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为何这般香?——临汾市戏曲进校园助力传统艺术绽新枝
2019-09-04 发表|来源:临汾日报|作者:亢亚莉朵朵“梅花”竞相开,缕缕幽芳沁心脾。
第二十三届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虽已结束,但仍余音绕梁。在这个舞台上,临汾市荣获5朵“小梅花”,有4朵被临汾可幻·戈登斯顿学校摘得。从2018年被临汾市授予首家“戏曲传承基地”,到今年成为全省首家“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培训基地”,再到此次“摘梅”,可幻·戈登斯顿学校在戏曲传承方面取得的成绩,正是临汾市开展戏曲进校园,推动传统艺术戏曲传承、发展、振兴的一个缩影。
“小梅花”+“1棵菜”
把奖牌摘回来
“捧梅”归来,可幻·戈登斯顿学校的“小梅花”们如往常一样,在练功房与教室中刻苦练习。
“小梅花奖”源自中国少儿戏曲小梅花荟萃活动,创办于1997年,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全国各省市戏剧家协会协办的一项高规格少儿戏曲艺术活动。本届小梅花荟萃活动分为个人项目展演和集体项目展演,于7月12日至22日分别在上海、江苏张家港上演,涵盖了京剧、昆剧、越剧、湘剧、黄梅戏、蒲剧等30多个剧种。
在个人项目展演中,来自可幻·戈登斯顿学校的陈怀可虽然只有9岁,但为了参加比赛,勤学苦练蒲剧选段《挂画》,然而在练功时意外摔倒导致大腿受伤。“那段时间我看见椅子就害怕,可又不想放弃。”陈怀可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在窦爱香老师的指导下,克服心理障碍,不顾疼痛坚持训练,如愿登上了比赛舞台。在比赛过程中,陈怀可临危不乱,把每一个动作和表情都表演得细致到位,最终如愿摘得业余组“金花”一枚。
与陈怀可同龄的秦嘉懿,临近比赛才拆掉了脚上的绷带。回想起那段“坐着练功”的日子,秦嘉懿笑着说:“当时的信念就是我要赶紧好起来,不仅要比赛,还要拿名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秦嘉懿凭借扎实的功底,将一位武艺超群、英姿飒爽的“火凤凰”呈现在观众眼前,同时也将一枚“金花”收入囊中;市艺校学生程康演绎的《徐策跑城》,举手投足间英气逼人,如愿捧得“金花”;可幻·戈登斯顿学校的薛茗尤演绎的《拾玉镯》惊艳全场,同样摘得“金花”。
在集体项目展演中,可幻·戈登斯顿学校的3名小“林冲”,边唱边舞,把八十万禁军教头负屈含冤、夜奔梁山的焦虑、悲愤、凄凉与无奈表演得淋漓尽致,评审专家们给予了高度评价。最终,刘浩轩、马宇坤、刘思怡表演的《林冲夜奔》为临汾市夺得了首朵“集体小梅花”。
荣誉的背后,除了小演员们的不懈努力之外,还凝聚着众人团结进取的力量。
“行话中常说‘一棵菜’精神,也就是团队精神,大家在舞台上一定要互相帮衬,像菜的帮叶一样抱成团,传统艺术要发展,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可幻·戈登斯顿学校艺术顾问兼此次比赛全程艺术指导窦爱香说,“在接到入选通知后,我们虽然对每位老师所排的剧目进行了明确分工,但在实际教课过程中,老师们为了让每个角色尽善尽美,经常群策群力,这种精神非常感人。”
为确保演出时万无一失,窦爱香悉心指导并全程陪练,从化妆、包头到穿衣、戴耳麦都亲力亲为;从戏曲教学、心理辅导到生活起居,把小演员们照顾得无微不至;孙斌和王鹏娟老师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表现,甘当绿叶为他们配戏;王鹏泽老师更是担当起指导、化妆、后勤保障的全部职责。
传统养料+“定制套餐”
让学生练起来
孩子们获得荣誉,离不开临汾可幻教育集团在传承蒲剧方面的不遗余力。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国际视野的世界公民。”有过留学经历的可幻教育集团董事长陈刚说,“戏曲艺术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不仅涵盖了传统美学、文学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方面也有独特作用。”陈刚说,集团将戏曲引进课堂,意在让学生们在传统文化中吸取养料,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得到综合性发展。
如何常态化发展,种下更多文化种子?集团旗下的可幻·戈登斯顿学校积极进行着探索与尝试。
“我们把戏曲课程定为全校6个年级、18个班级、600余名学生的必修课,聘请了市艺校、市蒲剧团、小梅花剧团的多位专业戏曲演员为学生进行指导,还成立了戏曲课程开发领导小组,专门就戏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多次进行研讨,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研发出适合小学生的戏曲课程体系——可幻戏曲课程体系1.0版。”陈刚介绍,此课程体系中包括理论课、唱腔课、身台课、基本功课、排戏课五大课程。
不仅如此,学校还针对具有戏曲学习潜质的学生,组织成立了80人的可幻少儿戏曲团;创排了“戏曲广播体操”,把戏曲程式化动作融入学生健身理念;组建包含优秀青年戏曲演员及“小梅花”奖获得者在内的教师团队,让学生学得标准、唱得字正腔圆。
进校园+“六个一批”
让戏曲活起来
2005年,中国戏剧家协会授予临汾“中国戏曲梅花之乡”荣誉称号。时至今日,临汾市以59朵小梅花的成绩稳居全国地级市第一。
为弘扬中华优秀戏曲文化,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对蒲剧的保护和传承,临汾市于2017年4月出台《关于临汾市戏曲传承发展振兴的实施意见》,立足全市丰厚的戏曲资源,着眼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积极开展“戏曲精品进校园”惠民演出活动,对全市17个县(市、区)中小学开展送戏、送教进校园,通过“戏曲精品展演”“戏曲知识进课堂”“青少年戏曲大赛”等多种形式深入推进活动,在激发大、中、小学生对戏曲艺术兴趣的同时,营造浓厚的戏曲氛围,推进戏曲进校园工作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
在制定戏曲配套保障措施的基础上,市文化和旅游局始终把加快推进“六个一批”作为主要工作抓手——推出一批戏曲精品力作,打造一批戏曲品牌活动,确立一批市级、县级戏曲创作演出重点院团,推出一批戏曲拔尖领军人物,培养一批青少年戏曲人才,出版一批戏曲文化书籍。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把深化改革和政策扶持结合起来,培养有利于戏曲活下去、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让人民群众爱看戏、看好戏,让戏曲院团有保障、有活力、有后劲,形成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戏曲艺术发展的生动局面。同时,健全戏曲艺术保护传承工作体系、学校教育与戏曲院团传习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各项机制,使临汾戏曲事业继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