片增色,向这些艺术家致敬!剧中二弟伯祧、三弟伯乐分别由王艺华的学生王安武、褚晓丹扮演,这两位新秀纯澈的唱腔、扎实的功底,让观众眼前为之一亮,而仇希勤、程小荣两位名家的表演也成为该片的一大亮点,而运城市蒲剧专业演员和戏迷担任群众演员也明显好于其他影片群众演员的木讷与面无表情,构成戏剧影片的又一大特色。
四、得益于浓郁的河东风土人情。那一株株历经百年沧桑的老枣树,那一片片晨曦初露中静谧的枣林,一颗颗油亮黑红的稷山板枣,蜚声海内外的解州关帝庙;那颇具艺术特色的稷山高台花鼓,民间社火走兽高跷表演;那引人食欲的晋南饼子、炒凉粉、稷山麻花等河东小吃,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河东风情画卷。
蒲剧电影《枣儿谣》无疑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电影。
运城市蒲剧团负责人在首映座谈会上表示:借助《枣儿谣》电影的助推,让古老的蒲州梆子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