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山西戏剧网 > 秦腔 >

秦腔历史剧《无字碑》:把历史事件辐射进生命场域

2024-11-19 发表|来源:山西戏剧网|作者:秦毅
秦腔历史剧《无字碑》

“我今独坐斜阳里,幽魂淡淡入乾陵,于无碑处见谥碑,于无铭处诵墓铭……”近日,作为第十届秦腔艺术节的闭幕大戏,由三意社创排的大型新编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在西安上演。曲折动人的剧情和别具一格的舞台呈现,把观众带回“武周革命”的历史烟云中,让人们想起了位于陕西咸阳乾县的那座夫妇皇帝合葬陵。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陵前并立两块巨大的石碑,西侧的叫“述圣碑”,上有武则天为高宗撰写的5000余字碑文,东侧的是“无字碑”。据《雍州金石记》记载:“碑侧镌龙凤形,其面及阴俱无字。”

秦腔历史剧《无字碑》由一级编剧罗周执笔、一级导演张曼君执导,以无字碑为主线,通过“钩心”“进饼”“入戏”“面碑”四折,展现武则天与丈夫、儿子、朝臣的关系和冲突。“武则天从掀天的巨浪、淋漓的血色、锐利的荆棘中走来,越过最亲近的家人,只为追寻心中更宏阔的图景:日月交辉,并凌长空。”罗周介绍。

“‘无字碑’并不是对自己功业、道德的评无可评,而是对人性深奥、深厚、神秘的感受和觉悟。”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认为,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具有极大的艺术能量,给人以辉煌大气之感。戏曲评论家王小康认为,编剧选择着眼于武则天和3个儿子的关系,写帝业国运与母子情之间的剧烈冲突,巧妙而睿智地概括了“一代女皇”的一生。

在秦腔历史剧《无字碑》的舞台上,人性的碰撞无处不在:丈夫在弥留之际还处心积虑地提防她,亲生之子不惜以最残酷的姿态远离她,她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个儿子身上的龙袍脱下穿到另一个儿子身上……“出演这部剧,对我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武则天作为妻子、母亲、皇帝,有爱情、有亲情、有人情,更要有责任、有担当、有格局。她毅然决然地走向了她的使命,顶着亘古未有之压力,无怨无悔、一往无前。”剧中武则天的饰演者、三意社社长侯红琴说。

“秦腔历史剧《无字碑》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写历史事件,但把历史事件辐射进生命场域——一切历史归根到底是人生,是生命方式的选择,是生命境界的追求。到了这一步,历史就‘活’起来了、个性化了。进入感情领域,历史也就感人了。”文艺评论家肖云儒认为,秦腔历史剧《无字碑》为传统秦腔走出了一条重要的叙事路径,“这种叙事,让观众看得过瘾,演职人员也演得过瘾。”

在艺术呈现方面,秦腔历史剧《无字碑》的演唱、道具应用、意象开拓表现不俗。尤其是音乐唱腔部分,既保持了秦腔粗犷的原汁原味,又加入了新的元素,在主题音调贯穿和唱腔转换中,生动彰显“大秦正声”的风格特质。

该剧历时6年创排,于今年10月首度亮相。主创团队在创作初期深入研究史料,多次前往乾陵采风,反复研讨打磨剧本。“与演员在一起排练时,我常常泪湿眼眶。”张曼君表示,三意社对传统艺术的虔诚、对戏曲工作的严谨,让人十分感动。

“三意社历经艰辛创排秦腔历史剧《无字碑》,希望以深厚百年艺术沉淀,建立秦腔艺术的当代审美。”侯红琴表示,三意社将继续打磨提升该剧,让“百年老社”的自信在新“当家戏”中持续闪耀,向观众讲好秦腔的生动故事。