缔造蒲剧革命历史题材的亮丽名片 ——运城市蒲剧团《党旗飘飘》研讨会发言摘要
2020-10-04 发表|来源:运城晚报|作者:王捷 游映霞9月29日上午,运城市蒲剧团建团50周年暨2020年山西省舞台艺术重点扶持剧目蒲剧《党旗飘飘》研讨会在运城市举行。来自北京、太原、临汾等地的30余位国家、省、市级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该剧剧本创作、人物刻画、灯光舞美等进行研讨,其中有不少真知灼见。在此,特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王安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原所长,中国戏曲学会原副会长,研究员):
《党旗飘飘》中王焕娥的故事很有典型性,在迎接建党100周年之际,上演这部新戏意义重大。把这样一个真人真事搬上舞台,对于大众了解党的历史、了解革命奋斗历史很有启迪意义。这部戏描写了一个普通人在革命过程中成长为英雄人物的故事,贾菊兰同志精湛的演技,演绎出了一个亲切、真实、可信的平凡农村妇女的成长之路。编剧、导演工作都十分出色,整个作品曲风旋律昂扬,导演凭借高超的水平,让该剧表现出了亲切和接地气的革命精神。作品中的场景非常感人,“绣党旗”的艺术化处理也很巧妙。总的来说,作品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程度,能抓住观众的心。
●黎继德(中国戏曲表演学会会长,《中国演员》杂志主编、编审,戏剧评论家):
党旗是信仰的标志、理想的标志,老百姓对其有一种崇高、神圣的情感。运城市蒲剧团在全国地市级院团中,是带有标志性的院团,其新创的《党旗飘飘》引发我们思考如何对待当地的红色历史和红色文物。该剧是具有河东地区独有特色的,“河东红嫂”绣制的党旗是河东公开打出的第一面党旗,震撼人心。在王焕娥身上能够看到一个普通妇女向革命战士、革命母亲转化的成长之路。再者,我们能看到该团强劲的实力和风采。《党旗飘飘》的舞台大气、干净,戏剧化的处理别具匠心,通过场面的衔接表现出了具有丰厚质感的戏剧成色。贾菊兰的表演真实、可信、自然,其他演员也都很有光彩。
●裴福林(中国戏曲导演学会副会长,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原书记、教授,导演艺术家):
《党旗飘飘》是献礼建党100周年的贴切剧目,可以说是生逢其时,提前拿出来就留下了提升和打造的空间,相信2021年一定能在全国同类型的剧目中耀眼。这部戏有基础,团队非常强,演员表演也非常精彩,导演年轻但有想法,通过其作品一直能看到他的进步。这部戏对于河东地区及我国的革命历史,有重大的文化价值,从宣传运城文化方面,也很有意义。这部剧的魂是“党旗”,作为河东地区第一面公开打出党旗的意义可以继续挖掘,在剧中更明确地体现出来。希望该剧继续打磨,进一步加强表现革命浪漫主义,使剧目更完美、更精彩。
●高扬(中国戏曲表演学会副秘书长,《中国演员》杂志常务副主编、编审):
在《党旗飘飘》的呈现中,我看到了文学的回归和戏剧的回归,这是戏剧发展可喜的变化。戏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由此也能看到《党旗飘飘》的创作基础植根于独特的山西文学土壤。从舞台呈现上看,这部戏戏剧表演、音乐都很丰富,主人公王焕娥的唱腔丰富多样,从绣制红旗时的柔美唱腔,到与叛徒斗智斗勇时的铿锵唱腔,体现了主演贾菊兰丰富的表演层次感。这部戏具有非常好的创作基础,文学方面的高度和思考是值得我们总结的。
●黎凤来(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副处长):
这部剧我先看的剧本,后看的现场,有三点感受。第一,旗帜的象征意义,既是本剧的核心,又是本剧的中心线,旗帜既联系着基层与中央,是热爱党、热爱祖国的象征,同时蕴含着不屈不挠坚持革命的现实意义。本剧刻画了基层党员的群像,以旗帜为党性坚守,表现了河东党组织上下团结英勇奋斗的精神。第二,结构紧凑、细节抓人,前呼后应、一以贯之地完成了人物的升华,同时又不失农村父母对子女疼爱的简练表达,在血腥的战争中刻画了一丝温暖,也是一个亮点。第三,唱词极具地方特色,深情感人,本剧的情感表达自然,唱词不生硬、不刻板,在这类题材中尤为可贵。
●祁爱斌(山西省戏剧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部新的革命历史题材的优秀现代剧目,我有三点感受。第一,创作起点高。首演后就把北京的专家请来,这在一般院团我还是首次见。从创作层面来说,缩短了“十年磨一戏”的时间,减少了反复修改的次数。第二,演出现场看到很多临汾、运城的梅花奖演员,蒲剧演员荟萃,体现了演员的团结和对剧种的热爱,让人看到了蒲剧发展有力的基础。第三,这部戏也是为三位编剧演的。高吉林、王思恭、潘广民三位老师编剧水平是专业的,他们对蒲剧的热爱、所倾注的心血,令人敬佩。另外,这部戏里戏曲程式运用自如,对故事的推进和人物内在的心理有很好的推动作用。主题曲贯穿也非常好,一直紧抓人心。
●王笑林(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原副主席、秘书长,一级编剧):
