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金艺:小剧团也要干出大事业
2019-10-25 发表|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杨渊 郭志清今年9月第二届山西艺术节开幕前夕,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蒲剧团团长贾金艺收到一位农村老戏迷硬塞给他的100块钱。“听说你们要到省城太原去演戏,花钱的地方多,这是我的心意,你们可不敢给咱县里丢脸!”这位老戏迷说。
“我告诉他县里有资金支持,但戏迷还是把钱留了下来。蒲剧戏迷懂行得很,他们爱蒲剧爱得深沉。我们作为演员要对得起这份信任,要把最好的艺术献给乡亲。”贾金艺说。
1987年盛夏,刚从稷山县戏剧学校毕业的贾金艺被分配到稷山县蒲剧团。2016年1月,贾金艺当选团长。“宁带一个连,不带一个团,剧团团长不是官。”据介绍,当时稷山县蒲剧团最大的困难就是经费不够、人才不足,刚当团长的那段时间,贾金艺整宿整宿睡不着。
上任后,贾金艺带领剧团自筹资金10万元,翻修了剧团留守大院,又把剧团退休的演员返聘回来,请他们“一对一”带徒传戏。“为了留下人才,团长一次又一次地跑县委、县政府,帮我们解决后顾之忧。2016年底解决了老职工的养老保险问题,2018年7月我们整体搬迁到新建的职工宿舍排练大楼。看到剧团的新形势,前几年转行的几个演员也回来了。”青年演员牛双亮说。
为了能够更好地带团,贾金艺到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进修。这次进修让贾金艺大开眼界。2016年起,稷山县蒲剧团先后为青年演员移植排演了《下河东》《卖苗郎》等传统戏,改编了“稷山版”《枣儿谣》,又从北京京剧院争取到《党的女儿》版权,邀请京剧名家王蓉蓉指导编排。
“移植改编由团里独立完成,演戏从不外请演员,新编剧目不能舍弃蒲剧的规矩和味道,团里对所有年轻演员都是‘给机会、让舞台、争荣誉’。”青年演员王海瑞说,通过排戏,无论是演员、乐队还是舞美,队伍都得到了全新锻炼。2017年9月,京剧《党的女儿》参演首届山西艺术节,主演席武英夺得八朵“杏花”之一。同月,青衣演员许巧凤荣获中国黄河流域戏曲红梅大赛金奖。
“县剧团团长是个苦差事!今天老生肚疼,你得挂上髯口‘吊毛’(戏曲中表演突然跌跤的动作,演员身体向前,头向下,然后腾空一翻,以背着地),明天唱丑的家里有事,你得鼻梁抹上‘豆腐块’逗大家乐,有了大型演出还得跟着大伙儿一起装台。”贾金艺说,在新创历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的创作阶段,他一边与编剧高吉林打磨剧本,一边向稷山县委、县政府争取经费。
“剧团常年下乡演出,他经常是上车构思、下车动笔,电话一打就是一两个小时,晚上常常是身体累得散架,大脑却亢奋得睡不着。”稷山县蒲剧团演员、贾金艺的妻子席武英心疼地说。
到了彩排阶段,有朋友给贾金艺出主意,让他搞好包装,特别是在服装舞美上不能小气。几番纠结后,贾金艺决心不忘蒲剧初心,严把剧目质量关,定下了“不搞豪华布景、不重置行头、不外请演员、不变蒲剧味道”的原则。“拿出自己最好的水平,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作用,把戏做精细,让父老乡亲爱看爱听,这是我们应该坚持的事情。”贾金艺说。
2018年9月,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首演,之后又参加了临汾市“周末剧场”展演、运城市第四届文化“菊花奖”新创剧目大赛、2019年山西全省基层院团调演。一路走一路闯关,该剧接受了很多专家的指点;一路走一路演,百姓戏迷提了很多意见。面对多方意见,有的演员有些不理解。“咱们是艺术的服务员!”贾金艺一面贴心地安抚年轻演员,一面进一步打磨这部新作品。他把所有念白、唱词整理到字幕上,还把板式逐一作标注,希望蒲剧不仅局限于一方,还可以传得更远、唱得更响。第二届山西艺术节期间,贾金艺除了安排本团演出外,还挤出时间观摩各个院团的演出“取经”。
10月10日,第十六届山西省“杏花奖”获奖名单揭晓,蒲剧《铁面御史姚天福》斩获了新剧目奖、编剧奖、导演奖和音乐设计奖4个奖项。
如今,载誉归乡的稷山县蒲剧团依旧行走在山村间,继续为村民们带来一场场精彩动人的演出。“我们是个小剧团,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团结起来,我们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贾金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