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蒲剧 > 资讯 >

我的“戏迷”三部曲

2020-06-08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李映菊

一无所知的“伪戏迷”

记忆中最早看戏还不到十岁,那时,运城只有一个可以唱戏聚会的地方,叫“民主舞台”,四周用低矮的土墙围起,只留一个小口,算是收票处,场地中仅有一座青砖与土坯盖起的简陋舞台,但只要看到街头巷尾那种五色粉连纸张贴的“戏召”,大家都显得十分兴奋、激动,相互转告着,早早搬上自家的小板凳去占位子。

新春正月里,剧团会安排白天、晚上各一场戏。妈引上我们姊妹几个去看白天的戏,出门时,她会在布包里装上些花生、柿饼、红枣、水果糖等好吃头儿。那时看戏,处处洋溢着欢乐的节日气氛,大家穿着新衣互相问候,寻找着自家的小板凳。场地后面更热闹,有吹糖人的,有卖棉花糖、冰糖葫芦的,还有卖瓜子、酒枣、柿子皮、小黑枣等各种小吃食的。小娃们都喜欢在这里玩耍嬉闹,我用手紧紧攥着兜里仅有的两毛钱压岁钱,寻思着买点啥呢……

舞台上的开场锣鼓突然敲打起来,人们各就各位,等着开戏。看戏台上的人穿着戏袍、背上插着小旗,手中拿着大刀、棍子、梭镖等进进出出、打打杀杀,我全然不知其意,只觉索然无味,不一会儿便打起瞌睡来。妈轻轻推我一下:“赶紧看,‘媳妇’出来啦!”因为老百姓不懂什么花旦、小旦、青衣、正旦,只要是女的,大家就统称为“媳妇”。出于女孩子爱美的天性,我只看着她们漂亮艳丽的、绣着花的服装和金灿灿、明晃晃、闪闪发亮的头饰,还有那扭捏花哨的作态。“媳妇”回去了,我又打起了瞌睡。

布包里的好吃头儿吃完了,好不容易才挨到散戏,回家路上,妈故意对我说:“提起看戏,你比谁都缭乱得紧,正经看,又是瞌睡摇盹。明天你不要来了,在家睡觉,捎带给咱看门。”我一听立马急得涨红了脸,梗着脖子,扯着嗓子叫嚷起来:“不行!我才不在屋看门,反正我明天还要看戏哩。”妈笑着说:“看看看……哪回看戏能少下你。”第二天,我又早早地乐颠颠搬上小板凳占地方去了。

这便是我看戏的最初记忆。多年后才知道,我们那天看的是《杨门女将》。那时的我纯粹是一个瞎凑热闹、一无所知的“伪戏迷”。

一知半解的“准戏迷”

六七十年代,运城先后建起了“人民剧院”“河东剧院”“建工俱乐部”等剧场。大姐很爱看戏,只要听说哪里有戏,便早早寻票,之后叫上我一起去。印象中,我们几乎不买票,凭着她的各种关系总能“寻”到戏票。

当时,各县剧团都移植样板戏,我们反复观看,一些经典唱段至今耳熟能详,一些精彩场景仍是记忆犹新。改革开放后,文艺界也迎来了百花齐放的艳阳天,尤其是恢复传统戏后,戏剧舞台顿时活跃起来。各县剧团纷纷拿出自家“压箱底”的剧目,一一登台亮相。市里开始举办各剧团的调演、汇演,还不时邀请周边省市的各剧种来运城演出,大家看戏热情空前高涨。有时碰到大剧团刚排的新戏,各家各角、阵容强大,又是首场演出,那可真是一票难求。

这一时期,我跟着大姐确实看了不少戏,慢慢也看进去了,尤其是传统戏,当认真完整地看了几场之后,就觉得很耐看,很有看头。只要有票,我便会积极去看。戏虽然看了不少,但也只是皮毛,对戏剧的门道、内涵知之甚少。这时的我,充其量也只能是一个装模作样、一知半解的“准戏迷”。

地地道道的“老戏迷”

真正热衷于看戏,是在近十年。一来年纪大了,对戏曲这种节奏较慢又极富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更加容易接受;二来运城前几年举办的“惠民剧场”,票价只要一元,各县剧团来运演出,一演就是一个多月,为广大爱看戏的中老年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只要有机会,我便和同样爱看戏的邻居一起去。人都说唱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这话一点不假。尤其是那些苦情戏,台上演员满怀深情、声泪俱下的表演,不知赚去了台下观众多少眼泪,谁让我们都是些性情中人呢。

大家总是要看到“翻板”,演员几次谢幕,观众却意犹未尽,不肯离去,掌声、欢呼声接连不断,剧团总会满足大家的热情,临时加演几段清唱,我们这才心满意足散场。

现在看戏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无论是服装、道具、场景布置、灯光音响都精美绝伦,令人赏心悦目。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乐队,它在整个戏中起着画龙点睛、增光添彩的作用。庞大的乐队,精致乐器,或铿锵有力、气势恢宏、震撼人心,或丝丝入扣、如泣如诉、催人泪下,不仅烘托了气氛和人物,更给人听觉上一种强烈的冲击。据说,蒲剧前辈王秀兰8岁在西安登台时,每次演出,定要在侧幕条后向乐队师傅磕头跪拜,恳请他们提携与成全。同样,蒲剧前辈闫逢春老先生,虽然在舞台上吹“胡子瞪眼”、甩帽翅、变脸,样样绝活在手,但出台前也定要向乐队师傅抱拳打拱,弯腰致谢。平时夸一个演员好时总会说:“唱得有板有眼,和弦粘(音同‘然’)板。”这便是说乐队与演员相辅相成,配合得严丝合缝。只有乐队和演员完美结合,才会呈现一台好戏,才能赢得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喝彩声!

运城电视台设立了“蒲乡红”“阳光戏院”等戏曲专栏,我每期必看。这里不仅能看到戏迷票友精彩的演唱,更能听到专家名角令人拍案叫绝的点评。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他们对选手一字一句、一招一式,耐心细致、手把手的辅导示范,令选手们受益匪浅,同时也让观众从中学到了许多戏剧知识。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去观看现场录制,感受现场那种热情、激烈的氛围,享受先睹为快的惬意。

戏曲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着帽翅功、水袖功、翎子功、靴底功、唱念做打等各种绝活绝技,每一个精彩瞬间,无不浸透着台下幕后数十年如一日辛苦排练留下的汗水。他们清楚知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

一出好戏能净化人的心灵,给人的精神带来亲切的抚慰和莫大的享受。在戏曲的熏陶下,人们会不断提升对美的欣赏能力,欣赏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灵之美,渐渐地,会达到一种清净和平淡的境界。现在的我,可以说是一个地地道道、名副其实的老戏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