《党旗飘飘》是山西文艺界献给党建党100周年的厚礼,在去年便开始讨论,当时邀请了许多行业内的专家。在众多行业专家深挖、创作团队九易其稿的艰辛付出后,《党旗飘飘》终于面世。观看这部戏后,我非常肯定它的大胆艺术创新,在生活真实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的艺术构思,比如剧中的叛徒形象、王焕娥和儿子一起寻找丈夫遗体等,都是剧本反复推敲后增加的亮点。《党旗飘飘》体现了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自己内心的冲突,作为为舞台服务的艺术,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较好的艺术作品。此外,建议在剧本中加入嘉康杰和王焕娥事迹关联性的情节。
●王嘉(山西戏剧网执行董事、总编辑,青年戏剧评论家):
这部戏与去年一开始看到的相比,抒情更加饱满了,王焕娥的人物成长也更明显、更接地气了,更加注重王焕娥作为一个普通农民的情感变化,有她成长的过程,这样人物更有可看性。这出戏的基础非常好,可以继续对王焕娥的形象进行挖掘和刻画,让她有一些主动的东西。此外,党旗虽然是物质上的,但更多是心理意义上的呈现,要让党旗发挥更大的作用,展现党旗的价值,这一点也可以有更多的体现。
●岳永明(山西省晋剧院一级作曲):
《党旗飘飘》这部戏整体呈现不错,有些场面非常感人,感情饱满。作为观众,我不由得被一些情节感动而泪湿眼眶。戏曲的唱念是存在“黄金切割点”的,一首乐曲的旋律高潮一般要落在“黄金切割点”上,这里不得不称赞贾菊兰的演绎能力,深厚的唱功及张弛有度的表演,将王焕娥这个角色演绎得十分生动,具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前半部分她的唱腔比较少,后半部分,她的三大唱段果然是唱功了得,酣畅淋漓。我们面向的观众不仅有老戏迷,还有现代观众,戏曲要“守正”还要“创新”,所以可以再增加些时代的音调,来融合传统的音调。
●刘涛(山西省戏剧家协会副秘书长):
看之前就了解到这一版本是这部戏的第九稿,修改了很多,可见编剧在上面下了很多功夫。这部戏结构上有了很大变化,尤其增加了叛徒这一条线,有了斗争、矛盾,扩大了人物塑造的容量。这部戏对主人公王焕娥的形象塑造基本上是成功的,在党的影响、教育、熏陶下,一个农村妇女逐渐成长为一个革命者,她的情感发展是有过程的。前面小的情节、细节、场景的设置,让人物的情感是发展、渐进的,非常有价值。整个剧人物、情节发展不是概念性的、扁平的,而是层次明显,所以这部戏基础非常好。建议音乐方面能坚持高标准要求,力争打造经典唱段。
●李蓓(山西省剧协干事):
这部戏去年参加了省剧协举办的新创剧目研讨会,当时我对它印象非常深刻,很期待它舞台的呈现。在观看后,我发现它的人物设置、情节都有了非常大的变动,我认为非常成功。首先是增加了刘文轩这个叛徒的角色,他类似于鲶鱼效应中的鲶鱼,让这部戏活了起来,更加生动、活泼,增加了可看性和戏剧性,突出了革命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丰富了剧中其他的角色。第二,增加了小翠和梁双明的感情戏,让革命戏当中的人物有了人间烟火气,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和饱满。第三,嘉康杰的戏份相应减少,让他作为革命精神的一个代表,和带领其他人走向革命道路的引领者,这样来表现非常好。
●许爱英(临汾市文联副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
运城的蒲剧这些年不断涌现出一部又一部精品戏、好戏,让人羡慕、感动。特别是看完《党旗飘飘》后,我非常震撼,觉得走进了人物,故事令人可信。这部戏让“不忘初心”的含义更加深刻,对我来说是一种洗礼。特别是年轻导演宋纪刚,排出的戏非常亮眼,他将戏剧化和生活结合,既把艺术程式的元素糅进戏里,又增添了生活气息,值得我们眉户团学习。所有演员的呈现也非常好,贾菊兰对人物的刻画,从年轻到老年变化鲜明,让人感动,饰演梁福才的张巨唱作俱佳。
●潘国梁(临汾市眉户剧团团长、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一级演员):
首先向运城市蒲剧团建团50周年表示祝贺。50年来,市蒲剧团演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出现了许多艺术家,为晋南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特别是为丰富晋南人的精神生活方面作出了贡献。《党旗飘飘》是一部好戏,主题鲜明,走在时代前列,整体呈现效果好,舞台空灵,给演员腾出了很大的表演空间,应该发扬。乐队也非常不错,很大气。特别是演员很了不得,让人刮目相看,观众的反应、演出效果就说明了问题。大家认真、敬业的态度,让人看到这是一个非常有生气的剧团,发展前景非常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